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中医情志理论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2019-12-20

关键词:情志负性护士

岳 澜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我院急诊科结合中医情志护理的理念与方法,将其运用到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急诊科患者100例,患者知情同意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9~69岁、平均(45.5±10.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2岁、平均(45.8±1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情志理论指导下的心理护理。(1)情志相胜,中医理论中,情志可划分为喜、怒、忧、思、恐五种情绪,与五脏存在对应关系,但是来医院的急诊患者极少存在“喜”这一情绪,因此对其余四种情绪采取干预措施。采用情志相胜的方法,思胜恐,对存在恐惧情绪的患者,护士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介绍关于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促使其了解到病情与治疗情况,以便于自行思考与自身疾病相关的问题,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恐伤肾”;喜胜忧,护士采用多种方式诱导患者一笑,从而释放其内心压力;悲胜怒,“怒”以闷闷不乐、心里烦躁为主要表现,以外伤患者居多,护士夸大外伤对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避免“怒伤肝”;思伤脾,患者以神倦乏力、身心憔悴为主要表现,怒胜思,采用心理刺激的方法适当激发患者愤怒情绪,避免思伤脾[1]。

(2)辨证施护,立足于中医望闻问切的理念,护士结合患者的修养、文化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采取辨证施护的方法,从而确保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

(3)移情易性,护士采取多种措施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促使其注意力从对自身疾病的过度关心上转移到别的事情上,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以患者感兴趣的事物为话题,与患者唠家常、询问其家庭情况等,从而缓解疼痛感[2]。

(4)安慰劝导,护士通过语言、表情、态度与行为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拉近护患距离,取得患者信任,交流过程中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价标准参考[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对比(±s)

表1 两组负性情绪对比(±s)

组别 n SAS(分) SDS(分)观察组 50 36.18±12.65 33.51±11.54对照组 50 44.21±12.54 38.19±10.21 t-3.188 2.148 P-<0.05 <0.05

3 讨 论

急诊患者多病情危急,患者多存在严重的负性情绪,这对依从性与康复都造成负面影响,护士不仅要给予常规配合护理,还要给予心理干预以疏导其负面情绪。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七情”理论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营造平和、客观的心态,促进疾病恢复。情志护理干预过程中,护士结合语言、行为、态度、姿势、表情以及气质等多方面对患者情绪进行调节,能有效打消患者的顾虑,消除其烦恼。经过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得到了缓解,提示将这种护理方法运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接受中医情志理论指导下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其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情志负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最美护士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