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论中国的古典歌剧》学术价值初探
2019-12-20程莹
程莹
摘要:王光祈先生的《论中国的古典歌剧》不仅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二篇博士论文,更是首篇运用西方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文章。本文通过分析王光祈求学经历、论文写作背景,以及对文章内容评述,总结这篇博士论文特点,初步探讨它对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意义以及戏曲音乐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王光祈 《论中国的古典歌剧》 戏曲 学术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010-02
一、人物简介
王光祈(1892-1936)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音乐学家和音乐史家。虽然仅有短短44年的生命,他却用极具能量的光和热推动了我国音乐学学科的发展,被誉为“东方研究比较音乐学第一人”,“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
1892年,王光祈出生在四川温江县城西门外的鱼凫镇。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因病去世,家道中落,母亲罗氏独自将其抚养长大,孤儿寡母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么艰辛。罗氏出身富户,饱读诗书。在母亲影响下,王光祈在9岁前就读完《三字经》《百家姓》等书。1902年罗氏见王光祈读书进步很大,于是将他由三官庙私塾转到温江城内的社学巷私塾学习。当时的塾师黄玉珊学识渊博,王光祈在跟随其学习的5年里获益颇多。1914年,年仅22岁的王光祈出夔门入京城学习法律,并于1918年顺利毕业。1920年4月,他以《北京晨报》、上海《申报》、《时事新报》特约记者身份赴德留学。他先到法兰克福半工半读,通过三处报刊特约通信的收入,供养自己在波恩大学学习德文和政治经济学。1922年他转为攻读音乐学专业,开始学习小提琴演奏和音乐理论知识。1927年考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师从霍恩博斯特尔教授、萨克斯教授等。1934年,他以《论中国的古典歌剧》一文在波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王光祈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十分艰苦,全靠卖文为生。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因突发脑溢血骤然病逝于德国波恩医院。
王光祈先生的学术造诣得到了德国音乐界承认。1934年的6月6日完成这篇名为《论中国的古典歌剧》的博士论文答辩,其后经科学、艺术和国民教育部部长的批准,这篇论文在日内瓦的《东方和西方》杂志上发表。可以说他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歐洲为祖国赢得荣光的音乐学家,也是我国最早获得世界承认和肯定的音乐学家。
二、博士论文写作背景
通过王光祈先生在每篇著作中的自序可以得知在1927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音乐之前,就已经写作完成《东西乐制之研究》(1924)和《东方民族之音乐》(1926)。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中,他采用欧洲新兴的比较音乐学方法对“中国”“欧亚非三洲接壤诸国”“希腊”“欧洲中古时代”“欧洲近代”的乐调、乐律以及乐谱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以这样的方式连接起中西方音乐文化沟通的桥梁,向国内介绍身处异乡所习得的西方比较音乐学观点和方法。《东方民族之音乐》中,他又首次将世界乐系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和“波斯亚剌伯”乐系,这一分类方法至今仍然得到认可。由此可见,在写作完成这篇博士论文之前,王光祈先生就已经多次运用“比较音乐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学术研究。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他对中国音乐的构成形态、风格特点也有一定认识。
此外,彼时德国汉学的兴盛也是他得以顺利获得大量文献资料对中国音乐进行研究,最终完成这一博士论文的重要原因。19世纪以来德国学界兴起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热潮。例如,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从1868至1872年一直在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回国后于1877年完成了五卷带有附图的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其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一重要的学术概念。随后又一大批学者参与汉学研究,对相关资料的进行收集与实地考察的客观描述,这些资料也成为了后期德国汉学兴盛的丰富土壤。王光祈曾感叹到“汉学一科在德国各大学中尚未被人承认之时,柏林图书馆方面对于中国书籍即已着手有系统之收藏,从未间断。因此所缺书籍,为数并不甚多”[1]。
三、学术价值分析
他用德文写下的这篇博士论文,在20世纪30年代曾传入我国,但彼时我国政治局面极不稳定,内忧外患之下这份文稿不慎遗失。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偶然间从日本学者岸边成雄先生处得到了该文的德文复印件。研究所从事德语音乐文献翻译的金经言先生于1983年前后对这篇博士论文进行翻译工作,该文随后收入《王光祈音乐论文选》中。[2]戏剧艺术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寄托了人类的生存发展需求,可以说研究戏剧艺术也是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华民国元年,王国维先生曾以宋、元时期的中国戏曲为研究对象,写作《宋元戏曲史》,书中引用大量丰富史料,详细罗列剧目,涉及众多剧作家,这部著作被视为是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开山之作。王光祈先生则是选取了明、清时期的“南戏”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具有高度的人类文化价值思考,更体现了中国戏曲中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当时已有萧友梅先生的博士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王光祈则另辟蹊径,在前人研究宫廷乐队的基础上,选择多存在于民间的戏曲表演艺术为研究对象,选题可谓是典型又独到。
在德读博期间,他为中国的出版社撰写、翻译了近三十册书,其中十四册为音乐学著作,还用英文为《汉学》杂志、《大英百科全书》《意大利百科全书》撰写了音乐史的文章。多年的留学经历丰富了他的学术眼界。跟随霍恩博斯特尔与萨克斯教授的学习,也让他了解了比较音乐学这一研究方法,在博士论文中他融会贯通,将中国文献学和比较音乐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从文献中梳理中国古典戏曲产生、演变的来龙去脉,同时又将其置于社会历史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彰显了王光祈先生广阔的研究视野。虽然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篇博士论文才得以广泛流传,体现应有的学术价值,但今日我们再次细细品读之时,是否更该为他那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开阔灵活的学术视野而肃然起敬,并进一步思考我们的研究如何做得更加完善呢?
整个论文的前言、绪论、主体与附录之间逻辑严密。前言部分先对读者群体进行分析,考虑好写给谁看,再来构架整个论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解释,以多年来收集的中国史料为依据,运用所学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在绪论部分,先将中国戏曲以剧本和曲谱为依据划分为三个阶段,让读者了解其发展的大体情况。接着再罗列出相关欧洲和中国的研究文献,并用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典戏曲曲谱的可靠性进行考证。在采用现代眼光研究中国戏曲的初期,全面而又理智的提出自己目前研究和预测后人研究会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在“古典戏曲的发展及其特点”的论文主体部分中,作者从十二个章节论述了古典戏曲的渊源、发展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和特点的成因。在最后一个章节“几个例子”中,用四个具体的例子将前文之所述,生动鲜活的置于案例中剖析。在唱腔的分析中还运用欧洲作品分析的方法,将大篇的唱腔切分成句幅,对应前文所述之音乐和板式特点加以分析。附录中三十个古典戏曲剧情的介绍,帮助欧洲读者理解中国古典戏曲的题材、美学特点。整篇文章角度全面,逻辑严谨。
这篇博士论文对我国的戏曲音乐研究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诚然,以今日之学术眼光来看,这篇博士论文部分分析略微显得不够深入,但在几十年前我国音乐学学科尚且刚刚起步的阶段,能有这样的学术成果实在是令人喜悦。在那样一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作者只身飘零在异国他乡,心中却依然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体裁——戏曲念念不忘。通过对文献的大量收集和整理,加以细致认真分析得以完成这篇著作。其论文选题之典型、学术眼界之宽广、文章架构之严谨,如今看来依然是难能可贵的。
王光祈先生对于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视,以实际文本资料为基础进行时期划分,对曲词关系的初步探讨,对中国音乐中伦理观念代替了音乐美学的看法都对后世的音乐研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一书的自序中他曾言:“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國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然涌现于吾人之前”。先生终身践行的“音乐报国思想”[3]更值得吾辈深思!
参考文献:
[1]王光祈.王光祈旅德存稿[M].北京:中华书局,1936.
[2]乔建中.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2).
[3]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