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与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预后以及复发的影响分析
2019-12-20申太平
申太平
(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心卫生院,江苏 泰州 741000)
在中老年人群中,脑梗死是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并且其预后较差,复发率非常高。目前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中,最常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预后改善,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液粘稠度以及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脑梗死的死亡率[1]。本次研究就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与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预后以及复发的影响进行,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近期100例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其中A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1~72岁,平均(59.3±4.6)岁;B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0~71岁,平均(58.3±4.7)岁,两组资料比较后差异性小,符合研究要求(P>0.05)。本次研究的内容已经向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并签订了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服用辛伐他汀药物,一天服用一次,一次服用20毫克,A组患者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药物,B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中断服用药物。
1.3 评价指标
分析B组患者中断服用药物的原因,对比两组患者脑梗死1年后的Barther指数以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治疗后复发的情况。Barther指数的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就说明患者的独立生活活动能力越高,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总分为5分,评分越高,就说明患者的伤残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利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组间差异,当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B组患者中断服用药物的原因
在B组50例患者中,因为不良药物反应而中断服用药物的有15例,占比30.0%;因为依从性差而中断服用药物的有19例,占比38.0%;因为对药物认知不足而中断服用药物的有16例,占比32.0%。
2.2 两组患者脑梗死1年后的Barther指数以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
脑梗死1年后,A组的Barther指数明显低于B组,A组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脑梗死1年后的Barther指数以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脑梗死1年后的Barther指数以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比较(±s)
组别 n B a r t h e r指数 改良R a n k i n量表评分A组 5 0 8 7.3 3±3.5 0 1.3 9±0.7 7 B组 5 0 7 1.6 0±5.6 8 2.3 1±1.1 0 P<0.0 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复发情况的对比
A患者治疗后脑梗死复发率为6.0%(3/50),B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复发率为14.0%(7/50),A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因为脑梗死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非常大,通过合理按时按量的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促进预后的良好发展,以此有效降低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率。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脑组织的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向其提供充足的血液,以此保证脑部正常的微循环,将脑梗死的发展进程阻断。他汀类药物在药物中属于一种还原酶抑制药,在临床降脂药物中其使用频率较高,其能够降低人体体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含量,从大角度来说他汀类药物是一种具有全面调脂的药物;并且其还具有多种不同的非降脂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血栓的形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合理按时按量的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液粘稠度以及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脑梗死的死亡率[2]。
综上所述,患者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原因较多,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会提高脑梗死的复发率,所以这就要求脑梗死患者需要根据医嘱按时按量的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利于脑梗死预后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