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可行性探讨

2019-12-19王承军

科技风 2019年34期
关键词:经济分析生产工艺装配式建筑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从事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实际经验,针对电力工程企业转型升级提出向装配式建筑方向发展的路径,阐述了装配式工厂建设和管理、生产工艺、产品运输及经济效益分析,论述了电力工程企业向装配式建筑转型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装配式建筑;构件工厂;生产工艺;经济分析

1 概述

电力工程企业受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煤电调控政策影响,造成市场急剧萎缩,传统业务急剧下降,企业以煤电为主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闲置、服务于煤电施工的各种人员出现富余,企业面临消化闲置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巨大压力,给还未完成转型升级的电力企业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实现“业务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是摆在电力工程企业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为改变当前传统建筑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劳动力资源日趋匮乏、行业秩序混乱竞争等现状,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策推动下,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和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各地蓬勃发展,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研究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应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电力工程企业大多具备房屋建筑总承包施工资质,机械化施工能力强,向工厂化装配式建筑方向转型具备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2 产业背景

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为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提供了新的契机,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而人口红利的淡出更提供了内驱动力。

发达国家上世纪就开始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采用的现代化手段建设的建筑比例高达80%左右,日本、美国都达到70%以上,而我国工业化率不到20%,建筑产业现代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3 技术背景

3.1 技术规范健全

住建部依据我国现有标准体系,组织编制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建筑产业化所需的技术及标准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规范》等规范规程已正式实施。

3.2 建造技术进步

目前装配式结构的两个关键技术已经成熟。受力钢筋和主要构造采用套筒连接技术,结构体系采用現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相结合的技术,不再强调全装配。在构件体系中适当部位增加一些现浇混凝土,使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延性和抗震能力。

3.3 材料和施工机具进步

外墙板之间采用新型密封材料,防水构造作了大量改进,阻断了漏水。预制构件的支撑系统得到改进。大型吊车和大型运输拖车已经开始进入施工现场,国内外均有预制构件生产设备的成熟厂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预制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4 装配式构件工厂设计参数

工厂设计产能以构件体积或面积计算均可。一般年工作天数按300天计算,日生产班次2班,每班工作时间10小时。

4.1 车间设计

装配式构件工厂厂房多设计为3~5联跨结构,长度150~200米,跨度为24~30米。车间内起重机轨道标高大于9米。

4.2 模台数量

根据经验,蒸养窑内墙板养护时间约8小时,生产节拍15分钟,至少应安排32个养护工位。为了满足流水连续运转的生产要求,养护窑外生产线上至少需要布置20个模台。墙板生产一般需配备模台60个。

4.3 搅拌机型式和出料容积

为了满足两条以上生产线同时供料,搅拌机下料口一般需要2个以上。单块构件重量一般不大于6吨。大多数情况下,一次浇筑砼量为0.5~1.5m3。因此选用出料容积2.0m3的搅拌机比较合适。

4.4 劳动力配置

工人的劳动力配置大约为:

工人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整,与产量和生产工艺对应。根据项目设定的目标,生产高峰期可能会在300人左右。钢筋加工的人数根据钢筋复杂程度、机械化程度不同差别较大。

5 生产工艺

构件生产工艺的选择。工业化预制构件典型产品包括预制外墙板、内墙板和叠合楼板,这三种产品都可以采用流水式作业,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生产,异型构件由于产品几何形状的不规则及配套数量小,在固定台模上进行生产。工厂安装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外墙板生产线、内墙板和叠合板混合生产线。

(1)外墙板生产线。外墙板自动化生产线根据建筑设计对外装饰面的要求,生产线工艺设计分为两种生产工艺,即正打工艺(先浇筑内叶墙,后浇筑外叶墙)和反打工艺(先浇筑外叶墙,后浇筑内叶墙),需要两次混凝土浇筑振捣成型分别形成结构层及装饰层

(2)内墙板与叠合板混合生产线。内墙板生产线和叠合板生产只需要一次混凝土浇筑即可成型,工艺相对简单,因此两种产品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混合生产就能够满足工艺及产能的要求。

对于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的混凝土异型预制构件(楼梯、阳台、飘窗、梁、柱等),根据产品的数量和尺寸可以采用固定模位式生产工艺。此种工艺在厂区规划阶段预留车间位置即可,根据工程项目可灵活调整。

6 产品运输

6.1 厂内运输

采用运输车或机动车从车间内部暂存区运至成品堆场,运输时可考虑单个构件运输,也可考虑多个构件整体运输。单个构件运输时运输车吨位为10T,多个构件运输时运输车吨位不小于30T,可同时运输4~6块(考虑重量最大的预制外墙板,且为立式运输,叠合板和异型构件采用平放运输)。

6.2 厂外运输

场外运输是指构件由成品堆场运输至施工现场。可采用载重量为30T的挂车运输,可同时运输4~6块(考虑重量最大的预制外墙板,且为立式运输,叠合板和异型构件采用平放运输)。但一般建议PC工厂与运输公司签订运输成品构件的协议。因为现场施工工期较快的时候特别是几栋楼同时开工时需要的运输车辆会很多。

PC构件厂起重运输设备分布于构件生产厂房和室外堆场,主要涉及到单梁桥式起重机、双梁桥式起重机及龙门吊等,产品的场外运输由龙门吊将成品放入机动车,车上采用专用存放架,到场后采用吊车卸货的方式来完成。

7 项目经济分析

投资概算范围包括:土地投资、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等。主要内容包括上述工程全部建设投资、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

7.1 投资概算

项目所需总投资额。方案预计总投资约18000万元,其中:土地投资4000万元,土建投资6590万元,设备投资4650万元,流动资金2260万元,其他500万元。

8 结论

(1)电力工程企业在60多年的国际、国内竞争中,造就了优秀的电力建设能力,一些电工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能力。面对传统市场业务急剧萎缩的现状,电力工程企业在非电业务领域寻求新的突破,努力实现差异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国家鼓励和大力推广的产业,向装配式建筑方向转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2)目前装配式建筑工艺设备发展已较为先进,技术成熟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符合国家建筑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产业政策的要求,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

(3)现阶段正是预制装配式行业兴起初期,也正处于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时期,电力工程企业进入预制装配式行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在保持企业原有传统产业优势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为企业找到适合的转型方向,适时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多元化经营将有利于降低短期经营风险,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迪,郭宁,李伟,彭雄,杨思忠.预制建筑构件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对策分析[J].混凝土世界,2016.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王承军(1975-),男,江西万载人,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工作,现任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混凝土中心总工程师。

猜你喜欢

经济分析生产工艺装配式建筑
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基于法律的经济分析评判方法的几点思考
从人力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治理水平
不动产权利登记制的经济分析及应用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北豆根总碱胶囊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