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之治”的根基与传承

2019-12-20盛轩

奋斗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中国化中华民族

盛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其中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和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等。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浸润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长期历史实践证明,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既来源于人民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焕发了新的更强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党致力于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汇集全体中华儿女精神力量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也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探索。诸多制度都曾领先于世界,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学习效仿。进入近代以后,积贫积弱的中国面临着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如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终因脱离中国实际而失败落幕。在汲取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最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中国人民拥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奇迹,积累了越来越成熟的中国经验。

当代中国,正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走得对行得通的强国之路上,正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科学严密、更加有效且充满活力、更加成熟定型。这些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续努力、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往事越千年,日月换新天。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坚信,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创造了新中国70年来世所罕见伟大奇迹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必将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书写出更加光辉壮美的时代华章。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中国化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