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英文授课的工程训练教材编撰探析
2019-12-19韦相贵傅水根张科研李派霞韦建军
韦相贵 傅水根 张科研 李派霞 韦建军
【摘 要】本文分析编写工程训练英文教材的现实意义和工程训练英文教材的现状,提出工程训练英文教材编撰中要做到符合教学要求、选择好内容、成立教材编撰小组、确保教材质量等四个方面,从而为高校实践教材的编撰提供参考,为面向留学生开展工程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全英文授课 工程训练 教材编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9)09C-0163-03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一带一路”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我国深造学习。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工程训练已成为工程实践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面向各专业留学生开展工程训练,并根据行业特点积极开展培训、认证、职业技能标准协调、技能大赛、人力资源交流等工作,必将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的实施。
2016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2017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成立了教材局。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教材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高校都在加快开发工程实践教材的步伐。实践教材的优劣将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肩负起教材建设的历史重任。
一、编写工程训练英文教材的现实意义
2018年7月,在外交部、教育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BRICS BC)主办了“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个代表队共300多名优秀选手参加了比赛。钦州学院派出的以柬埔寨、蒙古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赞比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卢旺达、赤道几内亚等国家留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的举办至少能说明三点:一是国家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发展;二是各高校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三是留学生对比赛及技能培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开展工程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先进制造技术;掌握一定的工程实践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好的工程意识、经济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团队意识等工程综合素质。工程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面向各专业留学生开展工程训练,不只是给留学生进行简单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传授,也不仅仅是进行简单机电技术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增强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并有效提高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通知指出:“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对接好“一带一路”倡议,高校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材。因此,编写一套适合留学生使用的、符合高校教学实际的工程训练英文教材是确保工程训练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这不仅有利于确保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提升国家的影响力及实现国家发展意图。
二、工程训练全英文教材的现状
在众多工程训练教材中,有针对工科非机械类专业编写的,有针对非工科专业进行编写的,也有结合了创新训练进行编写的,唯独没能针对留学生进行编写的教材。查询相关图书网站,可看到有工程相关的一些双语教材,如《电气工程基础》《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力学行为》《机械工程材料》《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CAD/CAM》《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但这些教材都不能作为工程训练教材使用。留学生的所用教材通常可直接选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对原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选择使用,抑或选购国内已经出版的教材。然而,工程训练是我国的特色实践教学课程,国内尚未全面开展留学生的工程训练教学。从图书网站查询结果,能作为工程训练教学用书的只有大连理工大学梁延德教授2012年主编出版的《工程教育和工业培训(英文版)》。
英文教材是国际化办学中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开展工程训练全英文授课的重要基础条件。合适的教材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全英文授课教材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内容已成为工程训练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教材也在不断修订和补充。而且各高校的实践条件和教学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梁延德教授所编教材在各高校使用时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尽快组织相关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编写适合留学生用的教材,是高校的迫切任务和重要历史使命。钦州学院就是在此种情况下针对留学生的教学需要编写了教材《工程训练(留学生用)》。
三、工程训练英文教材的编写思路
要编撰好一本工程训练英文教材,编写思路很重要,需要注意几个重要的环节:一是要符合教学要求;二是选择好教材的内容;三是成立教材编撰小组;四是确保教材质量。
(一)符合工程训练教学要求。有留学生,能全英文教学,并不代表着具有国际化水平,这些都只是表面的东西。最终,是用留学生能看得懂的语言和逻辑编撰好教材,教授给留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国际教育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全外文教学,但是又远远不止外文教学。因为国际教育不只是要有全外文教学,还要有全外文教材,而且是质量好、符合教学要求与学校实际的教材,能为高水平留学生的培养创造条件。
不管何种教材的编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符合教学要求。工程训练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要求不同。对文理科学生而言,工程训练的要求不高,而且时间较短,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规制造和先进制造,对电工常识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拓展学科视野,体验工程文化,感受工匠精神,初步解决对工程学科“隔行如隔山”的问题,力求做到“隔行不隔理”。对工科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学时间较多,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习机电工艺知识,增强物化能力,践行工匠精神,体验技术进步,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下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不管哪个专业学生,工程训练都要以实施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宗旨,以“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为教学目标。
(二)选择好教材的内容。目前,国内工程训练教材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种。从内容上看,这些工程训练教材基本都包括了基础理论知识(安全文明生产、基础知识、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和常规加工方法(铸造、锻压、焊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钳工)的介绍。不同教材增加了不同内容,有的增加了数控和特种加工等自动化类制造方法的介绍,有的增加了3D打印成型技术、数控激光雕刻、PLC控制和仿真知识介绍,有的增加了電工、电子或机电知识介绍。
任何一种工程训练教材,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规加工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知识和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比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素养。针对留学生编撰的工程训练教材也不例外,应围绕着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等核心内容进行编撰,对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及电工、机电知识等其他相关知识的介绍则需与时俱进、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编撰。教材的编撰应结合学校现有设备情况及实训教学条件,使其真正起到指导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到留学生生源情况,认真组织教材资源,充分考虑留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根据广度与深度的协调统一对内容适当增减;还应参考并充分吸收现有中文版工程训练教材内容,以及相近的机械和电气专业英文教材中有益成分,使其成为高质量的教材。
(三)成立教材编撰小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及实习项目较为丰富,涵盖的知识面较宽,几乎不太可能由1~2位老师就能完成工程训练教材的编撰。要想把教材编撰好,往往需要若干位老师共同编撰。因此,成立教材编撰小组是编撰好工程训练教材的关键环节。教材编撰小组最重要的是选择确定好成员,并明确各自的分工。成员应由三部分人员组成:有教材编撰经验;一线实习指导老师;英语底子较好的老师。并通过小组的组建,建立并完善教材建设梯队。
经历很重要。有教材编撰经验的教师熟悉教材的编写流程、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取舍、教材的编排及编写要求,对教材的编撰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高质量的教材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线实习指导老师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大多是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师或高级技师,而且有些老师还有企业背景。他们最了解社会需要、学生需要、教材需要,知道如何进行教材内容的取舍,是教材编撰符合工程训练教学需要的重要保证。钦州学院参与编写工程训练英文教材的教师都是担任了实践教学的一线教师,编写的内容都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是:硕士、博士的英语水平较高,是承担英语教学的主力军,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担任工程训练教学的老师大多为本科或以下学历,但他们的英语水平明显欠缺。若让部分英语底子较好、对工程训练有一定了解的硕士和博士加入教材编撰,不管是对接下来的教材翻译,还是对即将开展的工程训练全英文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确保教材质量。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抓教材质量。全英文教材的编撰,是高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体现,是扩大我国教材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体现。尤其是面向留学生的工程训练教材,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包含素质的培养。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把提升教材质量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育人工程来抓,不仅要切实抓好教材的编撰工作,增强教材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新成果,还要切实加强教材的翻译和审核工作,确保教材的质量,努力编撰出好教材、精品教材。
1.加强教材的翻译质量。由于参编工程训练教材的老师大多学历不高、英文水平欠佳,他们只能编撰出中文版的教材。还必须对编撰好的教材进行翻译。翻译的质量不仅影响到教材的整体质量,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最终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翻译时要确保英语表达规范、地道流畅,注意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在保证中文版教材的基础上避免汉语式思维,避免翻译时出现意思的扭曲、错漏、句式冗余和晦涩难懂,以免给留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学习带来困难,要确保英语表达规范、地道流畅,还要考虑国际视野。
教材翻译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由参与编撰的、英语底子较好的老师负责翻译,二是请外语老师或专业机构翻译。这两种途径,各有利弊。参与教材编撰、英语相对较好的老师对专业知识及术语较熟悉,但在翻译上也还存在不足。外语老师或专业翻译机构英语表达规范、地道流畅,但对工程训练相关专业知识或术语不了解,必然出现翻译上的不恰当,甚至错误。出于时间和精力的考虑,钦州学院编撰的教材请翻译机构进行翻译,我们在检查时却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将“机床”译为“Machine bed”(应为“machine tool”),将“标题栏”译为“title bar”(应为“title column”),将“空车运转”译为“run empty car”(应为“idling”),将“安全制度上墙”译为“stick safety system on the wall”(应为“stick safety regulations on the wall”),将“表1-1”译为“ figure 1-1”(应为“table 1-1”)……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是不懂工程训练知识所造成的。
2.加强教材的审核。严把审核关是优质教材的重要保证。我们应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和监管审查机制,全面审查教材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教材是一种商品,但它却是一种极特殊的商品。因为没有一种商品像教材这样是集中体现国家意志上的,所以它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我们不能把教材审核的一切工作都交给出版社,而应在交给出版社之前加强对书稿的严格审核、复查。我们实行了教材审核三道关:首先,要求各参编老师要认真编写,编撰完成后必须自行反复检查;其次,进行交叉审核,即要求参编老师相互对书稿中的问题,如标点符号、错别字、表述问题、体例问题、图不清晰等问题进行认真审核;最后,请精通过英语且担任过工程训练留学生教学的专家对编撰好的教材进行审核定稿。如钦州学院特聘教授傅水根,在教材的编撰和留学生的教学方面,都有较丰富的经验。有这样的专家最后把关,对确保教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全英文教学是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与优质教材密不可分。我们应将教材建设作为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树立一流的教学理念、组建一流的教材编撰团队、集成一流的编写资源、实现一流的知识集成,使教材成为精品教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进而推动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推动国家“一带一路”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晖,史晓琪.大力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N].河南日报,2018-05-09
[2]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等.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及通识教育属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1(9)
[3]傅水根.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的培养[J].探索工程实践教育,2007(5)
[4]韦相贵,傅水根,黎泉,等.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9)
[5]张骏.营造国际化教学环境 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6]张伦,郭三栋,沈玲.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物理实验全英文教学模式初探[J].大学物理实验.2018(2)
[7]余慧娟,施久铭.2018:努力开创课程教材建设新局面——访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J].人民教育,2018(5)
[8]孙伟.地方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路径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9]段远源,冯婉玲.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10]郑富芝.坚持正确方向 全面提升教材质量[J].人民教育,2017(22)
[11]把国家教材建设作为战略性 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N].人民日报,2017-07-06
[12]谢诞梅,熊扬恒,聂矗,等.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
[13]王恬,閻燕.加强教材建设 助力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3(9)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教改项目“以全英文授课留学生教育为支点撬动地方高校国际化快速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18JGA288);2017年广西职教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GXGZJG2017A003);2017年教育部机基/工训教指委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J-GX-JY201733)
【作者简介】韦相贵(1967— ),男,广西桂平人,教授,广西“创新创业与先进制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钦州市“互联网+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工程训练和教育教学管理等。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