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素质拓展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领域的应用

2019-12-20郝雷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摘 要:素质拓展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和改正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学生日常管理作为辅导员重点工作内容,一方面辅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和地区发展需要的专业型应用人才。本文从学生管理者角度出发,通过探究素质教育价值,注重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提升学生管理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拓展;学生管理

1 素质拓展教育重要性分析

1.1 素质拓展教育概念

素质拓展教育其实质为拓展训练教育,是一种以培养思维拓展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模式[1]。素质拓展教育在日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实践和训练为主要形式,强化参与者通过感悟和体验等感官形式获得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与传统教育最直接的不同点是素质拓展教育在让学生通过感官教育学习中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因此素质拓展教育是以训练和实践为依托的感官式教育形式。降低说教和灌输教育的比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增加体验、感悟和思考,更好的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程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国家和相关部门曾大力倡导素质拓展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一部分高职院校将素质拓展教育成功应用到体育学科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宗旨围绕健康性教育为主线,以寻找适合高职院校教育方式为目标,使学生内心梳理职业性体能意识,从而体现高职院校体育方面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性。

1.2 以高职体育教育为例谈素质拓展教育重要性

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为例探究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开展素质拓展教育的理论意义。高职院校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点在于办学的特色性,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更加有效探索学科特点,另一方面有利于补充传统教育模式的程序单一化、理念落后化等缺点。二是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具有实践意义。社会对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德国职业教育成功案例可以看出,想培养技能娴熟、应用性强的人才必然要拓宽学生实践和感悟的渠道。一方面素质拓展教育突出高职教育学生的实用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以实践和动手为基础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体验式教育方式,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网络时代下学生管理工作困境

2.1 权威性下降

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小说、网络偶像剧影响广大青少年,在一些网络作品当中常常灌输“学习无用论”和“寒门难出贵子”的想法,这使得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出现严重困境,课堂上经常出现玩手机打游戏、打瞌睡等违反课堂规定的行为。获取知识多渠道方式使得教师话语分量在学生心中越来越弱,种种情况无形中给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2.2 价值观念差异

價值观念的差异受到网络普及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渠道和目的不同[2]。同时网络中存在一些负面言论和视频,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差,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甚至部分学生被虚假信息所迷惑。同时时代变迁,经济水平提高,互联网购物方式的普及助长了学生奢靡的生活习惯,一些学生比吃穿、比富有、比感情丰富,种种生活陋习直接腐化学生思想,改变学生现有价值观念也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2.3 道德教育难度大

网络时代一方面体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便捷你我的生活;另一方面网络作为虚拟环境滋生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一些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网络空间内随意发布辱骂攻击他人的言论,更有甚者发布不实信息同时不明情况的受众恶意传播。网络世界善恶难辨,特别是学生难以通过正确方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过度自由带来的是放纵,网络时代下道德教育面临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复杂,学生道德提升问题迫在眉睫。

3 素质拓展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应用

3.1 提升参与度

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方面依靠管理教师科学的管理方法、细致的管理要求、脚踏实地的管理实践;另一方面还要靠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能落地生根与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分不开,发自内心接受的基础在于学生的广泛参与。现阶段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引入学生管理工作可以依靠两种形势,一是参观教育基地、文化纪念馆和科技馆,通过实地实物的观察走访,深刻的感受其内在魅力,从中汲取知识、得到感悟。二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引入反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如成立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全程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感悟学生管理工作的痛点,从而提高思想意识,更好履行学生职责。

3.2 提高责任感和荣誉感

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重要基础。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学生干部管理能力,教授学生干部学生管理方法,改善学生干部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干部化解风险的能力,其根本在于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责任感。通过学生内部量化考核等方法,发挥学生在考评中的主体作用,从量化考评规则的制定、修改,到考评流程的标准化、考评结果的汇总,再到考评结果的复议和公开等多方面参与到学生管理,主人翁意识的提高,有效增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石靓.高职院校开设素质拓展课程的理论与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6(04):134-135.

[2]武颖静.浅谈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426.

作者简介

郝雷(1991-),男,汉族,吉林辽源人,助教,农学硕士,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