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遇上人工智能的新设计形式
2019-12-20黄盈璐
黄盈璐
To some extent, the products under human activities reflect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material level at that time.Every time, a new technology inevitably changes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creating things comes along in history.Since Alpha go defeated the world go champ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 a new technology, began to appear frequently, quickly infiltrating into all aspects of people’s life, bringing challenges and impacts to all walks of life.This paper takes glass products under the DESIGN·MASTER team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of designers'design methods in the contex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类活动下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物质水平。历史上每当新的技术出现,都不可避免带来社会结构的改变,会淘汰一些东西也会产生一些东西。自Alpha Go打败世界围棋冠军以来,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技术就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快速地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各行各业带来挑战和冲击。本文以DESIGN·MASTER团队下的玻璃品为例,探索在人工智能语境下,设计师设计方式的改变与革新。
科技的进步带来生产力的解放,自从Alpha Go在2016年打败世界围棋冠军以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渗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到航空,医疗,金融,下到每个人智能手机里的语音识别,小助手……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艺术的领域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微软小冰,Autodraw,Quick draw等应用层出不穷。这些进步在带来巨大的成果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何正确地对待科技,自古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工智能绘制《Protrait of Edmond Belamy》
人工智能,英文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优点在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人工智能背靠大数据,以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理性数学的分析推导。作为一种技术,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解放人的生产力,作为一种媒介,人工智能是人类知识的延伸。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一门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一,人工智能与贝塞尔花瓶
人工智能介入艺术领域的最著名的事件是2018年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以43.25万美元(约300万元)的价格售出了一幅由人工智能绘制的肖像画《Protrait of Edmond Belamy》。该画作在左下角签有作者的签名,为一个数学方程式。这项新闻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这幅作品是由法国的艺术团体Obvious创造的,他们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和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让系统学习了14——20世纪期间的15000幅肖像画,不断训练,直至分辨不出来是人类还是机器的作品。《Protrait of Edmond Belamy》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同样在设计领域,也有人尝试将人工智能和设计进行融合。DESIGN·MASTER团队,是一个汇集了国外知名院校博士、硕士组成的AI设计团队,目前他们设计的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在竞争力和价格上都相当有优势。他们团队旨在使用人工智能设计更科学、更人性、更美好的产品。
该团队的作品之一便是贝塞尔花瓶。贝塞尔花瓶得名于数学领域中的贝塞尔曲线,贝塞尔曲线是应用于二维图形应用程序的数学曲线,简单地说就是绘图软件中钢笔工具采用的原理。该玻璃花瓶是全球第一款人工智能参与设计的玻璃花瓶,也是一款四维花瓶。“四维”指的是在三维空间内花瓶因光的反射折射所印出的倒影。该作品获得了很多荣誉,并被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收藏。
花瓶表面的波纹看似随便,却经过精密的计算。作者的灵感来源是水的波纹,希望将这种连续的动态表现在玻璃这个媒介上。因此利用贝塞尔曲线公式以及偏微分方程插值,训练AI寻找其中数学变化的规律,不断筛选曲线,最终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将人类难以直观感受的事物用数字表现出来。
该花瓶被称为人类难以制造出来的产品,理由是设计师在设计样式的时候,能参照的维度有限且少量,但是人工智能在设计计算的时候却可以从各个维度同时进行。
DESIGN·MASTER高斯智能WIFI台灯
DESIGN·MASTER高斯智能WIFI台灯
贝塞尔花瓶
二,人工智能与创新力
上世纪60年代也有艺术家做了类似的事情,他们先在脑中想象大致的图案,再通过编写程序,试图将这种视觉艺术借用程序之后呈现出来。这种类似的行为被称为:生成式艺术(generative art),是指部分或全部使用自动创作系统(autonomous system)创造的艺术。
人类活动产生的物质产品,大都反映出生产时代的技术水平和物质水平。人类的设计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石器作为人类最早的产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适应着某些生活需求。随着后世工业革命的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批量生产的需求,工业设计逐渐占据原本手工艺的比重。于是大量机器的生产与参与,产品批量生产。
艺术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类比设计过程也相同:设计体验,设计构思,设计传达。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设计师,通过这三个环节,以设计的产品为媒介展现出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世界的看法,人工智能在其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以上文提到的贝塞尔花瓶为例,该作品虽然是人工智能设计,但是最初的想法以及花瓶表面纹路的公式设定都是由设计师完成,设计师有个初始的想法,然后利用人工智能计算,筛选,最终确定。
人工智能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三种形式:1.对现有数据的排列组合;2.对概念空间的探索;3.通过转换某一维度产生新的空间结构形态。第一种指的是取结果的相似值并进行各种排列组合,比如微软小冰的写诗便可以算作这种类型。根据小冰负责人说法,为了习得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代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超过10000次。虽然小冰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语句结构,意象的单调等。自动生成文本的方式根据算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系统预装模板,而AI根据模板对重要信息(日期,时间,人物……)进行填补;2.搜集整理信息,提取关键信息,再按照理解的自然语言输出;3.对分析出的结果建模,套用算法对语句重新排列组合。
2016年Alpha Go的横空出世,掀开了人工智能热的序幕。但在Alpha Go之后,推出了Alpha Go zero,前者学习的是实际存在的大量棋谱,而后者学习的是下棋的规则。这两者的区别和上文提到的人工智能创新方式的第一、第二种类似,前者通过学习大量棋谱,进行分析,得出赢的结论,后者学习如何下棋,通过探索19×19这个有限空间的围棋盘中各种可能性得到“赢”的组合。
目前有还有很多团队在持续探索人工智能的潜力,但目前的研究,无论是图画识别,编曲还是游戏AI,都是在限定范围内行动,无法超越给定维度,并不会在被要求探索概念空间的可能性时,修改概念空间的某一维度。
三,结语
每一个新的技术的出现,社会结构都会经历一次变革,工业革命造成了大量工人下岗,但同时又创造出了之前没有的岗位。无论是设计还是艺术,在一项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受到冲击和影响是必然的,但是两者相互“试探”,最终会达到平衡,机器的长处在于其精准和计算力,人没法在这上面胜出,但这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会被超越。摄影术在刚出现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质疑这样的形式,但到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否认摄影术在设计和艺术上的重要性,才有了现在丰富的摄影艺术。设计师应该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力,这样更能将自己的时间花在创意构思上,精密的工作和计算交给远超人类的AI。未来随着算法的进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两者协作的方式被探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