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性音乐语境

2019-12-20杜恒元

艺术评鉴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民族性黄河

杜恒元

摘要:本文从音乐语境的角度,以钢琴协奏曲《黄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此曲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性特征,并结合演奏和教学的实践,论述了民族性音乐语境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钢琴协奏曲  《黄河》  民族性  音乐语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061-02

音乐语境指的是在具体的一首作品中,由构成音乐的各要素所形成的一种语言环境和音响意境,属于音乐美学研究范畴。从音乐语境的角度研究某首作品,可以深刻领会它的创作背景,并从音响层面的角度来探讨各音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这对于创作、表演和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提高作用。

一、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时代背景

钢琴协奏曲《黄河》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等钢琴家、作曲家依据冼星海作品《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并于1970年由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合作首演。从此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上看,主要是基于建国后我国钢琴艺术的大环境,这一大环境指的是钢琴改编曲体裁的发展。不难发现,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钢琴艺术家们逐步探索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诸如《牧童短笛》《花鼓》等一批优秀的作品,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民族和地域风格特色,以民歌、古曲改编为主的钢琴音乐逐渐的兴盛起来,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储望华《解放区的天》、黎英海《夕阳箫鼓》等,这些作品为构建中国钢琴音乐风格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黄河大合唱》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大型声乐作品,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民族气质和革命情节以及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作曲家冼星海在创作上把西方作曲手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这首作品在风格上体现出了中西结合、以中为体的特色,正是这首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实现了中西音乐的契合性,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性音乐语境

(一)音乐素材的民族性特点

从作品的整体音乐素材的运用上看,在旋律素材方面基本上引用原作旋律,这样的选择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原作的特色,在前奏《黄河船夫曲》中,作曲家通过对黄河船夫号子的引用,表现出了生活在黄河岸边的船夫们古朴的性格和勤劳的精神,尤其是在号子节奏的衬托下,既表现出了劳动人民艰难的生活,同时也表现出他们追求新生活的迫切愿望;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作曲家引用了陕北民歌《东方红》的旋律,以此来说明胜利就在前方,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光明已经到来。从以上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对这些民间音乐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民族风格,其更深层的语境实际上是在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概,其音乐素材中每一个节奏和音符的运用可以说都是充满着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音乐的发展,使这种民族的精神气质始终贯穿于乐曲的每一个乐章中,使这首乐曲充满了强劲的艺术感染力。

(二)起、承、转、合与内部变奏—再现的音乐结构

起、承、转、合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常见的结构术语,是构成民族性音乐语境的重要元素。起承转合既可以用于宏观的作品结构分析中,也可以用于乐段和乐句分析。变奏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常运用的结构形成手法,指的是基于一个主题,通过节奏、调式调性的转变来发展旋律,从而形成曲式结构上的变奏-再现特点。协奏曲《黄河》整体上分为四个乐章,即“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怨”“保卫黄河”,从音乐所要叙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看,这四个乐章之间实际上是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体现这一主线上的,第一乐章为“起”,主要说明了黄河两岸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第二乐章为“承”,歌颂了黄河对两岸人民的母亲情怀和养育之情;第三乐章为“转”,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入,以及对中华大地的践踏和蹂躏;第四乐章为“合”,表现出了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奋起抗敌的决心和保卫黄河、保卫祖国母亲的斗志。从每一个乐章的内部结构看,基本上都包含主题和变奏再现的特点,这一点与民族音乐结构特点非常相似,如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就由主题和五个变奏构成,这些变奏乐段或从节奏的角度、或从调性的角度来发展旋律,从而形成乐章的整体结构,这些都体现出民族音乐结构在此曲中的运用。

(三)中、西和弦连接形成的和声架构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家们就一直致力于和声民族化的实现和运用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为了能够使这一乐器更好的体现出民族风格,作曲家们大胆的运用了民族调式音阶与和弦,逐渐的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化和声的道路。和声的形成是建立在和弦连接基础上的,采用什么样的和弦来表现民族性音乐语境,是实现民族风格的核心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中国音乐注重线性的旋律表达,一切的音乐形象和情感均与线性旋律的完美呈现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解決这一问题,在钢琴音乐创作上采用了四、五、八度音程来构成和弦,进而在和弦的连接中能够体现出旋律的形象表意与情感表达;其次就是在突出民族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钢琴语言的特色,即把西方传统和声引入到创作中来,这种以中西方和弦所形成的和声,成为了中国钢琴民族性音乐语境的特色。在《黄河》这首作品中,可以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特征。如在《保卫黄河》这一乐章中,为了能够体现出雄壮有力的气势和催人奋进的力量,在右手声部中其高音区旋律的表现是以四度与三度音程的叠置来实现的,而左手的伴奏部分则较多的采用五度和八度音程进行烘托,这样的和声进行无论是在音响表现上还是在情感的抒发上都深化了民族性的音乐语境。

猜你喜欢

民族性黄河
现代审美观下侗族舞蹈民族性的传承和发展
这一日,黄河是我一个人的
黄河颂
探析民族性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多元化表达
黄河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