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四全媒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9-12-20唐丹王安琪
唐丹 王安琪
【摘 要】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全媒体”进一步阐释为“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在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时期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下“四全媒体”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媒体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融媒时代;四全媒体;人才培养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在会上,习总书记将“全媒体”进一步阐释为“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从“全媒体”到“四全媒体”的演进不仅预示着媒介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新闻工作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影视艺术等相关专业,但传统背景下的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传媒教育同质化日益严重,新闻人才培养出现一刀切式的现象已无法满足媒体融合态势下的行业需求。
一、媒介融合需要“四全媒體”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媒体融合风起云涌,H5应用、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机器人写稿、AI合成主播……新兴媒体发展之快,令人惊叹,人类社会仿佛一夜之间步入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采集和处理,还表现在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新型传媒业态、人际交往、社会思维及生活方式,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甚至催生了人类生活方式从现实向虚拟的过渡。在传播学视角下,信息技术带给媒体最具变革性的影响是将所有的有形介质数字化,促使各种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当今社会,“新闻传播主体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新闻业务流程由以单一媒体类型为基础的‘新闻编制系统转变为以数字技术为整合平台的多媒体的‘新闻信息与服务提供系统;新闻报道模式由单线性的平面化形态转变为全方位、立体式的形态”,[1]这对于从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媒体工作者要兼顾手机、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熟练使用现代采、编、播设备和新媒介技术,而不单单只为一种媒体提供报道。未来的媒体是融合的媒体,未来的学科也会是融合的学科,培养“四全媒体”人才是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然选择。我们亟需打破学科壁垒,将培养宽口径、知识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多领域、全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方向,大力培养一批政治思维过硬、融合本领够强的新闻工作者。
二、媒介融合下媒体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一)媒体智能化使媒体工作者面临冲击
2018年两会期间,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研制的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仅用时15秒,便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生产发布了首条有关两会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将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领域深入推进。“媒体大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项技术应用,覆盖新闻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全新闻链路,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的速度和效率,为未来媒体生产端开启无限发展空间。社会化媒体、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物联网等技术向传媒行业的渗透正标志着媒体进入智能化时代。但随着传媒技术的变迁,不断更新的新技术在重构新闻格局的同时,也使媒体工作者面临职业挑战和自我认同危机。媒体智能化浸入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致使大批媒体从业人员在智媒的冲击下面临下岗。[2]
(二)新媒体与媒体工作者技术应用能力不匹配
“四全媒体”概念的提出,是对当下媒体形态发展的概括和提炼,为未来媒体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对媒体工作者带来的挑战也主要表现在媒介技术方面。全程媒体需有基于人工智能的选题系统、写作系统、评论分析系统、认知学习系统、自适应推荐系统和大数据技术提供的历史新闻库;全息媒体需有全生命周期的人生伴随系统、大尺度认知工具和媒介形态的受众整合系统;全员媒体的特点要求其具备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跨平台接收系统、模拟ID系统、网络信息分发众包系统;全效媒体需基于人工智能的效果转化分析系统、多效态整合系统、舆论模拟环境平台。[3]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下,精细、专业的新媒体技术考验着媒体工作者的从业技能。而目前众多高校在培养媒体人才时,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较少涉猎技术应用模块。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欠缺移动端等新媒体领域的传播技术教学。授课教师虽拥有高学历却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尤其是新媒体实践经验相对薄弱,无法从源头上满足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对媒体人才的技术教学需求。高校是媒体人才培养的摇篮,现实情况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媒介技术之间仍存巨大落差,媒体工作者若无法掌握专业技能,终将被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所淹没。
(三)万物皆媒暴露媒体工作者内容生产创新不足
万物皆媒打破了传播主体“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方式,变成了多对多传播,互动性大大增强。在新媒体技术支撑下,人人皆有麦克风,每个人既是受众,也都是自媒体,既接受信息的传播,也都参与信息传播的过程。[4]传播环境的转变也使自媒体发展越来越专业化。当今社会,资源、力量、技术向移动端的倾斜推动了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移动优先促进了传媒业发展,优化了内容生产和分发渠道。万物互联时代以“VR/AR+ 内容”为代表的交互模式将信息呈现由“二维”扩展到“三维”,带给受众360度沉浸式体验,愈加丰富新闻内容的呈现形式。智能媒体在视频剪辑、数据搜集、稿件写作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暴露过去新闻工作者内容生产创新不足的缺点。在如此背景下媒体从业者必须做出调整,只流于新闻数据搜集的媒体人将无法胜任“四全媒体”下的新闻生产工作。
三、融媒时代“四全媒体”人才培养对策
“四全媒体”的出现向我们表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经济振兴、人口变化等是推动媒体进步的因素,其中技术发展是提升传播领域生产力、改变传播关系的重要动因。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媒体属性中的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属性的增强。因此,培养“四全媒体”人才的关键是形成“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人机协作”意识 ,做有“溫度”的新闻人
科技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传媒业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术正在进入传媒领域,它们在取代一部分低端劳动力的同时,也给新闻业带来信息挖掘缺位、信息核查失实、个性化推送导致思维固化、知识产权保护存争议等难题,尤其是在调查性报道等反映深度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在越来越注重新闻内容的今天,虽然媒体的智能化在海量信息的挖掘和采集上可以媲美媒体工作者,但新闻是有温度的,由冷冰冰的固定算法生成的新闻内容只是人工智能的产物,缺少“人文主义”精神。随着时间的推进,智能技术将与媒体从业人员相结合,因此,在培养“四全媒体”人才时我们应逐步培养“人机协作”意识。媒体人对媒介的理解要升级、深化,要善于借助新兴媒介完成新闻工作。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从选题策划到新闻产品的设计再到市场推广环节都要有媒介的参与,依靠新技术的支持生成初稿,使媒体工作者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在初稿的基础上加工、深化,“人机协作”共同完成一篇有内涵、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二)引入媒体融合课程,重塑人才应用技能
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全媒体意味着信息技术将深度介入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地理定位技术、体感技术、大数据等扩充新闻源的外沿;人工智能助力机器人深度学习,提高机器人写作与新闻内容分发的效率;VR、AR等技术手段应用于新闻叙事、预测判断和可视化新闻报道;基于智能算法记录受众使用行为和阅读习惯,通过描绘用户画像向受众精准投送个性化新闻信息。为适应媒介的无界化、数字化、互动化、多功能化,新闻传媒要革新理念,高校人才培养也要勇于接受市场的挑战,紧跟时代步伐,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网络技术、数据挖掘等技术性课程内容,重塑“四全媒体”人才应用技能。媒介融合课程教育一定不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简单叠加,也不是将互联网技术与新闻、影视专业内容叠加,更不是用技术对应全媒体的要求,全媒体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视角、客观的态度、准确的判断,还要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了解用户分析工具和编程知识,既要有全媒体叙事能力又要有融媒体表达能力。
(三)校媒共建融媒体实训平台
学校与社会媒体合作是对传统新闻专业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开展校媒合作,共同搭建融媒体实训平台,从源头上参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将产学研渗透到“四全媒体”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信息时代,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校媒共建的实践平台要同时覆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领域,将校外成熟的媒体平台作为学生检验实操的场所,在考察学生实务水平的同时,收集反馈信息,进而调整校内课程设置,优化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和市场的无缝对接。实践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技术实操两大板块,在一线媒体记者的指导下,完成数据新闻可视化、新媒体新闻生产、融合媒体新闻报道、大数据传播、网络数据分析等课程实践。同时媒体还可以将一部分节目分包给高校,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弥补了学校实践平台不足的缺陷。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校媒合作的成功案例,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内有九家全国性新闻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一流业界专家亲身教导、专业化的合作平台、尖端智能辅助设备都将在未来培养“四全媒体”人才上发挥巨大功效。
注释:
[1]刘寒娥.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形态的整合与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94-97.
[2]米丽娟.对新媒体融合面临的四个重要问题的认识[J].新闻世界,2018(07):75-77.
[3]沈阳.“四全”媒体的新内涵与技术新要求[J].青年记者,2019(07):29-30.
[4]夏德元,程栋林,邓香莲.“四全媒体”:媒体融合发展新指向[J].传媒评论,2019(03):30-32.
(作者:唐丹,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安琪,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2018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