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应对策略思考

2019-12-20张清午邵战林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张清午 邵战林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一)农业信息资源重复、零散

现如今我国涉农网站在数量上来看较为可观,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网站数量以及自身网站内容来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容乐观。涉农网站内过于单调也略显陈旧,并且各个网站内容互相模仿复制导致内容重复,网站内容更新缓慢。而且由于缺乏对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的农业信息也是零散无序,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自行进行筛选收集和整合,无论从使用者自身整合能力来说,还是利用效率来说,信息的服务价值都大打折扣。我国现有涉农网站4万多个,大型涉农数据库100多个,农业数据涉及到农业遥感数据、农业气象数据、植保与测土施肥数据、农业经济地理数据等,农业信息应用覆盖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政务与社会化管理等应用系统。然而,重复的信息加上零散的数据,不是量的叠加反而是质的落后,信息使用者面对这些零散无序的数据信息无从下手,农业信息建设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成为农业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之一。

(二)农业信息服务输出性能差

我国现有涉农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大都是以查询为主,通过在线输入要了解的问题检索查询已经存在的固定答案,可是这种信息服务模式不仅对网站现存的知识储备有着极大的考验,也忽略了信息需求者的实际情况,有很多时候农业生产人员由于受到文化水平和知识含量的限制,在信息查询时无法有效描述要搜索的内容,也无法命中系统关键词,导致查询结果南辕北辙。至于更加专业的农情监测、气象规律与市场信息分析等信息,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更是如同天书无法理解更不要说去利用这些信息辅助生产了。这也就造成了造农民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农业信息无从下手,农业信息利用率低下的局面。

(三)农业信息服务不健全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集约、专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管理量化决策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农业信息的网络采集录入远远没有达到现实存在的需求标准,导致农业生产只能依靠传统的经验和网络片面的参考信息来进行,脱离了科学指导的农业生产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下。例如,由于实时土壤水肥信息不能有效获取,导致的水肥失控,农作物生长受限;由于对长耳兔生活习性信息获取不全面,导致病疫蔓延,大面积暴发疫情。因此,健全完善我国农业信息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这个工作不容忽视也必须精准细致。

(四)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网络线路敷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采集收录处理传输以及其他信息服务所需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投资,相关的信息服务工作也都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服务。这样单一的成本模式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同时农业信息服务的无偿使用模式,也限制了市场竞争机制下才具备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这样无论从资本投入来看,还是技术支持与服务升级来看,都不利于农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发展瓶颈问题的应对策略

我国农业信息的应用群体主要是农民,而农民受到文化限制对计算机网络的操作应用,对专业的农业服务信息解读都有一定的压力。很多年龄比较大的农民并不会使用计算机,农业信息的载体都不能掌控,又怎么能从这个载体身上获取到有效的信息呢。当然有些年轻的农民对互联网应用有一定基础,但是对于一些深奥生僻的农业专业术语无法理解其含义,使得对农业信息服务的使用依然是流于表面。要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让农业信息化为农民所用,就要在保证农业信息质量的前提下,解决农业信息的输出问题。

(一)整合农业信息,建立农业信息数据云

零散重复的数据信息,不但难以利用还占用网络空间,失去了实际应用的价值。所以针对农业信息的低效性我国需要建立国家级农业信息化大数据处理中心,用以统计海量农业数据,研究农业信息,剔除重复的无效信息,梳理零散信息的相关性,整合具有相关性的资源,形成完整的资源体系。积极利用数据云共享农业信息资源,让农民随时随地通过任何一种网络传送设备工具都可以使用农业信息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一方面考虑节省存储空间便于调用,另一方面在方便查询的同时也要对数据信息的再加工,在调取农业信息时可以自动过滤掉无效信息,保证农业信息服务的便捷和精准。

(二)更新完善农业信息输入输出方式

简化农业信息检索查找方式,可以增加农民对农业信息系统的利用率,真正实现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全速发展。在简化农业信息检索查找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购物平台的“拍图购”搜索方式,即将动物或者作物的问题拍照后以图片的方式上传,通过系统与数据库存储信息对比识别,从而判断问题所在,并且显示出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这是对于一般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的最便捷和高效的信息传输获取方式。但是有很多问题无法通过图片的形式来搜索,譬如某种作物的叶子边缘枯黄卷边,只是通过照片无法判断它是肥力过剩了还是营养缺失了,对于一些无法以画面传输的信息检索,就可以通过人工服务来解答。涉农网站可以增设人工服务,让专业的在线服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分析,或者是根据访问者的描述来提供专业的关键词进行检索查找,或者是更加专业的人员进行直接的在线解答。一切科技的成果只有物尽其用才能让存在变得有价值,如果农业信息化的服务不能被农民有效利用,那么即便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达到了世界最高标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对农业发展来说,采取更简洁的输入输出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

(三)完善农业信息采集,建立农业生产网络试算平台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所以农业模式和农业技术选择上逐渐变得有规律可循。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统计整理信息采集,扩充农业数据云数据样本,结合农业生产经验和现代农业科技,建立农业生产试算平台,为农田种植、畜牧养殖等精细化生产提供参考数据,为农业生产的成本控制、技术选择、肥力控制等生产环节提供数据信息支持。比如某农民想要在某块土地种植马铃薯,可以先在信息服务平台输入地理位置定位,定位后平台根据系统存储的土地资源数据自动测算该地土壤肥力、水分含量、气象数据等,再结合种植面积试算所需种子数量、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成本预算、预计创收等数据信息,生成一个完善的直观的马铃薯种植参考攻略。这样以全面的数据库为依托,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试算,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具有实用价值,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其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也会越来越趋近于现实,为农民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营的多方参与机制。通过农业信息的有偿服务协议,激发市场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保护资源开发者权益,促进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促使农业信息服务手段、服务质量的不断升级。这样不但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在整体上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平均成本。同时伴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升级,农业信息服务可利用性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大大提高,虽然是有偿服务,但是高质量的农业信息服务的应用有利于农民增产丰收增加生产收入,从投入产出来看农民更乐于支付这样的农业信息服务使用费用。这样一来,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民信息服务应用形成了良性的有机循环,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势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节奏,与中国经济发展共行,与世界农业接轨。全民科技化,全球网络化的科技背景下农业信息化也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农业信息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农业落后的局面,为农业注入新型的先进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高效持续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全球竞争力。因此,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办法,是对我国农业发展最好的献礼。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