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遗珍有藏人欧洲玄松阁陶瓷收藏访谈

2019-12-20程德隆

上海工艺美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窑口胎体器物

程德隆

As a collector, I have been acquainted with owner of Xuansongge for many years. We often 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e views.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painting. In China, he joined “New Wave Art” during 1985-1986.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he invents a new painting architecture in Europe. His artworks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and artistic circles, which are exhibited and collected by major museums and galleries across Europe. At first, I felt curious about his passion for ceramic collection.Later, I understand that this is related to his experience in studying art in China.

在欧洲,收购中国陶瓷者不仅限于华人,他们的目的,品味,眼光和财力各有不同。早年,中国陶瓷热尚未兴起,真精品多现於市,收藏陶瓷这件事儿尚可专注在器物的品相,而不致于只为鉴别真伪劳命伤财。眼下拙劣的膺品四处泛滥,各大有名拍卖行也常看走眼,收藏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海外遗珍变得愈加困难。作为藏友,我和玄松阁主人互相认识和切磋多年,他的主业是画画,在国内时他参与了’85’86新潮美术。三十年来,他在欧洲创出一套新图画系统,作品得到学术和艺术界的认可并在欧洲各大博物馆及画廊展出并被馆藏。起初,我对他心倾陶瓷收藏感到好奇,后来我才知道这与他在国内求学艺术的经历有关,以下是我与他有关这个话题的交谈。

程:在海外拼打出天地一片是你在画画方面,同时你在欧洲收藏界也小有名气,能否谈谈你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分配的?

玄松阁:画画是个长久事儿,要慢慢化将开来,请注意这里我使用的是“化”而不是“画”字。收藏虽然也需长远规划,即体系化,但它毕竟是依据一时的冲动,否则你不会出手,更何况有时还要出手快。所以画画和收藏是不同的做事方法,身心的过程体验也不一样。我常常在收藏的惊喜中享受成就感并得到能量。当然“玩物丧志”是一个警句,进去后要出得来,好在互联网时代可节省时间,一段时期中我把卖画所得的一部分用来陶瓷收藏。

图1 宜兴紫砂壶1980年代收藏

程:收藏除了以上配置还需审美训练和品味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及窑口的知识积累,你这方面的缘起和经历是如何得来的?

玄松阁:1978年恢复高考,我从插队落户的农村考取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日用品造型专业,当时有抵触,以为这不是纯艺术。其实好的日用品设计也是纯艺术,因为观赏会多于使用它,这是后话。毕业设计被分派到江苏宜兴陶瓷厂烧制日用陶瓷,因祸得福开始接触到这门艺术,十分投入,与当地的艺人和师傅们也很合得来。因为喜欢,之后还去烧过一次,而且烧制了一些不那么实用的器物,离开时,宜兴紫砂制壶艺人还送我多件紫砂壶作为留念(图1),其中有一把孟臣制壶,现在都是不可估价的收藏了。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灯具照明厂当设计师,多蒙工厂领导和师傅们的理解宽容,可以自由行事。以研制陶瓷灯具为名到山东淄博陶瓷厂烧制,当时工厂有两项科研攻关项目,一是烧制龙山文化蛋壳黑陶,二是复活宋朝黑油滴釉(图2),记得那时的部门主任是朱一圭,很关照我并且和我交换过作品,他现在是国宝级的大师了。1984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虽然学的是雕塑,但课余常和陶瓷系的同学交往,得以拜读叶喆民教授一系列的中国陶瓷史著作,为日后的陶瓷收藏做了知识预备。

程:具体来看,这些烧制实践和科班学历对你后来收藏陶瓷的帮助是如何的?

玄松阁:十分具体,比如我对钧窑胎体与釉的互相融洽认知是在宜兴建立的。因为钧釉的厚重使得胎体要以相应的厚度来承接,否则温度一到胎体就会崩塌,但胎体太厚又会使釉色温度达不到,覆盖胎体不充分而无层次,釉面恰到好处的垂悬是钧瓷的巧门所在,懂的人不多。更重要的是,不同的窑位,温度和气候干湿度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陶瓷艺术包涵着无法预测的成功和失败,开窑时的盼望只有烧制过的人才能体会,这点和画画是一样的。

程:这些都是你在国内与陶瓷的缘分和经历,那么到了欧洲之后它们又是如何被激活的呢?

玄松阁:刚到德国时,忙于立足,所以心无旁骛专注画画,后来到各处办展览,时而走过街上古董店就情不自禁地走进去,看到中国瓷器总有一种亲切感,我想所有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都会这样的感受,更何况有“前科”的我了,那时囊中羞涩,也只能望“器”兴叹了。欧洲有很大收藏中国艺术品的群体,有时候他们会邀请我去看他们的藏品,因此结识了收藏圈的人士进而得到信息,从此开始到一些拍卖行竞标。欧洲各地有众多小型拍卖行,货源各有渠道,标价和竞争对手也在可承受的范围,但你不可能把你所有心仪的器物都一一收入,其中的无奈和失落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程:是的,收藏活动是自我磨炼和成熟的过程,如你前面讲到的,进去后要出得来。我想你特殊的烧制陶瓷的经历和画画背景,使你有与其他收藏者不同的眼光和判断,这方面可以谈一些吗?

玄松阁:其实陶瓷和画是通的,如果我们把它们放在图画的大场景中来看的话,西高东低和北干南湿的地理概貌所规范的不同生活形态,会在器物的型态和釉面上展现东西南北各窑口的不同趋向,可与山水画北高南平作大致比照。北方游牧民族的高颈器皿且安置执柄与他们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关(图3,图4),辽代绿釉刻花壶就是便于携带皮囊水袋的复制(图5)。青花和龙泉大盘器制元朝以后才出现,是因为有大盘盛食物围坐进餐的习俗需求(图6)。这个话题很大,要另外再谈。

程:像你这样以大文化历史观做背垫的收藏者确实不多见,需要有一种类似文化人类学的训练,这样我们就能在器物中看到很多消息。

玄松阁:普遍化使用目的与器物型制合理完美的历史契合,是我对陶瓷收藏的主要关注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太看好官窑制品的原故。器物在极小范围的使用流通及把玩欣赏,往往因某一朝代的骤变而突然中断,所以你很难把握官窑的脉络,上下文是断开不通的,它们的确没有人类学意义上的格局。

程:除这般理智思考行事,直觉感知又如何起到决定的作用?

玄松阁:烧过陶瓷人都知道,陶瓷的完工是窑口的历史地域综合规制与个体品味在烧制过程中积累的“私下”经验混合物。所以陶瓷和画画一样随时空活动呼吸,你可以感受到一件陶瓷的气场,我有时可以想象那位烧制人在接受这个结果时的喜悦或沮丧情景,这种跨时空的共鸣是感觉和领悟(图7)。

程:我想国内的收藏爱好者和读者都很想了解,海外陶瓷收藏的物源来处,你可以大概地讲一讲吗?

玄松阁:欧洲中国陶瓷物源主要有三个来处,一是私人收藏。二是十四世纪以来大规模批量化的外销瓷进入,主要是浙江,福建和广东广西一带窑口的制器。三是大陆沿海,南海越南和东南亚近海历代沉船载器的非法打捞拍卖。名气较大者是英国人Mike Hatcher,他先后于1985年和1999年在中国南海打捞了Nankin Carge及Tek Sing两艘沉船,并在阿姆斯特丹佳士得和其它欧洲拍卖行进行拍卖,光Tek Sing一艘船就有36万件宋元明的陶瓷制器,当时财力不足无法竞拍,我是后来通过其它途径收藏了一些这条船的青花瓷器。(图8)

图2 山东淄博陶瓷厂 仿宋黑油滴釉碗1980年代收藏

图3 唐 鲁州窑凤首黑釉蓝钧窑变长颈瓶 1990年代收藏

图4 北宋 定窑青釉瓜棱提梁壶1990年代收藏

图5 辽 绿釉刻花皮囊壶2000年代收藏

图6 元 龙泉窑青釉剔刻花卉纹菱口折沿大盘 2010年代收藏

图7 明 龙泉窑梅子青釉剔花碗 2000年代收藏

图8 明 Tek Sing 沉船青花釉瓷碟 2010年代收藏

猜你喜欢

窑口胎体器物
管理有方:当代窑口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种缺气可继续行驶充气轮胎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元代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浅谈延长窑口浇注料寿命的措施
一种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结构
宋代“窑系”概念考辨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