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

2019-12-20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曹乃娟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0期
关键词:正负数课前预习导图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曹乃娟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是一个用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教学目标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借此优化教学形式与流程,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灵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潜能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课前运用思维导图预习,促使学生明晰新课内容

预习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事先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为课堂正常学习做准备。不过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他们的预习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知识点不够熟悉,无法准确找到预习的切入点。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先提出一个关键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要点通过分支形式呈现出来,逐渐向外扩散,构建一个较为清楚的知识框架,促使他们明晰新课内容。

例如,在开展“圆”的教学时,这是小学数学中唯一一个曲线图形,教师需认真研究和分析教材内容,设计一个圆形的思维导图,中心为一个小圆,向外逐支扩散,包括:生活中的圆形实物;圆、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圆的基本特征;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圆的周长、面积公式及应用等,最终形成一个大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展开预习,并借助手中的工具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把这两个圆剪下来;阅读课本内容记住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尝试用圆规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半径是2 厘米、直径是6 厘米的圆;测量手中圆形物品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学生在预习中可以把不懂之处和存在疑惑的地方在思维导图中标注出来,让教师结合他们的预习情况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课中教学计划。

上述案例,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制定预习提纲,以任务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其明确、清晰地了解新课内容,通过事先预习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提升课中学习的目的性。

二、课中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通过课前预习,小学生大概了解了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关键还在于课中学习,教师同样可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计划的实施,丰富课堂形式,通过思维导图直观清楚的知识架构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并突破重点与难点。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中教学环节,应当借助思维导图将新课内容系统、全面地展示出来,将重难点细化,优化数学知识之间的结构,降低学习难度,辅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改善他们的记忆效果。

在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难点是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从生活中的温度开始,展示冬季北京某天的气温“-8~2℃”,询问:你们知道这表示的是什么含义吗?告知学生“-8℃”指的是气温比0℃低8℃,“2℃”则是比0℃高2℃,带领他们读出负8、正2,使其初步了解负数。接着,教师在思维导图中出示一组温度计中的温度图片,要求学生观看,读出相应的温度,知道0 是正负数的分界,然后在思维导图中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他们看到分别是8844 米和-155 米,使其尝试用刚才所学知识说出这两个海拔高度的意思,在交流中小结:正负数分别表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高度。

如此,教师在课中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引领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让他们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等。

三、课后采用思维导图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

小学生的约束力、自制力、自觉性均不强,课下很少主动复习,通常是浏览课堂所学和完成作业,他们很难透彻理解,甚至存在错误或模棱两可的现象,而且数学知识还容易遗忘,假如课后不及时整理复习将会很快忘掉,纯粹地将大量数学知识放在一起,又显得极为复杂和凌乱。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后环节,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复习,把所学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在思维导图中,帮助他们巩固掌握知识,使其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后采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复习,帮助他们系统地整理归纳所学内容,并搭配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使其认真总结和反思,牢固掌握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把握好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思维导图恰当运用至多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使其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锻炼,辅助他们系统化地掌握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正负数课前预习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学习正负数时导入材料的“正负作用”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巧妙运用数学概念 提高哲学教学实效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走进生活,感受正负数
第6章 一次函数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