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生不喜欢上文化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12-20杨耀健南阳幼儿师范学校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课幼师学校

文/杨耀健,南阳幼儿师范学校

多年来本人一直担任幼师专业的教学工作,发现学生的厌学情绪明显加重:上课睡觉、玩手机、课后作业不做、考试交白卷,逃课、经常性请假等等不一而足。在学校的问卷调查里发现,有39%的学生不喜欢文化课;67%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太难;45%的学生基础知识差,老师讲课听不懂;25%的学生上课玩手机;36%的学生认为所学文化课没用;66%的学生喜欢钢琴、舞蹈等专业课。这已经成为困扰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一,不喜欢上文化课的表现:

时间观念不强,上课迟到,磨磨蹭蹭。上课期间上厕所,请假现象非常普遍。上课期间睡觉、讲话或玩手机;更多的表现是心不在焉,若有所思,听见下课铃声精神抖擞。上课期间吃东西,传纸条,说脏话,看课外书的比比皆是,课堂作业抄袭或者干脆不做,考试测试等着别人做完抄袭或者交白卷。谈及学习、未来一脸无所谓。有的沉迷与游戏、网络、恋爱交友等,甚至拉帮结派,滋生事端。病症虽然因人而异,但对于学习的态度大体一致:不喜欢甚至厌恶上文化课,人在课堂内,心在课堂之外。

第二, 克服学生厌烦文化课学习的对策

针对当前幼师学生厌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克服幼师学生的厌学情绪:

1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如果主体不学,厌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很难发挥,再高水平的教师也没辙。作为幼师学校的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多关心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幼师学生的“厌学”,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他们没有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直接关系,对来幼师学校学什么,怎么学都不大清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正确地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标准,克服自卑心理,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仍需要大量有技能的专业人才,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打消消极思想,克服“厌学”情绪。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只有教师与学生产生了共鸣,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改进教教材,教法,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即“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由“不学”到“想学”,由“厌学”到“愿学”,成为积极好学,追求进步的好学生。

2 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现在一些幼师的教师观念还没完全转变,仍习惯在课堂讲原理,在黑板上画图,在教室做演示,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怎不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幼师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我们学校在实践性教学上改革已迈出一大步,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而且全面调整教学计划,大量压缩空洞无物的、学生难以接受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增大实践课比例,使学生在学校参加实践操作的时间逐渐增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原来在课堂上听不进去,无心学习的学生,通过形象实践练习,使学习变得喜闻乐见的带有精神鼓舞性质的学习,也可以让理论知识和他们的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放开手脚学理论、学技术,练手艺,很快便把理论知识变成了技术运用。从这个角度讲,让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走出教室,走到实践中,实行“做中学,学中做”,是解决幼师学生厌学的有效途径。各幼师学校都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增加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现在的幼师学生,十五,六岁,特别好动,让他们带着学到的专业知识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学习。在完成一定阶段理论课学习后,让学生多实验,多动手,多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由此恢复其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新的提高。

3 齐抓共管,净化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要从根本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首先,作为社会的主管部门,要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取缔不健康的文化媒体,整治校园周边网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其次,学校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心理因素,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情感,使其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进而产生创造,开拓进取的行为,以一种向上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注意培养,训练学生不屈不挠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会分析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力求师生之间"零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对克服学生厌学情绪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再次,还需要家庭的积极协作配合。"世界上最甜,最美,最伟大的爱是父母之爱",父母的爱胜过任何形式的说教。因此,家长对孩子出现的厌学情绪,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认识,不能急躁,不能放弃,更不能歧视。要敢于正视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正确引导,经常与孩子谈心交心,多给孩子一些亲情,关爱和体贴,这都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成为好学上进的好学生。

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要适应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就要更新教学理念,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求真务实,步步为营,扎实有效地提高幼师生文化课素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幼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课幼师学校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幼师之歌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学校推介
我骄傲,我是毕节幼师人
奇妙学校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