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汉麻产业之孙吴实践样本

2019-12-20李长江曹众

奋斗 2019年23期
关键词:加工

李长江 曹众

“六山一水一草两分田”,人口10万,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典型农业经济,富农兴县的产业在哪里?

汉麻7年发展,孙吴县自信地向中国乃至世界打造出自己的特色经济名片:“中国汉麻之乡”。

最大!全国种植面积最大县份

在孙吴县近200万亩耕地中,很多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因为缺少调茬作物,重迎茬带来很多病害,主要农作物大豆和玉米产量低、收益少,农民增收动力始终不足。

变化,在2012年;尝试,是辰清镇的一个合作社;起步,从500亩开始。

汉麻,素有“天然纤维之王”“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美誉。一季汉麻秆芯的产量相当于一年速生林,其韧皮纤维产量每亩可达100公斤以上,比棉花高50%。这种产能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在全国各地都能种植,特别适合种植在山坡地、荒地和盐碱地等,不与粮、棉、油争地。

由于汉麻自身含有多种特有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草抑虫害功能,因此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地处北纬49度的孙吴,气候条件独特,昼夜温差大,适合汉麻的日晒夜露,所产汉麻的分裂度和麻束断裂比强度高、麻束纤维强力高、纤维素含量高,明显高于国家标准1至1.5倍。

据测算,种汉麻效益是种大豆的2至3倍,是种玉米的1.2至1.4倍。此外,由于耕作多年,土地出现板结、地力下降现象。而汉麻种植,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很明显,既可以培肥地力,还可以灭掉土壤里的一些有害细菌,吸收某些重金属。实验表明,种植汉麻两年后的土地,再种植大豆、玉米等其它作物,亩均可增产15%左右。

新事物出现,人们心里打算盘:要学习种植技术,要承担种植风险,要考虑产品销路……

在头两年,孙吴县政府绞尽脑汁出实招、放大招,引导农民种植。《孙吴县汉麻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设立了规模为400万元的汉麻产业发展基金,解决资金短缺难题。该基金一半由县财政提供,另一半由孙吴县汉麻协会社会融资。该基金存放在能够为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的银行,设立专户作为贷款保证金,银行按1∶5的比例为合作社提供种植贷款。

“对上”积极争取,将汉麻种植纳入农作物轮作补贴。和保险公司沟通,将汉麻纳入种植保险,县财政对保费给予一定补贴。即使在绝产情况下,投保的合作社和农户仍然可以有收入保障。

与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联系对接,聘请专家定期不定期地到县里给予种植和加工方面的专业指导。

“中国汉麻之乡”,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2018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2019年,达到13.2万亩。其中,纤维麻种植12.8万亩,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份。药用麻种植4000亩,全部实现机械化大田播种,是中国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份。”孙吴县汉麻协会负责人很自豪。

2016年7月,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授予孙吴县“中国汉麻之乡”称号。2016年、2018年,孙吴县举办了两届“中国汉麻发展?孙吴论坛”。2018年3月,“孙吴汉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全国麻类体系研究站、汉麻产业研发中心、汉麻种质创新基地、汉麻网站、汉麻博物生活展馆……孙吴县汉麻的发展亮点纷呈,就是在全国也是可圈可点。

独家!走出全国特色脱贫路

连续3年,孙吴县汉麻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产业影响力日趋强大。201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质量效益优秀县评比中孙吴县名列第一,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全省第63位跃升至第24位,成为全省上升最快的县份。

脱贫攻坚,汉麻同样功不可没。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到汉麻种植中,“合作社+扶贫”模式已经初具规模。

“我们很多人都去合作社打工,最多时用工可容纳200多人,捆麻、运麻、打麻、分等……打短工,每个人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哪!”红旗乡建设村贫困户高玲,冬天在汉麻加工车间打零工,春播在地里帮着种植,平均每天能赚120元,一年收入2万元左右,按她的话说是“正在脱贫致富奔小康”。

“把分散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有效地联合在一起,共同面对市场风险,杜绝了单个农户分散种植带来的恶意违约问题。通过合作组织的引领带动,每年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土地110多万亩。”汉麻协会负责人介绍,汉麻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加工的各環节,均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全县目前有500多家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社,国家和省、市级规范社近20个,农业生产组织发展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桦林和哈屯合作社,还是全国合作社的示范社。

种植,正在向加工链条延伸。“以前汉麻收割后就卖了,现在有了初加工,效益明显提升。加工的麻线品质好,特别受纺织企业欢迎,一些企业派人来我们这里洽购。”合作社的农户们介绍,2018年,永强汉麻专业合作社加工精干麻500吨,销往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制袜厂生产的含麻纤维40%的汉麻袜子3万双,供不应求;万利汉麻种植加工合作社生产的汉麻籽油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

把干部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融合起来,孙吴县坚持志智双扶,提升素质能力,破除消极思想,广大群众展现出自力更生、拼搏向上的良好状态,实现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的标本双治,激发了广大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厚植产业脱贫优势,深挖产业带动潜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造脱贫支柱产业体系,政策保障、产业扶贫受益率达到100%,实现了贫困对象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

2018年,孙吴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269元,是国家贫困线标准的2.6倍,贫困发生率下降至万分之一以下,实现了省级贫困县摘帽。

“主要通过发展汉麻产业,为孙吴闯出了一条脱贫攻坚路子,这在全国都是具有独一无二特色的。今后将以产业园为依托,以‘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全产业链,将汉麻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县长徐钢如是说。

唯一!汉麻产业园持续提速

全国唯一的汉麻专业产业园,就在孙吴县,是201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近4平方公里,总投资4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天之草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汉麻纤维加工、深圳中瑞康公司汉麻秆芯综合加工、哈药集团汉麻CBD提取加工等产业项目陆续落户园区。

在产业园区,走进天之草公司汉麻纤维生产车间,倒像是进入了食品加工企业。也难怪,以往的生产采用传统化学方法,用强碱或强酸来为汉麻皮脱胶生产麻纤维,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

“我们给汉麻脱胶不用碱也不用酸,用的是微生物。”公司副总裁李凌介绍,“天之草”采用的微生物脱胶方法,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买的技术专利,生产工艺是由公司科研人员独立研制出来的。用这种方法和工艺来给汉麻脱胶,与传统方法相比既节能又减排,全过程从184个小时压缩至8个小时,效率提高了20多倍。

当前,“天之草”公司投资建设的二期项目——汉麻板材综合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的原料就是汉麻脱胶后的副产品汉麻秆芯,其投产后将年产4万吨汉麻秆芯超细粉及4万立方米汉麻汉芯板。该项目中还包括建设汉麻嫩梢应用中试中心,为汉麻嫩梢综合开发利用做技术准备。一经达产,汉麻便可以实现“一麻三吃、吃干榨尽”。

产业创新,必须要有科技研发做支撑。黑龙江省工业大麻学会,是孙吴县与省农科院于2016年共同发起成立的。2017年,以杨宝峰院士为首席专家的汉麻院士工作站落户黑河市,为孙吴县汉麻药用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2018年,与省农科院经作所共同建立了汉麻产业研发中心,建设了汉麻种质创新基地,开展药用、纤维用品种的选育,在多领域进行科研攻关,提升汉麻的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独有的区位优势、物候条件、资源禀赋,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思路,加之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惠商政策,孙吴很快成为了汉麻产业发展的沃土。“积极打造中国汉麻种植核心区,加快建设黑龙江(孙吴)汉麻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汉麻文化,提升孙吴汉麻产业发展层次和品牌价值,实现汉麻市场‘话语权,着力构建集规范种植、精深加工、物流营销、文化支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县长徐钢介绍。

孙吴县的汉麻产业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规划种植汉麻25万亩,辐射周边县份种植达到40万亩;到2022年,规划以孙吴为中心的汉麻种植核心区全面建成,種植面积达到40万亩,辐射周边县份种植达到50万亩;到2026年,孙吴汉麻种植面积争取达到60万亩,辐射周边100万亩。企业达到集团化发展规模,形成以汉麻为原材料的纺织、医药、食品、保健品、新型建材等十余个产业链条。

猜你喜欢

加工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试论数控加工工艺对刀具优化设计的影响
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研究
基于PowerMILL软件的复杂零件的5轴数字化加工
异形安装座的高效数控加工方法研究
异形安装座的高效数控加工方法研究
探讨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