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研究

2019-12-19洪冬梅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9期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的理论基础,针对二者融合中缺乏顶层设计、教育工作者认识不足、教学内容难以满足需求、实践教学不足限制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教育合力、教育者改善二者关系的认知、丰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打造“双师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强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对策,促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就业能力  培养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072-03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更是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將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摆在首要位置。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从顶设设计、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发挥其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观

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种利益首先是物质利益,其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个体一切活动的动因。同时,物质利益与思想密切相关。“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问题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大学生关切的物质利益问题。那么,当前大学生对物质利益关注点在哪里?答案会因人而异。而当大学生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能否顺利就业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当下十分迫切的物质利益需求。其中,学生就业能力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问题导向原则去关心大学生发展的需求,积极应答大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问题,充分发挥出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助推他们成长成才。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不是一少部分人的发展,而必须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包括了个人需求的方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满足、个人素质的极大提高、各方面潜能的充分发挥等。而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就是教育。因为“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为每一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对人的生产劳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以人为对象,培养人具有更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更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对人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生活情趣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的问题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在现实中存在不同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理念,找到问题所在。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缺乏顶层设计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普遍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里的“能力”,基本上被定位为技能。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毕业后能立即胜任工作岗位。而学生其他基本能力培养则会被忽视,相应地学校也就不会考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并为之做好顶层设计。这导致大学生出现“长短脚”现象,即技能很强,却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文素养欠缺、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关系认识不足

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思想的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其实,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包括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与工作岗位有关的职业素养,如爱岗敬业、团队协作、责任担当、诚实守信、文明守纪等。相比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受益终身的内生能力。这些内生能力更多的是思想意识形态的反映,属于思想政治的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物。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内生能力决定了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关系却被许多教育工作者忽视,人为地割裂开两者。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迫切需求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的问题,难以针对大学生关注问题予以满意的答复。特别是当前大学生尤为关注自身就业能力培养,他们期待在校所受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在就业中赢得主动权,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则是更多地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对大学生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等提出要求,很少涉及解答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思想疑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课堂上出现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的现象。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足限制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结精神、应变能力等。但是,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不足,限制了它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一是学生参与度不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容易受到学生普遍青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用性不强,与就业能力主线无关。于是,学生便以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完成该课程各项实践教学任务,他们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就会难以得到锻炼。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依然停留在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很少主动地将知识转化为认知水平和职业技能素质的提升,具体实践趋于表面化、形式化。三是实践教学基地单一,主要集中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很少与企业实现高效合作,让学生受到企业大环境熏陶,更快、更好地强化道德素养。

(五)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需要一支“双师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支教师队伍是集良好专业思维和职业思维于一身。然而,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只关注专业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引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师型”培养则缺乏足够重视,没有从机制和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加上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師多数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难以把握不同行业对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的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教育合力,着力促进融合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为其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系统工作有序有效展开。

第一,高职院校应该及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渗透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大学生在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拥有健康的就业心态和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二,成立由校党委统筹、行政职能部门协调、各院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小组,做到各司其职,形成教育合力。校党委负责研究制定两者融合的总体规划,确定主要工作环节和预期目标;行政职能部门负责根据总体规划制定出实施方案,对该项工作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协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各院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进行此项工作的具体教学改革。

第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需要上下和左右互通互动。因此,高职院校要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相对应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采取“教务处+教学督导员+专任教师+学生+企业”的五方联动方式,不定期地进行课堂听课、调查问卷、学生和企业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效果反馈,及时对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完善,增强两者融合的实效性。

第四,高职院校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校园网、校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自身就业能力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二)教育者要改善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关系认知

思想决定行动,有思想和意识才能有所行动。教育者思想上是否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关系有正确认识,是取得两者融合成效的前提。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向学生灌输理论性政治思想内容,这在如今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和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重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使课程本身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身改革。同时,一些高职学生虽然技能不错,但缺乏自信和个人修养不足等,导致他们错失了很多很好的就业机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与就业能力培养融合来使其适应时代需要,就业能力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价值观导向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理论支持,两者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相互支撑性。

因此,当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深刻理解两者的融合对培养全面综合素质人才有重要的意义之后,才会更有效地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工作。

(三)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丰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直接面向就业岗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校相比,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其职业性很强。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除了要遵循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要求,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还要大胆地拓展课程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提升就业能力的需求。例如,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增加有关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高职生就业现状、党和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文件等内容,进一步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当前高职生就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等内容,进一步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正确理论指导、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增加工匠精神、职业认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创新精神等内容,教育学生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社会和人民。

(四)打造“双师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要促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应打造“双师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是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自我诊断,不断修订完善自我职业生活规划。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中,增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外出考察等方面的投入,鼓励教师向“双师型”靠拢。三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常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文化并从中挖掘和整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资源,做好课程开发工作,努力实现学生在技能、技德培养上的“无缝对接”。四是聘请一些优秀企业员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为该项工作提供雄厚的师资资源保证。

(五)强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

首先,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合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学生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进行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设计出既能使学生就业能力得到锻炼,又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色的不同主题内容。如设计岗位职责、职场诚信、行纪行规、企业科技创新、行业发展前世今生未来等方面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并非空洞乏味,而是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

其次,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可以融入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学术讲座、参观访问、情景模拟、社会服务和调研、创业比赛、专业见实习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加深了对行业用人需求的了解,懂得运用SWTO分析自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最后,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与常规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相比,企业可以提供真实的职业情景,让学生对行业的职业道德本质有切身体验、观察、思考和感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企业积极联系,达成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意向,并最终落实到位,从而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提供重要保证,也为大学生就业能力锻炼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1

[3]孟宪平,韩斌.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

[5]王素珍,李爱红.技能型大学建设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策略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2015ZZ041);2016年度学校校级教研科研课题“提高专科层次综合理科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以广西幼专为例”(2016YZB09)

【作者简介】洪冬梅(1981—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