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与绩效考核研究

2019-12-20唐知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预算编制绩效考核

唐知

(桂林市第十九中学,广西 桂林 541001)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执行与绩效考核的特点

目前,还有少数事业单位部门对于全面预算的含义理解不够清楚和透彻,事业单位实际开展掺入产出预算与绩效管理的时候,有关部门会根据实施的真实情况对单位绩效指标开展评价[1]。事业单位会对进行资金绩效预算管理的纳税人缴纳的公共资金进行评价和估计,在符合评价要求之后在进行使用。财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对资金进行及时的监督,事业单位所开展的资金管理与考核特点分为目标性、分散性以及公正性等。

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将评价系统作为基础,将开发项目当作预算的基础指标,将资源分配进行融合。提高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能力,以此来提升社会经济效率。我国事业单位需要使用预算分配方法能够对各个部门的基数预算进行合理的预算,各个部门使用的预算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了基数竞争问题,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存在讨价还价的情况,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被表现出来。各个部门之间所产生的拉锯消耗掉了部门的大部分发展时间,也就使得标准达不到要求就不能实现对资金取向的应用与关注。事业单位还需要对预算进行明确,预算管理对于项目投资和经营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不只是全方位预算责任制度,还需要在开展预算的时候按照计划和规定进行,管理预算资金收入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进一步保证社会职能的实现,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比较落后,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或者兼职从事预算管理工作,这也就存在着预算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不能够胜任任务要求问题的出现。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执行与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工作的管理和绩效标准提出量化但是很难实际的实施,事业单位再开展预算编制准备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些问题存在,预算编制的程序比较简单,数据编制也比较随意。因为考核制度会造成一些影响,也就使得集体绩效意识与个人绩效意识有一定的降低,也就很容易出现时间绩效改革不足的情况发生。事业单位资金预算与评定工作开展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问题。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系统的基础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绩效目标[3]。绩效目标不光是财务工作,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也不只是部门预算,这与单位的财务部门有很大的关系。财务部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编制,没有时间找计划对目标进行有效的约束,这也就让原本就缺少监督控制的预算变得更加容易出现问题。

(二)预算执行能力较低

部分事业单位都是由财务对预算指标开展有效的控制,但是业务部门量化分解指标与控制指标的缺乏,也就会对业务部门的弹性造成影响,会出现不好开展管理的问题。在进行年终结算的时候,指标也会出现超值或者结余问题,部分财务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对支出和预算偏差进行缩小,会对决算报表进行调整。部分工程类型项目到了年底还在执行,这也就造成年终结算结与没有办法及时的转入事业基金,容易使虚增资金的问题出现。此外,财务人员并没有将预算的结果进行规范的对接,没有完成财务信息的共享,也就造成预算监督控制的质量大幅度下降。

(三)预算评估体系缺乏

部分事业单位预算评估不够完善,没有组建完善的预算评估部门,也就让预算评价处于形式,财务部门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开展自我总结和评价,管理层与相关部门对于结果的重视程度也不高。事业单位分析评价系统的缺失比较严重,财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对于决算评价的重视程度比较缺乏,这也就在无形中弱化了预算在财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和绩效考核的控制策略

(一)加强预算编制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够有虚报事项或者人数的情况出现,更不能够套取财政资金。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收入来源与资金数额进行计算,对于资金来源的真实和完整性提供有力的保证。对以往的收入数额进行考虑,将加下年的政策变化等相关可能出现的因素加入到考虑中,对测算的精确度进行提高[5]。此外,还需要对预算的科学有效性进行提升,基础支出预算编制需要严格按照综合预算等相关管理原则开展,项目支出与编制也需要按照综合预算等相关原则规范开展。

(二)实时监控预算

对现在拥有使用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改善,把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进行结合,构建出能够进行动态反馈的系统,蒋会计系统与预算系统的差额进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始预算的时候输入预算指标,设置好预警指标,这样的话在实际的预算过程中如果出现超出预算支出的情况,系统就会发出报警。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核算系统的辅助账核算能力,不只能够将整体收支情况表现出来,还能对各个部门的支出进度进行反馈。

(三)预算考核评价体系完善

要想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和绩效考核进行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对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加强预算编制和完善组织机构,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明确。事业单位需要建立起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同时还需要按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预算模式[4]。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务部门绩效考核意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考核体系,将考核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实际状况,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到最为合理的考核指标,考核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抓住考核工作的重点,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凸现出来,对考核的流程进行简化,提高考核的工作效率,定时定期地开展绩效考核工作[6]。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奖惩制度,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奖惩制度的制定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对工作人员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加强执行力,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改善事业单位存在的预算管理不重视的情况。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建设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使用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信息进行录入,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这样就能够实时地对申报、批准数量以及变更等进行实施的全面管理控制和监督。

(四)社会监督审计加强

首先,需要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专门对预算监督进行考评,并且定时定期地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报告,让预算情况处在监督控制的管理之下。此外,还需要对财政监督进行加强,预算编制需要根据相关机构所提供的基本数字,不能进行自行申报[7]。国库集中支付进行改革之后,财务部门需要提高直接支付的比例,尽可能减少授权支付,对现金提取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政府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进行加强,积极地使用会计委派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由此来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

(五)加强管理执行和绩效考核人员素质建设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事业单位可以开展专业的技能知识培训会,通过培训,让在岗的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预算管理的方法技能[8]。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对预算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加强预算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四、结束语

我们从上文中能够看出,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项比较长远的重要工程,他需要相关工作单位按照《预算法》和相关财务政策,使用内部控制 和外部控制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对预算管理意识进行强化。事业单位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优化资金有效配置以及统筹财政资源能力,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规范和完善。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预算编制绩效考核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