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019-12-20王敏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工作规划

王敏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蚌埠管理处,安徽 蚌埠 233000)

引言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国有企业数量增多,其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企业发展中,为了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做好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是必要的,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进而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为自身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风险问题

(一)利益观念,规划和道德风险严重

在国有企业中,预算管理是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该工作具有特殊性,主要是因为此项工作和企业资金有较大关联性,在进行企业预算规划中会不可避免地与资金打交道,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了利益诱惑,因此财务人员利益观念受预算管理工作影响较大。一旦相关工作人员职业观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为自身利益做出违背道德的事,例如出现增加预算或者降低预算现象,以便获取额外利益。长期下去会使相关人员利益观念严重恶化,甚至出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加大法律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专业人才比重不足

在国企预算管理中对人才质量要求高,但是如今财务分析人员专业人才稀缺,阻碍了预算管理效率与质量提升。同时由于对专业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培训工作未有效落实,不仅造成了大量人才流失,而且整体人员素质偏低,专加大了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风险,对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威胁。

(三)企业预算规划管理不科学

在国企发展中,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征,其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而且每一方面的特点都有所差异,要想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需要进行不同结构的调查分析。由于企业预算规划过程多,且存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经常会存在失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在企业预算规划管理中,相关制度存在缺陷或者监督不够严谨,都会降低预算规划科学性、专业性,给企业运营和发展埋下了隐患,不利于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四)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风险

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信息传递是关键环节,但是在此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例如传递环境,传递意识等均会引发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对预算管理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难以达到预算目标,造成了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风险。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流程是促使预算信息有效传递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当中,这一流程还不完善当信息传递和沟通方面出现了误差或者信息机制不不完善,通常会导致国有企业预算和实际情况不符一单集差异过大,将会对企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加大企业风险。

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主体,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对预算管理风险防范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以便提升预算管理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出现。

第一,增强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性。从现阶段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情况来看,虽然相关财务分析人员数量较多,但是其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远远不足,为此应该注重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其专业知识,提升其科学文化素养。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水平达标,还需要增加专业性培训机构,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使其能有所进步,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第二,为了有效降低国企预算管理存在的风险,还应该提高企业内部对此工作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对预算管理工作全方位的了解,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有清晰的头脑投入工作,提高预算管理质量。与此同时,为了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避免企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企业高层也需要对预算规划管理有全面的认识,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加强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全体工作人员尊重企业预算将企业预算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增强其整体预算规划管理意识,对管理中风险有效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属于财务风险,因此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财务风险,减少财务问题出现,还需要确保所有管理人员懂法知法守法,这就需要在实际预算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循经济预算的法律,确保预算规划管理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一方面,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进而将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中;另一方面,基于完善法律法规的预算管理工作,也能够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制定专业的企业规划相关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规划制度的完善对企业预算管理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作用。国企属于一个大经济主体,需要对企业预算规划制度制定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预算控制工作。但是在新时期,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仍然采用传统的预算规划制度,未做到与时俱进,也没有与现代接轨,因此其规划制度在实际实施中出现了很多弊端,难以满足现代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阻碍了预算管理效果的提升[2]。因此,要想降低预算管理中的风险,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需要,根据时代和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制度的完善,使企业预算控制工作有章可循,进而有效防范预算管理中的风险发生。

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所涉及的范围扩大,给其预算管理加大了难度。针对这一情况还需要对预算管理规划制度内容进行完善与细化。例如,在完善制度过程中,可以将预算编制分析、预算、控制等内容落实到每一个预算管理环节。另外,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等特点,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所以,在企业预算制度规划中,应当成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例如,针对预算编制工作可以成立相关部门重点负责预算编制,以便提升其科学性、合理性。再如,针对预算执行工作而言,可以在预算管理部门下设置专门且独立的预算执行部门,使其能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提升企业预算管理透明性,减少财务风险问题出现,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性。

(三)打通内外信息沟通渠道

完善信息传递流程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至关重要,能够为新时期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一般来说,该数据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二是企业外部。因此,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打通内外信息沟通渠道,完善企业内部沟通机制。例如,可以完善管理例会制度,并将其有效实施,促使相关管理者随时掌握下级部门的具体状况,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控作用,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程跟踪,一旦发现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应及时指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的概率,为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进而提升对风险防范的时效性。

另外,由于相关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还应该借助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例如在实际预算管理中可以将第三方商务咨询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中,在这一基础上可以获得大量的市场外部信息,同时能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其及时性,促使预算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减少风险问题出现,为企业内部运行营造安全环境,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企改革逐步深入,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有必要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并完善管理规划相关制度,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其专业性。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规划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