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促认知 以实践提素养
2019-12-20林丹
林丹
摘要:复习课地位重要,但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考复习的教学设计“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以具体的问题情境为载体,围绕生活中的物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既复习了实验操作,更加深了对实验探究一般过程的了解。为提高复习课效率,教师要精心构思复习课的内容以及采取的对策,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复习课设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开展适宜的活动,注意复习方式与复习内容之间的匹配。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设计;实验活动;科学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1-005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 1008-0546.2019. 11.014
初中化学既是对学生的化学启蒙教育,同时又面临着中考的检验,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师对于复习课大都比较惧怕,因为复习课不像新授课,有明确的三维目标,很多教师对复习课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审视复习课的现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內容重复无提升,很多复习课就是把新课的知识再进行一个地毯式的回顾,只是重复学生学过的内容,将复习课变成了“炒冷饭”,缺少知识的迁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提升;二是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以记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很多复习课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活动、整理、归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教学设计“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怎样的复习课才是有效的呢?下面以中考复习阶段教师都会开设的实验操作复习课为例来谈谈我的设计与思考。复习阶段,学生大都比较疲惫,单纯知识的重现无法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效率低下,而且复习阶段应该更注重知识的应用价值。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将实验操作的复习放在一个具体的探究情境中,实验操作只是手段,目的是借助实验解决问题。通过课堂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本节课设计的探究情境是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预设问题链,学生通过思考、阅读、交流、讨论,逐步明确实验原理,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再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实验观,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具体设计如下:
环节1:引入。展示加碘食盐及全国居民尿碘抽样调查结果,提问学生:“你觉得沿海省份的居民尿碘超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猜测可能是海边城市的居民经常食用海产品,部分海产品含碘量较高导致的,由此引出探究实验——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
环节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碘元素。
(1)探究实验原理。学生先回忆如何检验碘的存在,接着教师往海带的浸泡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发现溶液没有变蓝。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纷纷猜测原因,有学生提出观点:海带中还是含碘的,只是碘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通过海带的成分表,学生得知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是以碘乙酸、碘代氨基酸、碘化钠等形式存在,证实了刚才的猜想,同时学生心中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如何检验化合态的碘元素呢?有学生大胆提出转化的思想:可以将化合态的碘元素转化为碘单质。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发现,利用灼烧可以将含碘有机物转化为碘离子,碘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碘单质。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了从海带中分离、检验碘的总体思路:含碘有机物→碘离子→碘单质。
(2)设计实验方案。步骤一:先灼烧海带,将其中的含碘有机物转化为碘离子。步骤二:加水溶解海带灰,将得到的悬浊液过滤。步骤三:往滤液中滴加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步骤四:往混合物中倾倒少量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
环节3:观看课前录制的灼烧样品的视频,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借此复习了蒸发皿及酒精灯的使用。由于灼烧所需的时间长,而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若采用学生实验会产生较大污染。故课前录制了灼烧海带的视频,并故意设置了一些蒸发及酒精灯使用上常见的操作错误,让学生来“找茬”。
环节4:学生分组实验,继续完成实验探究。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有固体取用、液体取用、溶解、加热、过滤。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并抓拍学生操作上的典型错误。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学生观察到往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教师展示抓拍的操作错误,学生分析纠正。
环节5:根据化学方程式定量计算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
某同学所做的定量实验:取100g海带,充分灼烧,加热水溶解,过滤得滤液,用适量水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并入滤液。往滤液中逐滴滴加酸性高锰酸钾至溶液刚显浅红色(10I-+2Mn04-+16H+=5I2+2Mn2++8H2O)。往混合液中加入两滴淀粉溶液,逐滴滴加1.58%的Na2S2O3溶液,滴至终点时,一共消耗了2gNa2S203溶液(I2+2 Na2S203=2NaI+Na2S406)。求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
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计算得知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
环节6: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1)通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复习了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溶解、加热、蒸发、过滤、药品的取用等等。
(2)透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这个实验,师生一起归纳出从物质中提取、检验某元素是否存在的一般思路:确定原始形态→确定目标形态→寻找转化方案→整合实验步骤→动手实验。
(3)本堂课也拉近了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学生能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科学探究并不遥远,完全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疑惑。
这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以实验为基础,启发科学探究;以思维为关键,推进问题研究”,体现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的自然科学,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1]。本节课的设计有如下特点: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的不多,主要是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思考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学生的思维处在有效的活动中。2、以一个探究情境将初中阶段重要的实验操作整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提升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了知识的迁移。3、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实验”不再是纸上谈兵,做到了复习内容和复习方式的匹配。
二、关于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复习课的目标是回顾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知识框架,促进知识体系化,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分析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复习课就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式串联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课型,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2]。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新”不仅包括学生基础内容的熟识、基本技能的熟练,还包括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小组合作,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实际生活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品质和习惯[3],。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要有针对性。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时间上也不允许面面俱到。復习课的目标应该是查漏补缺,弥补学生突出的短板,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升。所以在上复习课前,教师应对自己班级的学情了然于胸,可借助新课结束考等一些综合性的考试结合平时学生作业中的表现作出判断。如果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薄弱,那复习的起点就要低一些,重点应该是夯实基础;如果班级学生基础较好,那可以将较多精力放在能力的拓展上。总之,就是先要找准学生的增长点,“对症下药”。
2.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平时要留心收集素材,如生活素材、化学史、新闻热点、趣味性实验等,从化学的眼光思考这些素材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合适时就能为我所用。比如酸碱盐是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情境,如洁厕液成分的探究、维C泡腾片的制作、胃药的探究等,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重新发现、深入认识生活中的物质,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相关内容,又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悟到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纸笔测验可能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适宜的活动。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被动的学习方式,如听讲、阅读、试听、演示,2周后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都在30%以下。而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学习效果在50%以上[4]。因此教师在复习课时切忌包办,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比如每一专题知识框架的梳理,教师可以在复习初始阶段就将安排告知学生,小组学生认领任务,由学生当一回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竞赛回答问题;勾画物质转化关系图,追寻物质转化的旅程;针对某一部分复习内容,由学生出题互相检测等。复习阶段也可以引入实验,做实验要比在黑板上讲实验直观得多。学生通过多样的活动,巩固拓展知识,培养发展能力,激发体验情感,提升学科素养。
4.针对不同知识类型及知识迁移过程,寻求复习方式与复习内容之间的合理匹配。对于陈述性知识,复习课教学不仅要注重单一知识点的落实,还应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教师在复习时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画思维导图,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整理,鉴别事物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加深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促进陈述性知识的保持、提取和应用[5]。程序性知识的复习涉及到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还包含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这更需要教师创设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程序性知识的熟练使用。
参考文献
[1]邱建荣.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化学核心素养[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09):57-60
[2][5]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2(02):37-40
[3]朱建云.初中化学复习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5
[4]冯越.“课前习题分享”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2):1-2
(上接第72页)学科融合的初中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建立多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而构建相关知识点的结构体系,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生长、衍生,从而使知识相互渗透,并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校本课程承载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全面培养的教育功能。
2.以实验探究为载体的教学设计能适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别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以实验探究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探究性实验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授课过程中,对师生互动要求较高,通过实验的真实反馈及实验中的各类生成问题,或是学生不同的实验设计,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索并得出最后的结论,也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以实验探究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其实验内容应该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或情境现象提出问题,并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学习知识、利用知识。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实验探究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于自然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通过对国内外科学课程的研究,通过对现阶段自然学科课程内容的整理,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设计或改进实验,以生活情境的方式或是问题串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将所学自然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交汇、融合,从而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才是基于自然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婷婷 跨学科概念融入初中科学教育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3):27-32
[2]张玉平 跨学科知识整合视角下的初中生物与化学教学[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