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研究

2019-12-19李常钰夏村周俊炯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常态化志愿服务高职院校

李常钰 夏村 周俊炯

摘 要:志愿服务工作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是提升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建议从注重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加强志愿服务专业化建设和志愿者培训工作、规范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以及完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加以改进,规范科学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益于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意义

志愿者服务工作是促进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建立是提升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学生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场所是校园,导致学生社会经验缺失,社会认知不足,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差。高职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生活,找出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应用的差距,在志愿服务中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通过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规范科学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国外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及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外的志愿服务一般规模较大,服务人群范围较广,服务人数较多,参加服务时间较长。以美国为例,美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体系作支撑[1]。平均每年有26%的美国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3%的志愿者全年服务时数超过100小时。同时国外志愿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深化,分工和内容也朝着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会根据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的专业不同,分配不同的服务内容,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也是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比较之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 目前大学生的观念超前,价值观更加现实利益化,同时大量电子设备充斥着高职校园,这些现状导致了高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积极;2.志愿服务形式单一,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鲜明,实用性强,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依据学生专业划分志愿服务内容导致学生未能有的放矢,发挥专业优势;3.指导教师作用不突出,通常指导老师只有辅导员,受专业限制,缺少专业性指导意见,降低志愿服务质量;4.志愿服务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考评监督机制,激励效果不显著;5.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不稳定不规范,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没有归属感。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的创新途径——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注重志愿服务品牌形成,提高学生积极性

注重志愿服务品牌的形成,做到“一会一品”,即一个志愿者分会一个品牌,目前,全校共计8个志愿者分会,要求每个志愿者分会根据学院特点发掘特色品牌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以旅游学院为例,2017年4月,旅游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杭州市富阳区淘精灵儿童康复中心签约挂牌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每月两次进行义务服务活动,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的正常生活,至今共服务600余人次。这些自发的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在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的同时,其不一样的社会体验也增强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二)加强志愿服务专业化建设和志愿者培训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利用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鲜明的特质,将志愿者按照专业分类,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服务不同社会组织和群体,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加强志愿者培训,包括志愿者礼仪培训、志愿者基本素养提升等,对于特定大型赛事活动要有针对性培训。以信息工程学院驻洪庄村科技服务站为例, 2013年6月开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均来自计算机专业学生,每批志愿者服务前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志愿服务内容主要包含科技知识宣传、电脑维修等与专业相关的项目,一个月一次,至今共服务1200余人次,富阳电视台等媒体对志愿服务活动做了相关报道。

(三)规范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做到服务长期有效不间断

志愿服务基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产物,它能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长期使用的较为稳定的场所,加强了学生志愿服务的归属感。学校自2009年搬至杭州市富阳区,校团委于2011年12月2日出台文件《杭科职院团关于各二级学院团委与高桥镇各行政村开展城乡统筹团建工作的通知》〔2011〕11号,要求二级学院与高桥镇各行政村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并开展长效性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委派學生团委副书记到城乡镇挂职,加强校地共建。至今,各学院及相关组织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共建立了16个志愿服务基地,并全年定期在志愿服务基地组织开展相关服务活动,至今共累计服务时数76000小时左右,总服务人次达到94000人次左右,真正做到志愿服务工作开展长期有效。

参考文献

[1] 纪秋发.美国人参与志愿服务现状及启示[J].北京青年研究,2016,25(4):56-64.

[2] 潘修华.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1(11):40-43.

猜你喜欢

常态化志愿服务高职院校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