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对肝郁脾虚型克罗恩病患者血清S100A12蛋白的影响

2019-12-19罗曼虹宋林秀

广州医药 2019年6期
关键词:白术散克罗恩介素

匡 微 罗曼虹 宋林秀

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广州510030)

炎症性肠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病原微生物或非病原微生物有关,常发于遗传易感人群,肠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免疫反应亢进,从而导致肠道黏膜受损[1- 2]。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中克罗恩病属于肉芽肿性炎症,病变部位以末端回肠为主,可累及胃肠道,主要临床表现有瘘管、腹泻以及腹痛等[3- 4]。目前临床上针对克罗恩病的治疗方式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为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但免疫抑制剂等西药的使用容易引发副作用,需长时间服药,因而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有限[5]。本次研究旨在探索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对肝郁脾虚型克罗恩病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克罗恩病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概况: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肝郁脾虚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42例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男性3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39.25±8.13)岁;平均病程(6.42±3.14)周。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

纳排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诊断确诊为肝郁脾虚性克罗恩病;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肾等严重器官性疾病;②精神、意识等障碍性疾病;③血液性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及治疗的共识意见》[6]中的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判断。

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甲泼尼龙1.8~1.0 mg/kg;临床表现缓解后可逐渐减少药物服用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主要药物组成:柴胡12 g,白扁豆、莲子、陈皮、白术、山药以及人参各10 g,芍药、香附、川芎、枳壳以及甘草各5 g,桔梗、茯苓各6 g,薏苡仁8 g。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后收集两组患者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钙结合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介素- 17、白细胞介素- 10以及白细胞介素- 6的检测。

1.2.2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结合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②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 17、白细胞介素- 10以及白细胞介素- 6。③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采用改良疗效评价表为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包括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肠镜先查结果显示肠道黏膜具有轻度炎症。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恶化的迹象,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率的比较)或秩和检验(等级资料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钙结合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表 n=42

2.2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 17和白细胞介素- 6水平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 10水平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表 (μg/mL,n=42)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n=42,(%)]

3 讨 论

克罗恩病具有发病慢、病程长的特点,交替发作和缓解,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久病不愈的现象,并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术后复发率较高[7- 8]。多数研究认为克罗恩病是由于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肠道内菌群失衡,从而损伤了肠道黏膜的保护屏障,通透性因此而增加,在外界病原菌的刺激下,肠道黏膜组织不断受损,免疫机制发生紊乱,从而进一步损伤肠道黏膜组织,导致患者久病不愈,病情反复[9- 10]。

血清钙结合蛋白是钙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中性粒细胞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也会有少量血清钙结合蛋白表达,钙离子在其由细胞内向细胞外释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观察组的血清钙结合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是血清钙结合蛋白能够与晚期糖基化终末受体进行结合,将核转录因子NF激活,促进了粘附分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导致细胞发生功能紊乱,影响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延缓了患者的出院时间[11]。这提示我们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能够调节患者体内的血清钙结合蛋白水平,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 17和白细胞介素- 6水平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 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 17、白细胞介素- 6以及白细胞介素- 10等炎性因子的高水平表达使得体内发生严重的炎性反应,能够对肠道产生刺激作用,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其中白细胞介素- 6是导致克罗恩病发生肠黏膜损伤的直接性炎症因子[12- 13]。免疫机制混乱和炎性因子水平失衡是导致克罗恩病的关键因素,而柴胡疏肝散能够调肝顺气,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参苓白术散能够渗湿止泻、健脾益气,针对患者的肝郁脾虚进行治疗和调理,调节患者机体达到平衡水平[14]。同时参苓白术散具有肠道调理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肠道生态环境,调节菌群,从而达到有效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

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我们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对于中西药物的吸收,具有明显治疗效果[15]。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不足,如选取例数不足等,样本所提供的数据具有一定片面性,需要在往后的研究中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对于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机制具有调控作用,能够抑制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恢复肠道健康,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白术散克罗恩介素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