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原则、方针及措施研究

2019-12-20张博文中央财经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监管金融改革

文/张博文,中央财经大学

1 新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加剧

一是外部风险冲击。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加剧国际间经济摩擦。二是国别风险加大。国际地缘政治形势日益复杂,国别风险事件频发。三是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分化引起全球利率、汇率剧烈波动。四是国际监管标准趋严,对中资银行境外机构合规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1.2 分业监管体制难以满足混业经营的需要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剧,金融机构间的交叉授信日益加大,分业监管体制对交叉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较弱,逐渐暴露出监管的割裂、多头、真空和套利等问题。

1.3 宏观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监管之间存在着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空白

金融监管的侧重于维护个体机构的稳定,货币政策着眼于总体。然而个体稳定和总体稳定间不能简单的划等号,个体风险的传染、金融规则的顺周期性可能诱发局部风险向系统性风险甚至金融危机恶化。

1.4 银行业风险识别和防控愈发困难

随着中国内外部不确定性加大,整体经济放缓,风险暴露加快,新型的风险等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增加了银行业风险识别、计量和防控的难度。

2 国际银行业改革发展趋势和实践

2.1 国际金融监管趋严

《巴塞尔协议Ⅲ》加大了对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监管、杆杆率监管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建立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强调其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配合。

2.2 聚焦主业

经历上一轮经济危机的阵痛后,国际间多家银行纷纷调整业务结构,回归传统业务,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花旗银行放弃大而全的模式,按业务的战略地位对公司进行了拆分;德意志银行抛售了千亿欧元的资产,拆分了非核心业务板块。

2.3 收缩跨境布局

当前,主流商业银行均暂缓或摒弃了全球扩张战略,深耕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或增长空间较大的地区市场。例如:花旗银行出售了在德国的全部分支网络;大幅削减了中东欧地区业务。渣打银行减少了对美欧市场的投入。苏格兰皇家银行放慢了全球扩张的步伐,专注于本土业务。

2.4 金融科技应用更加广泛

国际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科技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例如:花旗银行与IBM合作,让信贷人员通过IBM Watson大型数据库获取银行客户全方位信息、评估财务健康状况及违约风险。

3 新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原则、方针和措施

3.1 改革原则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提出的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及目标,顺应新时代国内国际宏观环境,应对经济金融形势的挑战与机遇,结合银行业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压力,稳步推进中国金融业改革创新,强化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3.2 改革方针

(1)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战略。紧随宏观经济战略、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支持实体经济去产能、降杠杆,广泛开展投贷联动,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支持力度重点向新兴产业、“三农”和扶贫和小微企业倾斜。

(2)做好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方向为综合化、智能化、轻型化、国际化、和特色化。即适应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又匹配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形势。

(3)持续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创新管理工具和方式,构建核心经营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使资产负债、成本、定价和绩效的管理相协调,提高各类资源的配置效率。

(4)强化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各项风险的监控、识别、计量和化解,防止信用风险恶化传染,防范好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风险和操作风险。

4 政策建议

4.1 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架构,为推进金融混业经营改革提供根本保障

一方面构建综合混业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强化对综合业务及交叉金融的统一监管,一方面完善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减少因行政干预诱发的伪创新业务和助长资金脱实向虚的通道业务。

4.2 稳步推广投贷联动,改善风险容忍和分担机制

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有利于丰富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示范效应与社会效应巨大。风险容忍和分担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动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推广和产品开发。

4.3 创新资产证券化业务,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在强化全流程风险识别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政策松绑、鼓励创新,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的多元化,达到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

4.4 推进市场化“债转股”,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监管政策,明确金融企业“债转股”的债权转让和核销政策,以推动对“僵尸企业”“落后产能企业”依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进行好兼并重组、破产重组或破产清算。

4.5 明确银行资管法律主体地位

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逐步开放银行理财在银行间、交易所开户,允许理财资金直接投资未上市股权等标的。明确银行理财、资管子公司的法律主体地位及投资范围,加强风险隔离,进一步打破刚兑,去通道、去嵌套,保护投资人利益。

4.6 鼓励金融科技创新

一是建议监管部门提高金融科技风险容忍度,建立容错机制,实施底线监管和柔性监管。二建议监管部门主导打破不同机构间的数据壁垒,提升行业信息共享程度和大数据基础,支持金融科技在反欺诈、反洗钱、征信及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尝试。

4.7 促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精神,探索包括股权激励制度在内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提升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度的有效性,以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提升市场竞争力。

4.8 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业需加快建立海外业务人才库,做好国际化人才储备培养,提高海外金融服务能力,以配合 “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战略实施。

猜你喜欢

监管金融改革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改革之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