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东北秧歌的课堂教学

2019-12-20熊飞

艺术评鉴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

熊飞

摘要:作为专业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其在具体学习时可分为许多课程,而其中东北秧歌舞蹈课程是其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属于学生在学习时所接触的第一门民间舞蹈艺术课,该门课程在对学生的身体律动、步法、双手的律动均能起到初步的开发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培养和教学价值培养均具有显著地位。本文则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东北秧歌的课堂教学进行探究,并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及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东北秧歌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111-02

秧歌主要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所流行。就秧歌的形式而言,可分为东北秧歌、河南秧歌、海阳秧歌、陕北秧歌等,而就东北部地区而言,东北秧歌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从我国成立的初期,经过几代艺术者的不断提炼以及加工整理,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东北秧歌教学素材。而对于所有职业舞蹈学习者而言,东北秧歌除了是其必修课之外,同时也是院校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民间艺术舞蹈,具有着显著的审美和教学价值[1]。本文则是对东北秧歌的课堂教学开展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一、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该如何正确掌握

(一)对于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而言,“体态”是其中所强调的重点,且属于其中最具民族风采的体现内容,无论是就坐姿、站姿或是舞姿而言,均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本土民族区域文化的独特风格以及特色之处。而就东北秧歌这一舞蹈形式而言,其主要所呈现的风格特点即为稳中带浪、浪中带艮,而艮中又显俏。从其体态律动上则可看出,其所呈现的风格韵味主要以出急落稳以及慢移重心为主。而在对其进行具体教学时,在其诸多的教学内容中,体态的掌握难度相对而言比较大,要求展示者的下颚要微向里缩、将小腹收紧并将身体的重心向前倾,展示时主要是在前脚掌上施力,同我们平常生活中所呈现的站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2]。作为专业舞蹈学生首门接触的舞蹈形式,在对学生进行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教学时,学生对于其重心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掌握,因此其成为了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的一项重点和难点问题。就传统舞蹈教学的方式而言,其主要的教学方式即为不断进行耗体态来掌握其中的要点,但就实际而言,其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行秧歌的体态教学时,应当合理组合以往的重心转换体态训练,将提旁肋以及压脚跟的动律同方向训练相结合,通过各方位方向的不断变换,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进行东北秧歌体态动律的学习时,能够更快对其风格以及特征进行掌握以及理解。

(二)在进行我国传统民间民族艺术舞蹈的训练过程时,通常运用的训练方法为八字圆训练法。且对于大部分民族民间舞蹈而言,其通常在教学时均会从上身画圆律动这方面来作为教学的突破要点,而就初学者而言,画圆律动属于其难点的学习项目,其在发力点方面要求以腰部来对旁肋进行带动,以此来保障动作的运动轨迹能够形成八字圆[3]。在进行该动作律动的实际教学时,可先向学生进行其形象的描述,后让学生在自己脑海中对其进行相关想象,之后教师在纸上或是黑板上对其进行描绘,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其有具象化的感受,最后再让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来进行实践体验,让一名学生双手叉腰,另一名学生则将双手搭于其胳膊肘并实行类似双手划桨的动作形式,以此来让进行叉腰的学生对画圆动律进行掌握。通过上述的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东北秧歌的体态风格进行掌握。

二、如何正确进行东北秧歌中“手绢”的运用

(一)将挽花作为学习的基础

在东北秧歌手绢的教学中,“挽花”是其初级阶段学习时所需的一种技巧,挽花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里挽花、一种为外挽花。而在多达数十种绕法中,挽花的运用属于其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因此,在学生首次对道具进行接触时,其教学内容中的一项难点内容即为如何开范儿,且其可直接对后期的延续性训练直接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慢”,以此才能保障后期延续性训练的良好训练效果。而之所以要求学生保持开范儿保持一定程度的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即为学生在对道具进行初次接触时,其在道具结构、道具外形及其手感方面,均缺乏一定的熟悉感;第二点即为对于学生而言,其小臂到手指这一活动关节尚处于待开发状态,只有让学生在进行训练时保持足够的缓慢,才能让学生对自身小臂到手指这一系列活动关节有充分的掌握程度[4]。就里挽花而言,其主要存在的难点可分为两方面,其中一点是确保手绢花的运动路线能够充分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性的立圆,另一点则是在完成立圆后手绢花能够对手背进行紧贴。因此,在对其进行教学时,可先将手腕、手绢分为来两项训练内容,让学生先将双手握实并拿好手绢,确保大小臂以及手腕能形成具备完整性的左右旋转状态,而此时手绢则在其影响下已形成大立圆。之后再空手实行手指以及手腕配合的分解,这一过程主要是对提、绕、压三个过程进行重点强调,通过分解细微部位的训练来让学生对手指、手腕、手绢三者如何保持協调性以及统一性有充足的认识,从而让其能够更为快速地进行掌握。

(二)绕法的教学

在东北秧歌手绢的教学中,手绢的绕法属于其中最为多样化的一项内容,在手绢绕法的千变万化中,能够使手绢如同蝴蝶一般在舞蹈者的手中翩翩起舞。而就其绕法而言,其种类可包含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外立花、里面片以及立片舀花,这三种属于片花类;小出手以及大出手花则为出手花类;而底转花、立转花、抱转花以及顶转花则属于转花类等等诸多的绕手绢方式[5]。在东北秧歌进行表演时,其主要的情感宣泄的表现可均通过手绢来实现。无论是对情绪进行渲染还是对情感进行体现,均需要通过红艳艳的手绢来对其进行表达。因此,无论是绕法与动作还是绕法同绕法的连接而言,其均属于正确使用手绢时的难点问题。例如,在里片花接立转花后又接肩花,此为手绢在运用时技巧转变技巧的一种连接性变化,其除了能够充分对手绢的技巧性进行展示之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手绢的生命力进行了突出。因此,在对手绢的绕法进行教学时,除了要保持基础的单一练习训练外,同时也要对手绢各技巧间该如何正确进行连接来作为教学时的一项关键内容以及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来对其不断重视和加强训练。

(三)炫技教学

对于手绢而言,其主要的高难度炫技主要包括如小出手、立转花以及大出手等一类的内容,且就舞台展示力而言,该类技巧在舞台进行表演时更能够将东北秧歌这一民间民族舞蹈所具备的地方特色来进行充分的展现。其中以大出手这一技巧而言,大出手要求舞蹈演员具有稳定且强大的基本功保障,且要求其在手绢的技巧运用方面要有着充分的认知,能够将其同自身心意相通,从而才能保障在将手绢向远方抛出之后,其又能够盘旋回到自己的手中,使得其舞台表演时能够充分对现场的气氛进行活跃。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对于炫技中所运用到的技巧应当不断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铺垫并打牢相关的基础,以此才能促使学生在后期进行这类高难度技术的要点的学习时能够快速掌握,即将前期教学内容做好铺垫来对其后期的技巧运用打牢基础[6]。

(四)稳相和鼓相的形式掌握

稳相和鼓相均属于东北秧歌的基本形式中的主要动作元素。稳相要求的是展示者将其“稳”和“俏”进行充分表现,充分展示秧歌的稳重以及俏浪,给人展示其独特的美感,而其中最常见的动作如双扣手、胸前立掌等内容,而在进行教学时,诸如片花组合、律动组合等均能显著将秧歌的稳相面充分展示,因此可将其作为一项主要掌握要点。鼓相在秧歌中所起到的作用则是充分对人物的思想进行表达,对于性格不同的人物同时也要采用不同鼓。通常鼓相的动作组成可分为连鼓、叫鼓以及翻身和鼓相,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可从这些动作来进行详细讲解,以此让学生对秧歌的整体形式有着充足的掌握。

三、结语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东北秧歌教学中,由于其特殊的舞蹈风格形式会使得学生在对其进行掌握时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难度,因此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应当对其体态动律、手绢的运用等来进行培养,采用八字圆动律来对其上身动律进行训练、脚部的变换综合训练以及手绢绕法的变换训练,以此才能在前期学习中帮助学生打牢基础,让其在后期民间舞蹈学习中能够更为快速地掌握各种要点。

参考文献:

[1]王兆祥.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东北秧歌的课堂教学[J].艺术科技,2018,(04).

[2]金春昌.论气息在东北秧歌表演中的运用[J].山西档案,2018,(04).

[3]李華.浅谈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舞感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6).

[4]陈琳.浅谈手绢花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东北秧歌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7,(25).

[5]欧阳艳.东北秧歌教学中的呼吸特点及训练方法[J].北方音乐,2017,(02).

[6]马倩倩.手绢花在舞蹈《东北那旮瘩》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0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