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关键在每个人的行动等
2019-12-20
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关键在每个人的行动
国家卫健委近日指出,真正落实“国民营养计划”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行动,国人要养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形成健康饮食文化。①人人都要学习和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立平衡膳食的理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②每个人都要执行“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案,“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即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③保持吃动平衡,掌握科学运动理念,养成运动健身习惯。
预期寿命
男女预期寿命差异“事出有因”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范围内女性预期寿命均超过男性。在导致死亡的40个主要原因中,有33个会导致男性预期寿命低于女性。比如,男性在70岁之前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比女性高44%,男性自杀死亡率比女性高75%, 15岁以上男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约为女性的两倍,男性因凶杀案导致的死亡率也是女性的数倍报告指出,特别要关注男女两性对待卫生保健的不同态度,在面临同样疾病时,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少求医问药。例如,在艾滋病流行国家,男性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和相应治疗的可能性比女性低,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可能性高于女性。
近视
近视不能治愈,误导性宣传要警惕
近视是常见病,但目前很多人对其仍然存在认识误区,违法、违规的“近视矫正”也很多。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近日发布声明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儿童青少年应通过科学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方式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家长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应当及时带其到眼科检查,遵从医嘱让其接受科学矫正,不要相信一些机构的 “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误导性宣传。发现医疗机构使用的眼视光产品、医疗器械存在质量不合格或夸大宣传等问题,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健康素养
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稳步增长
上海市民健康素养监测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28%,较2017年有所增长,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监测发现,上海市民在慢性病防治、基本醫疗、传染病预防、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素养仍有欠缺:①超过一半市民不了解吃大豆食品对身体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好处;②超过40%的市民不知道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包括保持合适体重、预防慢性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睡眠等;③超过一半的市民不了解高血压患者定期自测血压的意义;④超过3/4的市民不知道肝脏有解毒功能、能分泌胆汁帮助消化;⑤近60%的市民不知道“OTC”标识指非处方药,不用医生开处方就可购买;⑥超过60%的市民不知道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纸巾或胳膊肘弯处捂住口鼻;⑦超过40%的市民不知道国家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⑧超过50%的市民不知道母乳喂养能让婴儿少生病;⑨超过50%的市民不知道选购包装食品时要注意包装袋上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和生产厂家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