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风景云岭正好
2019-12-20贾诚先刘淑滨杨雪
贾诚先 刘淑滨 杨雪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这里有巍然屹立的玉龙雪山、奔流直下的山川江河、风光旖旎的清澈湖泊、异域风情的边境风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出了美不胜收的“七彩云南”。
然而,在这七彩“调色板”之中,当属“红色”最为绚烂夺目——边境线上描红的界碑、少数民族村寨里飘扬的国旗、党员胸前佩戴的党徽,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边疆“红色风景线”。
10月14日至16日,奋斗全媒体记者借助全国地方党刊领导、采编骨干全媒体培训班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云南党建创新探索主题采访活动的契机来到彩云之南,深入云南四个州市对云南省抓党建促民族团结稳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打造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实地探访,不由得感叹:“‘红色风景云岭正好”!
洒下团结种子,结出“火红石榴”
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汉族、彝族、白族、傣族等26个世居民族。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众多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这也使得维护民族团结、稳定成为云南省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考察时,提出“三个定位”,其中第一个定位就是要把云南省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个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党建范本,在红土地上种下“团结种子”,结出“火红石榴”。
来到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回俄村景信一组,刚跨进寨门,村组活动广场上竖立的写有“宾弄赛嗨”四个大字的雕塑便映入眼帘,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这四个字有什么含义?
听完村党总支书记岩相的介绍,记者得知,“宾弄赛嗨”系孟连傣语,“宾弄”意为亲戚,“赛嗨”意为朋友,特指傣族与周边的拉祜族、佤族等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交的“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
“山上缺粮食、物资找坝子,坝区缺草料、烧柴找山上,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山区与坝区互帮互助的模式。”岩相对记者说。根据当地的这一民间传统,村党总支坚持以“凝心聚力固根基、‘宾弄赛嗨促振兴”的党建思路,完善“宾弄赛嗨”生产互帮、生活互助、经济互通、文化互融等四项机制,带领各族群众在互帮互助中坚定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信念,以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接受度高的方式让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如今,“宾弄赛嗨”已成为民族团结的“孟连典范”,“宾弄赛嗨”的互助机制也推动了边疆各民族群众共同发展进步。
从金沙江畔到澜沧江边,民族团结歌颂党的动人故事如江水的奔腾之声不断传到记者的耳边。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这个仅有125户人家的小小村庄,聚居着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彝7个民族。虽然他们说着不同民族的语言,但是听到记者说“团结”二字时,他们纷纷点头,竖起拇指。50年间,这些民族能和睦相处,与党组织发挥维护群众和谐稳定生活主心骨的作用分不开。
针对多民族杂居特点,郑家庄成立了“1+2+ 7”的10人议事小组。通过党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集中到支部后由支部书记提议予以解决,在2个民族小组长和7个民族议事代表的共同商讨下,确保7个民族在同一个平台上平等议事决策,从根本上杜绝了民族之间在公共事务处理上的矛盾纠纷。同时,党支部组织协调各族群众共同举办“中秋团圆饭”活动,通过7个民族群众活动联办的方式营造了民族团结的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1951年,云南省少数民族代表参观团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对新中国的热爱,用心用情编织了一面多彩的锦旗,敬献给党中央。岁月荏苒,虽然当年的锦旗沉淀下時光的斑驳,但今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和谐的景象,绘出了一幅“百花齐放”的新画卷。
挖掘产业优势,过上“红火日子”
雨过天晴,云雾缭绕的西盟阿佤山,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走进村村寨寨,干净舒适的住房、有序停放的轿车,让记者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刚刚实现脱贫的地方。
问起“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过上红火日子的原因,西盟县委组织部部长石字国爽快地与记者分享起“红色”致富经——县委在全县366个村民小组成立“脱贫工作委员会”,通过党员“一带一”、委员争当致富带头人等帮扶措施,脱贫摘帽的阿佤群众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勐梭镇班母村十四组拉祜族村民二妹,就是全县1847名委员中的一名,从几年前见人就躲的普通女孩儿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二妹坦言自己的改变是从村党总支书记岩上与她结为“一带一”帮扶对子开始的。“以前到外地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和技术,吃了不少亏。”二妹告诉记者,回到村里后,岩上把她推荐到村里的中华蜂养殖场里务工,好学的她很快成为蜂场的技术工。如今,二妹通过种植青贮玉米、冬早蔬菜,以及到中华蜂养殖场务工,一年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自己脱贫之后,二妹不忘感党恩,主动担任委员帮扶村里的贫困户娜拉找工作、教技术,在她的带动下,娜拉也在2019年初脱贫。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云南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将脱贫攻坚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来,让党组织和党员充分挖掘利用好各地的产业优势,形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