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金磬吹打乐团看民族室内乐队组合的发展

2019-12-20鄢磊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室内乐

鄢磊

1 “金磬”的创造

2012年,石海彬教授甄选笙、笛、唢呐、打击乐专业本科及研究生中佼佼者,以传承发扬“吹打乐”这一古老乐种为己任,创建了金磬组合。初出茅庐,便迅速在各类比赛和舞台中崭露头角,青春的气息和成熟的技艺,引起多方关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金磬”登顶了全国各项重要比赛的高峰:从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评奖职业组最高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银奖,到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比赛暨“文华奖”比赛小型器乐组合金奖,创造了在最短时间内囊获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三项大奖的奇迹。如此短时间之内的集中得奖在民乐发展史上是不多见且难以逾越的,其高水平得到了多方面专家的反复验证。

金磬吹打创造的优异成绩和纪录,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探其究竟并细致分析,“金磬”展现出诸多有别于其他组合的独特性。

金磬组合的常态编制为十二人,高音唢呐、中低音唢呐、竹笛和笙各两人,配合打击乐四人进行演奏,也就是这十二个声部,看似单薄,却构成了交响乐的效果。在整体构架下,低音唢呐充当了根音节点和低音声部的雄浑,中音唢呐维持着的金属木质间上下有致的粘合性,高音唢呐兼蓄激情挥洒、刚柔并济的华彩作用,竹笛则发挥了分连结合的旋律线条作用,笙的和声演奏特色正好是多轨弦乐组层次的最佳替代,打击乐声部也是各司其职的。十二位演奏员共同努力,时而个性张扬地独来独往,时而齐头并奏地烘托主题,时而轮次递进地逐步闪现,时而怪异嘶吼地摩擦碰撞,时而和鸣谐律地拉抻厚度。成立至今,金磬始终保持着这种“交响化”的配合,这也是他们标志性的特色之一。

再以金磬组合于2015年6月在北京音乐厅所举办的“金磬吹打”专场音乐会为例分析他们选曲的特点。全场音乐会的乐曲分为两大部分,共十首作品,传统曲目和创作曲目各占半壁江山。传统的都是具鲜明特点能够在一方有地域性代表的作品:《啦呱》是山东民间乐曲改编而成,《将军令》是苏南民间吹打代表,《放驴》是河北吹歌的经典,《婚礼曲》是鲁西南鼓吹乐最常上演的标志性曲目,《大得胜》则在山西民间乐曲中具有旗帜地位。另外的五首创作作品,都是组合成立之后委约作品,展现年青一代作曲家和演奏者的思维意识碰撞:谢鹏的《金磬》力求技巧和张力的极致,李博的《醉想》恍惚中带上点癫狂,刘畅的《依我磬声》歌颂平和兴荣盛世;两首首演作品都是为本场音乐会度身定制,刘畅的《破风》描绘青春无畏、乘风破浪的风华,李博禅的《功夫》则在思考内外刚柔的修为、动静收放的层次。可以说一方面是展现出多元化地方色彩和乡土韵味,直面反映当地的音乐语言与文化;另一方面是和受众市场相接轨,与时代潮流紧密贴合,同学少年勇敢的畅游于音乐的海洋,共同谱奏出自我,并努力篆刻属于金磬独有的精致名片。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金磬组合的成员大都是一专多能,可以熟练掌握本专业各调性及各地方分支乐器:我们在音乐会中看到吹唢呐的成员轮换大小唢呐之余还可以承担笙的演奏,竹笛的演奏者梆笛渐次曲笛还点缀口笛、洞箫,无论是21簧还是24、36簧笙学生们也都熟练自如,更不用說品类繁多而得心应手的各色打击乐器演奏。正是因为掌握的乐器众多,才能完成多种乐曲的需求,并适应多种形式的搭配,满足不同作曲家的想法。

2 “金磬”成功原因分析

在粗线条地罗列出金磬组合某些个性印记之后,进而对其大获赞誉的外由内因进行一下简单地整理,以方便更多喜爱它的人们去深入认识了解和重点地学习研究。

近年来,社会进步带来众多娱乐项目,民族音乐的市场受到挑战。随着时间推移,喜好传统艺术的老一辈逐步离开,70、80后成为艺术消费市场的主流。紧凑的时间观念和现代的审美角度决定了市场的需求:传统的独奏太单调激情不足,大型民族交响乐编制题材都偏大不易深入,民族室内乐组合适时填补了这一空缺。其实民族室内乐由来已久,各类吹歌、锣鼓、丝竹乃至民间的班社乐会一直存在于各类舞台之上,但基本在都不是在主流舞台或占据演出的重要位置。因势利导,一股中小民族室内乐之风盛行起来。他们或在舞台上博得市场口碑的双赢,或在各类比赛中引领风骚、屡创纪录,用自己的成绩开创了引领审美的新局面。然而各地却一直没有一个纯吹打的组合崭露头角,不免成为民族管乐和民族打击乐的憾事。在如此天时条件和迫切需求之下,中央音乐学院的石海彬教授抓住机遇、精准定位,成功创建并发展起“金磬”组合,并始终致力于保护传承及拓展延伸,给民族吹打乐注足了底气。

金磬组合的成功,其身处北京的地势资源也是助力之一。在人才的优势上,最高精尖的学子都是会以北京作为目标的。正是这些高水准、高层次人才齐聚保证了组合更有竞争力。另外,文化活动极其活跃和丰富的北京,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各类演出,这样的环境提供给金磬组合以最丰富的演出实践舞台以及向同行高手取经学习的机会。再一方面成员们通过自己的不断获奖和扩散的影响力,挣得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得到专项资金赞助其发展。坐拥北京的深厚人文底蕴,应该算是“金磬”成功的地利了。

一架风帆乘风破浪,其舵手才是关键,金磬组合的成功离不开全情投入的指导教师——中央音乐学院石海彬教授。石先生从艺经历是戏曲、传统、创作和现代音乐的融会贯通,他积累总结研究,将舞台实践和教学相结合。其本身极为爱好吹打乐,以发扬这门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音乐乐种为乐趣。组合成立之前他就在构思设计和积累作品,“金磬”成立伊始便亲自辅导并向作曲家委约作品,上课过程更是倾囊以授、百问不烦。“金磬”人和优势还体现在学生的齐心协力上。自建立起,人员构架一直没有变化,除一两人是偶有替换外,最大限度保持了人员的齐整。石老师在挑选人员时精心仔细,考虑到多层因素,照顾到每个专业的老师,将人品性格放在专业技术之前。几年相处下来,成员间相互扶持前行,其友谊已经烈火淬炼,每个眼神的默契都是心领神会,每个人都随时准备为团队牺牲个人小利。倾力的导师,团结的成员呈现出的“人和”之气,可以看做金磬组合成功的根基。

其实还有许多构成成功却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譬如他们前瞻性的追求,努力思考、行动,引领潮流风尚;譬如他们的勇敢执着,面对困难的“亮剑”精神和不息战斗直到胜利;譬如他们一丝不苟的要求,极其严谨近乎偏执的面对每个音符标记。还譬如其身后强大专业的后勤团队,在石老师的感召和金磬成员的个人魅力影响下,一群人在默默服务着,他们高效、迅速、细致、零失误的处理着演奏之外的各宗事物,保证了演员全神集中于音乐表演,并在音乐会的宣传包装、推广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金磬”带来的启示

金磬组合的现象级表现,在整个民族室内乐的发展历程中,是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他们对其他组合的建设及走势,带来了启示。

首先,传承和创新并重。成立至今,金磬组合一直是两条腿行进,一方面把传承民族传统优良文化作为宗旨,另一方面尝试改革创新探求与市场、时代相接轨。传承,就是立足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对其取精去粕的发扬和沿袭。在石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分批深入民间采风,足迹涉及全国,遍访地方专家和民间高手,与乡间的吹鼓班社同吃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处研习,将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传统珍馐最自然的还原到舞台上。成员们的文化内蕴加上高超的技艺,根据音乐性原则适当调整和修正的某些作品,其艺术价值已超越原始的版本。而创新,则是直面各类音乐的挑战,打破原有秩序大胆的开拓吸收。“金磬”一直保持委约作品的习惯,他们尊重并和作曲家随时沟通,当面探讨后不断修改,设计演奏技巧和表演模式,不惧反复的推倒重建,判定在每件乐器最动听的音色区域里肆意张扬,顺畅展现被充分理解的旋律意图,挣脱习惯性思维的桎梏树立自我的音响体系。创作者明晰牌面后的大胆试炼,融入各流派写作技法的和实时风潮,当破与立相互作用后,音乐迸发出新的光辉。

其次,是吹打乐的新模式。在之前的比赛中,金磬组合代表于中央音乐学院,面对全国各地院团多种模式的挑战,技艺拔群而夺魁摘桂。他们演奏的地域风情不输于曲谱源地代表队伍,创作新品更是兼具时尚国际范和先锋探索性,着实让人叹服和开眼。时代需求的新型组合,也应该是融汇流行元素的风尚指标,并非坚守某一特色而是全面学习掌握,跨越地域、风格、流派甚至时空,精心研习后的提炼升华。演奏传统原汁原味并青出于蓝,表现新作游刃有余且引风弄潮,这才是现代的吹打乐组合的新模式。

再次,是面对极限的态度。人在面对困境又濒临自己能力极致的时候,有多种情况:有的人还未全心尽力,稍微疲累就放弃逃离;有的人耐性欠缺,在即将登顶的刹那功归一篑;有人奋力一搏,伫立山巅欣赏别样风景享受成功喜悦;而我更倾佩的人,会在欣喜的小憩之后重新上路,再征服其他的高峰。“金磬”恰恰具备这样的气质,他们无惧来自多方面的艰难障碍,在技巧、声音、意识等各方面突破自我,完成每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不断将惊喜和突破展现出来,给创作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和底气。金磬的每一次排演,都是在抬升自己能力的临界点,在解锁自己的隐藏的天赋,在放大自己可能实现的梦想。当人面对极限的时候,一定要有勇气去挑战极限,才能激发潜能去超越极限,随后再尝试去驾驭极限,最终让极限变成习惯,再迈步面向新的极限。

最后,是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毫无疑问,金磬组合获得了巨大成功,由刻苦训练、迅速提升实力到屡获佳绩、受到广泛关注,现在又脱颖而出获得中央音乐学院的奖学金以及“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奖学金和计划所带来的资金,用于制作服装、举办音乐会、邀请作曲家委约作品以及其他的宣传推广活动中;而这些努力行动又再次推动了组合的前进,拓宽了影响和实践的渠道,保证了团队的凝聚力和高水准,进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荣誉。“金磬”还带给我们一个良性的循环:以精心艰苦排演的民族音乐获得成绩并得到扶持,进一步去民间研究深入,展现出的必将是民众最真实并应该听到的声音。中小型民族室内乐的发展,就是应该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利用初期的激情和义务投入,尽快展示成果取得关注;当曝光率和新闻性足够之际,便有可能吸引资金的奖励和支持,然后进行合理的市场运作;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下释放团队的经济压力,解决个人的后顾之忧;乃至走上职业化的路线,聘请专业经理人或签约公司,助力组合的长期规划。

4 如何塑造“银磬”、“津庆”

“金磬”组合带来社会反响和轰动效应,令众多院校、团体的吹打同仁们艳羡垂涎: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者,有梳理分析细研琢磨者,规步者拷贝复制欲原音重现,善变者改编扩删要有别于斯。但是想要真正达到“金磬”吹打组合的高度,确实是极其困难的,如上文提及的多种原因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地方院团的中小型组合发展,在多层次条件都不够如意的情况下,怎样去组织排演类似的团队,塑造所谓的“银磬”、“津庆”呢?个人愚见,应该是面对现实情况,受市场需求调控,因地制宜,创新出奇。

新成立的组合,大家一定会在无形中和成名者进行比较,成员全凭一腔热血猛冲,资源投放方和召集人也没有太多耐性去等待;多方面都在迫切等候着成果的收获。一旦延迟、不利或有阻滞,心气一散就会问题百出,甚至分崩离析、解散夭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清自我,放下包袱架子并扬长避短,找出差距及拉近的方法;一定要脚踏实地,预计发展路程的崎岖漫长,不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其实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所收获,多一点耐心宽容,不因利小而轻言放弃,不要盲目的模仿或试图超越,而是合理的定位自己的近期、遠景目标。

市场的需求是决定生产的关键,民族室内乐组合是能够满足精神需求和休闲消遣的艺术产品。市场需要的艺术就是最好的艺术,不一定是高雅的阳春白雪,却一定是最贴近民众喜好,能受到众人追捧欢迎的。一个成功的组合的发展路线,一定是受市场需要决定,辐射广泛的群众基础,聚拢固定的观众群体,借助善于推广宣传的媒体平台,吸引乐于赞助的热心企业,借助资金扩大规模的。我们还应该敏感地觉察市场的波动变化,根据时事变化适时的和受众心理相贴合,把人民大众最感兴趣的艺术享受呈现出来。当然,我们一定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要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剥离低俗追求和快餐文化的影响;并在能力可达的情况下去影响市场需求的提升,引领高尚潮流。

“淮南为橘,淮北成枳。”地域的影响会使物产发生质的变化,因地制宜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中小型民族室内乐组合,应该是广撷百家、博取众长的,但地方院团受环境所限,不具备精力条件去四处游学,最佳方式是就近攫取本土资源,先挣得认知度和关注,后期待积累充足再去充电抬升自己。组建团体功利的讲,除了对民族音乐的爱,抛开传承的义务,无视作为民乐人弘扬光大的职责之外,还是为了刺激市场,使演员们提升动力,扩大票房、增加名声,并最终提升艺术家待遇和酬劳。如此看来组合的建设会存在一个成本和回报率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的攫取在時间和经济上都是负担最少的,是最可行的攀升捷径。并且本乡本土的东西:语言、饮食、文化、戏曲,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的烙印,方便于理解和把握,能更快的为观众所接受欢迎,得到广泛的响应共鸣。诚然,新鲜的口味会引人好奇品尝,但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几千年从未改变,能有多少城市对外来人流、文化、习俗完全的包容接纳?喝咖啡的和吃大葱的坐不到一块,大碗喝白的看不上围一桌开两瓶啤的,粤剧南戏闯关东则是让人字也不认识、事也没整清。只是到后来时间长了,城市扩大需要融入这些外来的建设者,主人们设法将外乡客同化并流,让他们变成了讲本地话吃本地菜的新本地人。回到地方民族室内乐发展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根植并依附于当地文化,努力从其他当地特色艺术中攫取养分,在地方造势弄潮,先把自己的根扎稳了;待时机成熟再兼蓄别家,悉心提炼吸取精华,最终在国家级甚至国际的舞台上展现,去征服不同品味、不同层次、不同肤色的观众。

创新出奇是一个给人深刻记忆的手段,针对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视听过程中作出意外的设计,或打破思维习惯的亮点,或在欲言又止的玄虚中让观众无限期盼等待......是行之有效的增光添彩办法,也是实力相当竞赛胶着时扭转局面的关键。但此法却很不易施展,它需要在清晰的头脑辨明情况,需要超前的思想抢先望远,需要正确的预判能力估算得失,还需要精准的执行力实现意图,且并不容易被轻易借鉴模仿。最重要的是不能和演奏的主题内涵脱节,让台下的注意力被牵引,平复不到正常的状态,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地方院团的中小民族室内乐建设,大胆出奇不失为一个办法,或许是模式、题材、形态的新颖,或许是成员间舞蹈、人声、才艺的乱入,又或许灯光、背景、舞台的缤纷绚烂,都能在实际演奏中起增添色彩和提高兴致的作用,也可能成为超越其他团队标志性的并被讨论交流的闪光点。出奇之时一定思之慎之,应是文中没有提及和别人没有想到的,那才是真正的“奇”高一着。

猜你喜欢

室内乐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室内乐比赛初赛圆满结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室内乐的发展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在音响上的新探索
多元交融 文明互鉴——天津音乐学院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室内乐小品两首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原始与自然的呼唤—论新音色在混合室内乐《Mong Dong》中的表现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