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2019-12-20成天骄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新格局开放型世界

成天骄

(深圳市南山区财政局,广东 深圳 51800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新格局逐渐构成,借此机遇中国也开始走上国际舞台,开放型经济得以发展。为了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应对世界格局与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我国就必须提前研判,更好地适应现如今的国际发展大环境。

一、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基本形态

在二战结束以后,国际主导地位通常都是由几个发达国家构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结束以后,大部分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朝着一些发展中国家转变,而自身则是着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与服务行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个要素的流动性也有所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实现了生产全球化,并充分利用国家、地区的特点与优势,实现要素配置所产生效益的最大化。发展中国家则是在发达国家的精细分配下,快速融入到世界分工体系中,进而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并快速崛起。这也是世界经济新格局所展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形态,对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与格局分布有着重要影响[1]。当前随着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世界经济制度演进也产生了诸多变化,但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发达国家也努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例如G8集团成为了维护自身整体利益的一个重要平台,但由于内部成员经济发展不均衡,G8集团中的部分国家,在世界中的整体地位已有所下降,自身有了扩大与其他国家加深合作的内在需求,这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形成了当下世界经济新格局。

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发展环境

(一)国际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党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并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但这一时期仍然处于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全面调整阶段,因此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首先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外部需求疲软长期存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增长水平,但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使得现行各种对外贸易发展措施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导致外部需求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其次在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制定振兴实体经济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的措施,导致我国面对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竞争的双重压力。最后虽然发展中国家已经崛起,但是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而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垄断行为,在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改变,这也就导致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极为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阻碍,阻碍开放型经济建设。近期中美贸易斗争,华为在“五眼联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凸显了外部环境的恶劣。

(二)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挑战

国际环境的复杂多样,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阻碍,但是除了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适龄劳动力不断减少。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提升,已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带来较大影响,削弱了我国在国际上价格低廉的这一优势。目前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剧,最终成为阻碍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构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相对较弱[2]。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发展国家经济、推动国家进步与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发达国家纷纷开始对技术进行创新,而国内技术则主要是依靠进口,创新力不足,经常面临被国外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如不迎头赶上就会出现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国内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用地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对房地产依赖较大和存在债务风险,短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拉低经济增速等因素增加了发展的压力。

三、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我国在国际上的位置不断提升,然而受到各种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因素的影响,开放型经济构成相对困难。因此,在今后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世界新格局所带来的优势,突破国际、国内环境限制,为构建开放型经济创造创造有利条件。

(一)放宽外商投资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虽然,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通过将外商投资由审批制转为“负面清单”来增强对外开放,但是实际上在外伤投资准入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限制,对外来企业入驻中国、对中国产业进行投资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就应该从宏观政策上做出调整,适当放宽外商投资标准,从而增强我国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提供助力[3]。同时我国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减税降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多手段不断优化我国营商环境,目前我国营商全球排名提升至31位,显著提升了全球竞争力。

(二)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加大自由贸易区建设力度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通过采取“一带一路”策略,与多个国家建立起了良好的贸易往来关系,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构建带来一定便利[4]。该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产能过剩的情况,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加深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构建了新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增强了我国抗风险的能力。通过与周围国家进行紧密合作,有助于加快本国的产业升级与转型,也可以带动周边国家发展,实现“双赢目标”。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加快对外贸易的重要举措,主要功能则是为中国服务业开放、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金融改革等等,同时也能够为对外贸易的升级与转型路径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天津、上海等多个自贸区,在服务业发展、法律健全、对外贸易、管理模式等等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自贸区的辐射效应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需加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力度,并予以大力支持,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下我国开放型经济构建提供宝贵的参考与经验。为了使我国自由贸易区能够更好地建设并实践,国家需要结合发展情况,与周围国家加强联系与贸易往来,通过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而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等诸多环境因素的限制,跻身于世界新经济格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三)确立企业与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

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贸易与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地位与身份也已经发生变化,从引资大国朝着投资大国的方向转变。然而,若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我国对外投资的单项规模与水平,都远远不足,且国有大型企业是我国投资的主要类型。与此同时,就目前的对外投资审核的流程来看,仍然具有一定的负载型,需要经过诸多的审批环节,而整个过程往往持续数月,才可以获得最终批准,大大限制了我国的对外投资。尽管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已经在2013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做出了很大改变,但相较于当下复杂多变地国际形式还略显不足。国家应该充分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一线城市,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等政府调节手段,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支持供应链建设,加大人才政策供给、持续引进高端紧缺人才,为企业提供高端金融支撑服务、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发达国家的世界经济垄断与主导地位已经被动摇,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则是为世界经济新格局的构成,带来的一定转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抓紧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在今后发展中应通过放宽外商投资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加大自由贸易区建设力度,确立企业与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等措施来加快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保证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新格局开放型世界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新机制 新格局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难点及其对策:以宁夏内陆开放型实验区为例
粒子在二维开放型四分之一圆形微腔中的逃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