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税收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2019-12-20屈生华云南省昆明市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纳税税务税收

文/屈生华,云南省昆明市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企业税收风险概述

1.1 企业纳税风险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可能没有遵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利益受损或违法。一般来说,企业涉税行为大致分三类:税收政策遵从、纳税金额核算、纳税筹划。其中税收政策遵从就是纳什么税的问题,纳税金额核算就是纳多少税的问题,纳税筹划就是如何纳最少的税的问题。

企业税务风险总体分三类,其一,没有用透政策,没有理解政策,多交了税;其二,企业的税务人员不清楚税收的相关规定,该交的税没有交税,导致后期面临就是补交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甚至刑法处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很可能纳入失信企业名单;其三,企业有意偷税漏税,捏造数据,不交税或漏税,将直接面临刑法处罚,企业法人也将负有直接责任。

1.2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特点

1.2.1 理解差异性。有些类型的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有不同的理解,而税务机关也没有来得及对不同的税进行集中解释和培训,纳税人也没有主动去税务部门了解政策的执行,同时,有些纳税人即便去主动了解,去不同的税务部门,却得到不同的执行政策,税务部门内部也对政策的理解有不同的说法,导致税务在交税的认知过程中有差异。

1.2.2 税收强制性。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目标都是追求净利润的最大化,即成本和税收后的利润最大化为终结目标,而企业一般都追求税收的最小化为动机。而税收本身具有强制性,不能避税的税收就不能逃避,这影响企业管理者、财务工作者对相应政策法规理解程度的有限性,更使企业管理者难以完全规避税务风险,并使得税收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影响。

1.2.3 前瞻性。企业税收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与财务核算时,税务风险已然存在于企业实际缴纳各项税费之前的相关行为中。也就是说,企业主观上实施的涉税相关业务计算与核算的调整等行为,实际上就是与在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背道而驰。因此,了解企业风险的前瞻性特征,有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时间观,以此及时掌握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切实降低税务风险,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3 企业纳税风险的类型

企业纳税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同时又取决于企业周边的环境因素,主要还是决定于企业内部的主观因素。

1.3.1 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各种商业交易行为和交易模式因本身特点可能影响纳税准确性而导致未来交易收益损失的的不确定因素。

1.3.2 遵从风险。遵从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未能有效适用税收政策而导致未来利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也就是说,企业的某种经营活动,不知道应该纳入何种税收类型,导致长期没有交税,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税收风险。

1.3.3 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设计上所导致的涉税风险。不少企业没有专门负责报税的业务人员,都是由财务部门兼做,导致很多税收类型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增大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1.3.4 未善用税收优惠所导致的涉税风险。

1.3.5 收入、成本、费用的处理方式上所导致的涉税风险。这其中包括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的确认、特殊收入和成本项目的确认。

2 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受到经济利润的驱使,建筑施工企业往往缺乏纳税观念,纳税积极性不高,对税务风险的防范观念淡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或者设置不合理,有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对税务风险进行专门的管理,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但税收管理的职能主要是报税,没有针对税务风险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税收风险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身兼数职,不能把全部精力投放到税务风险管理上来。

2.2 企业未能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防范应该以预防为主,因此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然而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表现在,企业没有建立动态的税务风险识别、税务风险分析、税务风险评估体系,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在项目进行投标决策之前也不能及时的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对税务风险的控制侧重与事后控制,缺乏对无常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在风险发生后才去采取补救措施,不能有效降低风险带来了损失。

2.3 企业缺乏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是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监督的主要部门,有些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审计部门的权利不能正常行使,职能不能正常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视企业财务和管理等问题,对税务管理不够重视,更是缺乏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在面对税务机关的检查时,审计部门想的只是如何能够应付检查,使检查过关,而没有在检查中汲取经验教训,没有对税务管理提供有效建议,也没有对税务风险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2.4 企业应培养专业的税务人员。企业培养专业的税务人员是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更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3.1 建立企业风险控制环境

企业管理层在建立书面纳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时,必须明确:企业应遵守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照章纳税;企业应积极争取和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企业和分支机构必须要设置税务部门以及各级负责人。

3.2 评估纳税风险和设计控制措施

评估纳税风险就是企业对具体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

3.3 信息交流沟通和监控实施效果

朱自永说,信息交流沟通是整个纳税风险管理工作平稳顺利运行的润滑油。因为即使设计了清晰的目标和措施,但是因为相关部门和人员不理解,导致责任人不能有效地执行和相关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监控实施效果就是检查纳税风险管理的效果,并对纳税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总结。

3.4 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宣传,构建良好的税务文化,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使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有据可循。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应该先在企业管理者中开展,发挥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把税务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3.5 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进行税务管理

税务风险防范需要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机制,税务管理机制需要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才能落实执行,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专管税务管理工作。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业务多,管理起来较为复杂,因此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配置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企业的税务相关事务,并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一定的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岗位时应该使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并定期对税务管理人员进行换岗,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3.6 建立税务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风险的事前控制,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减少风险带来的危害。加强对税务风险的动态评估,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项目特点等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估,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及程度,在风险发生后能够用已经安排好的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

3.7 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对税务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监督,能够保证制度的落实执行,也有利于发现税务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因此,对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工作应该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应该结合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防范监督体系,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监督,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在税务部门进行税务检查之后,审计部门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税务风险防范中的问题和不足,为税务风险防范提供有效建议。

4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涉及到多种税种,税务风险也是随之存在的,如果企业不对税务风险重视起来,那么就达不到税务风险防范的目的,进而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有效防范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税务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

[1]汪韦.我国建筑业“营改增”背景下的税收管控研究[D].财政学.(税收学).西南财经大学.2016.

[2]李金杏.最新税收政策下企业税收风险防范与控制[J].科学与财富.2018年27期.

[3]龚小花.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视角下企业税收风险的防范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7期.

[4]彭紫云.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 7年4期.

猜你喜欢

纳税税务税收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税收(二)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税收(四)
税收(三)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