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看证券投资市场

2019-12-20徐容浙江宁波中信证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动向证券经济学

文/徐容,浙江宁波中信证券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复杂、深奥的学科,需要仔细研读。《管理经济学》教会我们更理性、更清晰地去分析我们所参与的这个证券投资市场。这门学科介绍的许多原理和方法,实用性很强,也不仅限于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还可以为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提供指导。当将这里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时候,原本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众多疑惑,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笔者作为一个多年证券投资者,受《管理经济学》启发:证券投资,其实也包含了管理经济学。本文将围绕管理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展开论述。投资之路是动态变化、漫长却又充满惊喜的,投资者需要不断与自己的恐慌情绪、人性的贪婪弱点做斗争,以一颗平常心去进行证券交易,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买入和卖出。

1 管理经济学与证券投资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复杂、深奥的学科,需要仔细研读。《管理经济学》教会我们更理性、更清晰地去分析我们所参与的这个证券投资市场。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大致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证券投资的过程,需要先做计划再进行交易,在交易中使用操作策略、把握成本和价位,控制风险。管理经济学中的“最优化方法”和“风险分析法”两大研究方法,对指导证券投资过程中的操作策略提供非常重要的方法。

2 管理职能与研究方法对证券投资的应用

最优化方法,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寻求满足这个限定条件的最大(小)值。用数学模型(函数)来表述的话,一般包含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这几个要素。通过求这个函数的可能最值点——极值点,并将可能最值点联系实际,得到的就是最优解。

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最关注的,是如何实现目标收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投入最小化、风险最小化。这个寻求最优解的过程,就是最优化方法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过程。那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最优解呢?

不管我们在何时何地进行何种交易,我们都必须提前根据操作策略制定操作计划。如何选择策略并制定计划呢?首先当然是学习。在进行证券投资前,我们需要事先学习一些证券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一些投资方法、技术,扎实打好基本功。之后就是学习,如何分析基本面,如何看财务报表,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什么信息,都是需要进行长期专业的学习,需要花心思去钻研的。当然,进入专门机构进行系统学习是最直接高效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这个门槛。在当下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多样便捷,我们不妨通过互联网学习相关知识,或者通过付费平台向高手请教,打好专业基础,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方式。在这些基础上,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对大盘的动向进行趋势分析。市场是瞬息多变的,大盘可能向上或者向下运行,加上市场行情影响因素复杂,投资者容易因情绪影响对大盘做出过度反应。大盘的动向,就是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多空双方力量角逐的结果。大盘是如此,个股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经常会说,把握好大盘动向,就能比较大概率地把握好个股动向。大部分个股的走势往往都是跟随大盘的动向的,大盘涨则普遍涨,大盘跌则普遍跌。

如何判断大盘动向,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知道、了解并正确解读国家政策。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受国家政策影响的,作为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关心国家政策,对国家政策保持敏感性,分析国家政策推行后会影响哪些市场、如何影响市场,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挑选出政策利好行业,对该行业的个股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选择。

要想在证券市场中长久生存,就要把握好市场动向。要把握好市场动向,就必须研究和分析每一个交易日市场的主要指标,指标背后蕴含着什么信息,要有自己的主见,最忌盲目地听信别人对股市的动向预测。未来是不可能100%准确预知的,每一天的走势,都是多空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投资者,我们务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判断,哪怕判断错了,也知道自己是错在什么地方,不断学习。然而,大多数证券投资者之所以被称为“韭菜”,很大程度上市因为缺乏基础知识、缺乏判断能力,迷信小道消息,听到别人说“我买了这只股票赚钱了”、“牛市来了”等等,便不管不顾,满怀信心大张旗鼓进入股市,深信自己也会在股市捞一笔,结果不言而喻,当了“接盘侠”。你风风火火进场的时候,正是别人了却利润出货之时。一个证券投资者,如果在这个市场交易中,永远听从别人的信息,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学习专业知识,就永远只能当“韭菜”被割。

管理职能中,最首要的职能就是“计划”,将“计划”职能应用于证券投资分析中要求:(1)计划好入场时机,如果市场按照自己判断的方向走,并达到自己事先预计的价位时,进行入场布局,这个时候必须严格按照事先计划好的仓位,切不可妄自加仓;(2)计划好布局策略,如果市场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走,可以结合相关指标,在适当时机加仓布局,市场的上涨不是扶摇直上的,这个期间会有回撤调整时期,这个时期可以适当加仓;(3)计划好盈利退出方案,投资者购买股票,都是希望盈利的,在股票卖出前,只有账面利润,只有将股票卖出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利润,因此,必须提前计划好卖出策略,了解利润出场,切不可因为贪心而违背自己的计划;(4)计划好止损方案,当股票的走势开始走坏时,应当及时止损,不能因“舍不得”地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5)计划好其他特殊情况的应对方案。

做好交易计划后,一定要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进行(根据影响市场因素做动态调整,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当机立断。当股票达到自己预期的卖出价位时,应严格按计划执行卖出,让利润落袋,才不至于让利润变成泡沫破灭。人性是贪婪的,人们总是偏向于“越多越好”的,容易幻想会继续涨更多,想要赚更多,处于极度兴奋中,这个时候,是最容易丧失理性的保持理性,当机立断,锁定利润才是王道。在股票亏损的时候,也是如此,要理性的分析是因为政策、经营能力,还是短期调整回撤,如果是前者,应该当机立断,愿赌服输,切不可被人性的弱点利用——妄想股票还会涨回来,拿着股票起码还是股东,卖了就是赔本——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套适合所有人所有交易方式所有股票的固定方法。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体系,在交易中修正,在修正中交易,不断优化交易系统。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证券投资市场更是如此,作为投资者,需要不断地调整策略和方式,完善交易系统,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市场。

我们再来说一下最优方法里面的另外两个影响因素:约束条件以及决策变量。在最优化问题中,含有约束条件的,我们称之为“约束最优化问题”,没有的则称之为“最优化问题”。在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中,政府是一个约束条件。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度者和监督者,同时又是最大的参与者。政府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调控股市,保证股市稳定、健康的发展。决策变量,在这里指的是,在约束条件的范围内,投资者可以自行调控并最终影响投资结果的一个变量。《管理经济学》给笔者最大的启发是,能够更合理地控制整个变量,增加收益。

3 证券操作时的风险控制

不同个体、不同家庭、不同人生阶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风险是与利润并存的。证券投资市场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这里所说的证券投资风险分为两个方面:1)投入证券市场的资金份额,2)买卖时存在的风险。在进行投资前,投资者要事先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充分考虑日常生活、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家庭建设等等,都是需要预留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切不可将所有现金投入股市。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进行股票买卖时,不要同时拥有多只股票,而且,仅购买投资者个体看好的那几个(通常不超过三个)板块的龙头股。在建仓入场、止损了解或者获利退出的时候,要一步一步完成,以降低平均成本,提高利润,平衡风险。这样分步做的好处是,如果交易后发现市场并不像自己预期那样,不至于一把投入,造成巨大亏损。

4 小结

《管理经济学》教会我们更理性、更清晰地去分析我们所参与的这个证券投资市场。以上所有的方法、策略、规则,看起来很简单,执行起来却是艰难而痛苦的。投资者需要不断与自己的恐慌情绪、人性的贪婪弱点做斗争,以一颗平常心去进行证券交易,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买入和卖出。证券投资之路,充满惊喜和挑战、充满汗水和泪水,只有严格按照计划方案,才能在“一盈二平七亏”的现实状况中,脱颖而出,成为那盈利的十分之一。

[1]陈怡帆.关于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思考[J].智富时代.

[2]彭原.异质性劳动的数理经济学研究[D].湘潭大学.

猜你喜欢

动向证券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解读两会代表提案,观汽车行业发展动向
动向
高考全国卷集合命题动向分析
高考全国卷解析几何解答题命题动向分析
简明经济学
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证券营业部上榜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