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不等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2019-12-20郭新河
郭新河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222100)
一、忽视了对不等式知识的深入学习
从知识体自身分析,数学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学科,一直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阻碍,如果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很容易与其他学生拉开距离.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甚至对这门学科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但是,多数学生在学习不等式内容时,会认为此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导致不能以一种认真且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这门学科.其次,立足于学生的角度上分析,学生认为不等式不作为难点内容,导致在学习期间很容易出现放松的情况,在听课时不具备较为严肃的态度.
二、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结合目前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并不能认识知识形成阶段所具备的价值.例如在做题时,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从重要不等式到基本不等式的原因,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对其有了初步的理解,这样,学生并不能深入地认识到基本不等式所具备的数学本质.除此之外,还有学生不能清晰地掌握不等式所存在的背景,继而不能以直观的形式构建几何联系,导致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公式阶段.另外,学生在课后尚未对不等式进行及时的反思,致使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内容被混淆,不能形成适合自身思维逻辑理解能力的基本不等式结构框架.对于知识形成过程的忽视,对学生学习其他数学内容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过程同结果所具备的相同价值.
三、检验条件步骤欠缺
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可以得知,学生出现问题的重要环节即在不等式知识的形成过程,致使学生在做题阶段不能对不等式的条件予以“形式化”,导致不等式对象出现分散的状况.通过这现行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并未对不等式的条件进行验证,学生若是缺乏此意识,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做题效果,并会严重影响到后续答案的输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重点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尚未注意到答题过程对整体效果造成的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借助完善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缺乏整合知识运用能力
在前期,学生需要将学习阶段的概况与反思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不等式内容的本质与意义,为此,需要将不等式的方法性以一种系统的形式予以概况,构建可行的不等式结构图式,以便在解决函数或者方程等问题时能够灵活地与之联系.对于部分不等式习题,有的学生会认为借助不等式相对简单,但是有的学生则会认为借助不等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尚未形成完善的思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只能说明学生尚未构建完善的不等式综合图式,导致对不等式内容的学习只是停留于表面知识的理解上.除此之外,学生如果认为可以在某题中运用不等式知识,但是发现自己尚未掌握较为灵活的不等式变式,继而不能在解题时应用最佳的公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需要归咎于学生缺乏整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忽视了对不等式形成过程的探究
在大部分学生的课堂中,他们甚至于不知道从重要不等式推导到基本不等式的意义,追究其原因即教师在这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即便产生了问题也没有与教师做到合理有效的沟通.而这个过程一但被忽视,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因为缺少条件而产生误解,这些在学生的解答情况中已经被清晰地暴露出来,这也能够反映出教师对不等式条件重要程度的态度还有欠缺.多数教师认为不等式的形式不足以用深层次的研究来对待,在教学中没有给予学生引导,而是以一种直接灌输的形式传送到学生的大脑,然后用大量练习来促使学生进行公式的运用.还有一部分教师本身专业性不够,对基本不等式没有做到合理有效的探究,这也能看出表面上看似形式简单的基本不等式,实际上也蕴含了大量的知识结构.为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对不等式形式过程的探究.
六、缺乏对不等式思想方法的强调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并不具备对不等式思想方法的深入理解,这主要归咎于教师在教学期间缺乏对不等式思想方法的强调,导致总结归纳的内容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事实上,若想让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好不等式,不仅需要灵活的解题方法,还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完善的数学思想方法下,学生可以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来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数学思想的形成,对学生日后的实际应用也是有极高的价值,为此,数学教师需要明确这一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若想从真正意义上寻找到高中不等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归因,首先,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忽视不等式这一现象高度重视,继而向学生展示不等式学习的完整证明过程,其次,教师要从客观的因素去分析学生测试的结果,以此来掌握学生不同阶段对不等式内容的理解情况,最后,立足于主观与客观的双重角度来了解教学中确实存在的不足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