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课堂训练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为例
2019-12-20金鑫
金 鑫
(江苏省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 226300)
高中是学生深入学习理科学科的重要时期,而数学作为该类学科的基础学科,其学习掌握的程度尤为重要.为此,教师需优化课堂训练模式,让学生高效地掌握更多数学内容.渐进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极为广泛,其各项教学环节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渐引导其认识、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良好地掌握抽象的数学定义、概念.本文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为例,在其课堂训练中应用渐进式教学,并从基础巩固、方法掌握、探究引导几项训练中实施,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基础巩固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其相关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相对复杂、抽象,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或是认为该类知识点过于简单,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的认识,未能掌握其内在逻辑性关系或与其他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易导致学生处于定向思维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课堂基础训练中需应用渐进式教学模式,不仅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点,还让学生在发散性思维中寻找到正确的定义、理论,使其深刻学习掌握抽象的数学定义、概念.基础知识的训练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思考、判断得出正确答案,具体例题如下:
例1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可能是( ).
A.相交 B.平行 C.异面 D.以上都可能
例2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符号语言为____.
学生对于抽象的定义、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将其情境化,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加深其记忆.例如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境:以台球或乒乓球比赛为例,在比赛前为确保台面与地面的平行,其相关技术人员使用水准器检测,当水准器里的水泡位置在中央时方可比赛,教师询问学生该检测应用的是什么数学知识?教师利用该生活化的情境例题,可渐进式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学习的状态,其地面和台面属于两个平面,而水准器则可视为一条直线,当水准器里的水泡处于正中央,则意味着水准器与地面保持平行的状态,进而让台面、地面相平行.在该例题学习中,教师重点讲解内容为平面平行的判定,还可适当延伸其他相关知识点.从学生日常熟悉的数学问题入手,以渐进式引导教学,可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方法掌握
在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后,便加强学生对方法掌握的相关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其数学知识点较多,但在实际数学问题中其很多规律未出现在教材上,若仅仅凭借教材基础的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教师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进行方法掌握训练,以促使学生“在做中学”,更好地理解相关数学规律.在该类训练学习中,主要以渐进式训练模式为主,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相关技能、技巧.
图1
例2 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P为平面ABCD外一点,M为PC的中点,在直线DM上取一点G,过G点与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
在该类型题目学习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并让其根据几何体的相关性质,以分析例题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寻找相关隐藏性条件,使其良好地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特点.该类训练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条件下,进一步探究直线与平面不同点、线及面之间的联系,更深入引导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特点等内容,还可锻炼其发散性思考,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探究引导
图2
在学生基础巩固、方法掌握训练后,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知识已有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进行探究引导性训练,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联系,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内容.
例3如图2,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在其四边取点E、F、G、H,让其形成一个平面,已知BD、AC均与平面EFGH平行,其AC=m,而BD=n,当四边形EFGH为菱形时,EB∶AE=____.
在该类例题的学习中,教师将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知识推导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由知识技能学习转变成智能化学习,渐进式学习几何体其他的知识点内容,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理论,并应用到相关的数学问题上,进而培养学生发散性、系统性学习的思维方式,还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渐进式课堂训练,以基础巩固、方法掌握及探究引导逐渐深入教学,可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还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教师的能力均得以提升,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