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与动态增强预测骨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研究
2019-12-20杨振峰路少伟张彦伟韩永宾谢悦林张欢欢李亚丽
杨振峰,路少伟,张彦伟,韩永宾,谢悦林,张欢欢,李亚丽
(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河北 藁城 052160)
当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癌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动态对比增强属功能成像范畴,可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从而直接或间接反映组织内对比剂浓度变化和肿瘤内部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望协助临床评价、预测化疗药物疗效。此次研究目的在于对早期预测骨癌疗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患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lO月计划在我院行的骨癌患者共66例,均为女性,年龄(35~68)岁,岁数平均为(48.6±7.2)岁。纳入标准:(1)依据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医《现代肿瘤学》诊断标准第2版,患者经全身骨扫描(ECT)或X片或核磁共振(MRI)证实为转移性骨癌,(2)将患者疼痛分级按WHO疼痛分级标准分为III级和II级者。(3)周期化疗前、后均于我院进行检查;(4)疗程全部结束后于我院行外科手术,并对病理疗效进行评价。将周期后坏死彻底者、哺乳期患者、中途终止化疗或更换化疗方案者排除。
1.2 方法
(1)对照组
患者进行超声仪诊断检查,诊断患者的肿瘤最大与最小径线。
(2)研究组
在26例病人中,采用CET的11人为三个周期,而四个周期的为15人。对研究组的患者全部采用了新辅助化疗方法。在进行扫描过程中,将患者的身体以俯卧的方式用绑带顾定好,使患者的双乳自然下垂。对研究组患者的扫描有常规横断位FSET1WI,矢状位压脂T2WI,还有动态增强3DFSE序列扫描,一共有9个时相要采集,每个动态时相要采集52s。扫描蒙片要在动态增强之前,之后通过肘静脉团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钆喷酸葡胺,最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在对患者进行化疗后,应用MRI进行肿瘤大小和化疗之前进行对照,分为完全反应(CR)病灶治疗之后没有发现残留的病灶;无反应(NR)病灶治疗的前后大小减少≤30%[包括: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部分反应(PR)病灶治疗的前后大小减少≥30%。新的协助化疗临床评价总有效率=100%×(CR+PR)例数/总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资料用t检测(±s),把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RI不同扫描图像质量对比
3 总 结
当前,对于大部分医院的影像科室来说,诊断骨癌的效果好坏的最大难题就是新协助化疗之后残留病灶的大小测量,因为,癌变的体积和选取的诊断方法以及患者的各种特出条件,都会对测量肿瘤的准确度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在进行超声检查过程中,病灶的边缘会出现不同的衰减,这样对检查的结果影响很大,虽然此次课题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改进措施,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完全准确的目标。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检查的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可以使肿瘤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有更直接的表象。在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后,更真实反映肿瘤退缩情况的方法是肿瘤细胞大小的变化和密度的减少相结合。研究人员发现新辅助后残留病:灶的功能学上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早于体积改变,所以,在采用肿瘤新辅助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超声检查还会出现一定的限制,致使肿瘤新辅助化疗方法没有被正确体现。因此现在的医学影像界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准确评价肿瘤新辅助化疗的检查方法。综上,动态增强MRI在使用RECIST标准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准确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