APP下载

新经济常态下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2-21周玉秀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经营监督制度

文/周玉秀,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在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发展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也在随之增加,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管理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调整。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影响着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以及品牌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1 内控的重要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跟随时代潮流、提升经营效率的客观需求,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有效地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连接,使其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企业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与经营决策可以顺利执行的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的找出解决措施,对其进行调整,促进各项规章制度与经营决策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进行服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供真实、有效、可靠地会计信息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通过内部审计、岗位轮换、职务分离等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归类、汇总等,对企业实施全面监督与控制,切实保障会计信息能够真实的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进行风险防范的需要,可以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分析等工作,加强企业对自身的弱点进行有效控制,保障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完成。

2 企业内控的概述及重大意义

2.1 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概述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制约、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从定义上看,内部控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2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大意义

十九大之前我国对于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粗放式的模式,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整,制定出一系列的新政策,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在新的经济常态下,企业面临着挑战和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认真的反思和总结过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增强内控能力,深入了解和贯彻新经济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优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做好内控工作,企业才能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一是能够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采集到汇总的过程都是规范的,其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具有可信度的,也是准确无误的;二是能够预防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企业的顺利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风险,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判,并规避风险的作用;三是能够促进企业平稳健康的发展,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够联合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发挥整体的优势,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共同的努力,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

3 新经济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风险突出

企业因投融资失误造成的财务风险是内控失效的关键点。在新经济常态下,市场经济结构趋于复杂,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维持稳定的市场地位,就要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发展的需求,企业投融资活动会更加频繁,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金活动范围广,渠道复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资金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难点。许多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没有制定合理的筹资方案,选择适宜的融资渠道。同时企业缺乏有效的授权审批制度和融资管理制度,并未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合理融资。在投资时,缺乏科学的决策过程,对投资对象了解不全面,没有进行全面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实际投资并不能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盲目投资会阻碍企业的资金流动,降低企业资金利用率。此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外汇风险、延期风险和利率风险等,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很大威胁。例如企业在面临货币紧缩的情况时,筹资极其困难,可能导致企业资金不足,因此不得不进行调整并且会付出更大的资金成本。

3.2 内部控制环境不佳(意识)

企业领导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不重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过度集中权利,认为加强内部控制会削弱自己的权利,于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部门的内部控制。下级员工受领导层的影响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部门和个人内部控制职能划分不明确,难以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工作。部分企业将内部控制活动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忽略其他部门能发挥的作用。财务部门将内部控制作为本职以外的工作,没有专门负责内部控制的管理人员和机构,导致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阻碍内控活动的实施。通常,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领导层的管理意识影响着整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方法,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领导人员未能明确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内部控制意识十分薄弱,往往会忽略掉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对企业内控制度也没有完全的了解,缺乏全面贯彻落实内控制度的理念,导致领导层无法自我主动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领导层的内控知识的缺乏,对整个内控管理的忽视,使得已有的内部控制部门无法发挥其管理作用,形同虚设。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高低不一或者专业素养不过关的情况大有存在,造成内控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新经济常态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3.3 内部控制缺乏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忽视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难以行使监督权力。企业内部控制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内控工作得不到保障,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实施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内部控制手段难以得到改进,对于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风险不能及时识别和处理,对企业的稳定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检查、评估、以及监督工作必须要落实到位,这些检查和监督应该由第三方来进行执行,才能保证其检查工作的公正性、评估工作的客观真实性、监督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执行人员应该与内部控制检查评估监督人员保持独立的工作性质,并向不同的管辖领导进行汇报工作,而现实往往是存在交叉管理的情况,内部监督中,管理人员为中饱私囊或者权钱交易,未能对内部控制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外部监督中,政府和社会以及企业全体员工未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内部和外部监督工作不到位,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4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落后

在新经济形态下,市场和政策等外部因素不断变化,但是企业仍旧停留于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新时代对企业的要求。许多企业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内控缺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给财务部门带来很大负担。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内部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变化趋势。部分企业虽然在制度建立上有所完善,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使管理人员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时,难以发挥制度真正的效用。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革新,企业管理方式不能适用于当今的市场,没有及时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内部管理的创新,逐渐失去市场竞争的优势,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升。

3.5 内部控制信息失真

保证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也是发挥内控作用的关键性所在。大多数企业在处理内部控制信息过程中,经常出现内部控制信息失真的现象。内部控制信息失真将会导致企业无法正确评价内部的经营管理状况,不能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内部控制信息的失真,一些企业还停留在以前的信息时代,缺乏现代化信息沟通的方式,运用人工传输模式,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效率,而且还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不完善也会造成内部控制信息失真,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沟通受到多种限制,并且有一些管理人员出于个人利益,恶意改变内部控制信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 新经济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风险意识,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在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那么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就要建设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其具备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经营目标,才能为风险评估提供一个可靠的标准。同时,企业对于投标、施工和验收等活动实施时,要严格对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4.2 培育良好的内控环境

在新形势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活动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企业要按照时代对企业和人才的要求,全面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领导层要带领员工投入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通过合理分配权利,将内部控制深入贯彻到各部门,并建立业绩考核制度,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逐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企业要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团队的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打造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在激烈的市场洪流中稳定扎根。

4.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根据新经济常态下的市场要求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特点,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基础。企业应该明确划分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和义务。为不相容的职务建立相分离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使决策、执行和监督工作单独开展。同时完善各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确定各部门及员工的责任和职务,规范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其次,重视企业资金风险的防范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企业的整个经营链,资金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及难点,应该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资金合理合规审批。例如,企业可以建立资金集中归口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投资、融资活动过程,加强不同部门和职务之间相互分离和监督,并且设置资金项目的评价制度,以全面掌握资金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和效果。此外,企业还要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以达到预期目标。比如招投标项目,从项目投标开始就要制定合理的业务规范,在确定投标之前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考察,确保企业实力与投标项目规模相符。

4.4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现代企业应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明确监督职责范围,加强日常监督以及专项监督。并且根据监督的结果,对工作质量不达标的员工或未完成目标的部门进行惩罚,建设完善的责任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规范,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实。同时,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有必要时聘请外部专业审计机构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以有效规避,保障企业稳定运行和盈利。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常态下企业内控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需要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并针对不同的问题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且确保各项制度都能够得到准确的落实。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进一步管理内控,并根据内控信息及时发现内控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经营监督制度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夯实监督之基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