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专业学生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授课模式倾向性的调查与思考

2019-12-19王松梅潘銮凤支秀玲邵红霞李冬菊隋鲜鲜殷莲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接受程度分子生物学双语

王松梅,潘銮凤,支秀玲,邵红霞,李冬菊,隋鲜鲜,殷莲华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 200032)

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课作为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科研能力。正因此,从2000年起,本科室就承担了对全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多年来多种授课形式都不断地被尝试。但是每次课程结束后仍然有部分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经验的差异,我们不禁要思考:怎样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接受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呢?

成效为本(Outcome-Based Education, 简称OBE)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人人都能学会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而设计的”教育模式[1-2]。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有的放矢地教与学,自2011至2015年,就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双语教学、用中文授课英文PPT、虚拟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及先观看实验视频再进行实验操作等不同的模式收集了学生们的看法,并统计分析了不同专业学生对同一问题观点的异同。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5级至200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2009级至2011级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以及2012级至2015级研究生学生共计471人。

(二)研究方法。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课程即将结束时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AS软件9.1版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结果

(一)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看法。

2011年至2015年间,471名学生接受了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总的来说,学生们对采用PBL教学、双语教学、中文授课英文PPT、先看视频再动手做实验、及动手操作结合虚拟实验5种形式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式的赞成比例均为50%左右,其余一半左右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或者反对(见附表)。

附表 学生对不同授课模式的看法 [n(%)]

(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进一步,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每一种授课模式的看法,发现学生的专业不同,对各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

1. PBL教学。376名学生参与了此项调查,不同专业的学生对PBL教学的接受程度不同(P<0.0001)。基础医学专业的大多数学生(66.67%)都希望能尝试PBL教学,其中23.81%的学生表示非常赞成,42.86%表示可以接受;研究生的态度类似:60.93%表示支持,其中37.09%表示非常赞成,23.84%表示可以尝试。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则仅有16.67%表示非常赞成,20.59%表示可以接受,而反对的比例达41.18%。经卡方检验后发现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与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看法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和研究生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赞成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185)。

2. 双语教学。参与此项调查的376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P<0.0001)。基础医学专业的大多数学生(57.14%)都希望能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其中33.33%的学生表示非常赞成,23.81%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研究生的态度类似:62.26%表示支持,其中37.09%表示非常赞成,25.17%表示可以尝试。而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学生则仅有16.17%表示非常赞成,20.10%表示可以接受,反对的达到47.55%。卡方检验结果可见临床医学八年制与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此问题的接受程度没有差别(P=0.17),和研究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看法没有统计学差异(P=0.55)。

3. 用中文授课英文PPT。共471位学生参与了对于这个问题的调查。令人意外的是各专业学生的看法比较一致,研究生中59.68%表示赞成,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有53.03%赞成,基础医学班学生的赞成比例高达71.43%。各专业的学生赞成的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4. 先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再进行实验操作的授课模式。对此问题,共收集了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95人的看法。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P>0.05):近一半的学生非常赞成实验操作前先观看相关录像,约15%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观看实验录像,但最好不要占用课堂时间,可以自行观看。15%的学生觉得无所谓。约20%的学生表示反对或者不支持。研究生班的赞成比例为65.71%,八年制本科生的赞成比例为51.67%。

5. 虚拟实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模式。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共95人表达了对此问题的看法,这两个专业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P>0.05):约一半的学生觉得无所谓或者不了解虚拟实验,超过30%的学生非常赞成,约10%可以接受,仅3.16%的反对者。研究生班的赞成比例为45.71%,八年制本科生的赞成比例为41.67%。

三、讨 论

2012年至2015年,对471名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查了多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看法。结果发现,无论对哪一种教学改革的模式,各专业基本上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赞成,这对授课老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提示必须引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采用哪种方式,如何使用等具体问题都值得深思熟虑。因为,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反对。

对于采用PBL及双语教学,基础医学班和研究生班的学生看法比较接近。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类似的原因。而临床八年制因为偏重临床,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这两种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即使教授相同的实验技术也要采取不同的授课模式。

关于采用英文PPT中文授课、先观看实验视频再动手做实验以及虚拟实验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等不同的方式,各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区别。均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赞成尝试,这为今后的教学形式改革提供了方向。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建设分子生物学在线课程,增加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录像,让学生提前自行学习。同时将耗时长、步骤多的技术制作成虚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操作而掌握。在课堂授课实践中,PPT应统一采用全英文,并将专有名词加注中文。另外可在研究生和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中尝试1~2个PBL案例及1~2次双语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有收获的“成效为本”的教学目的。

四、展 望

多年的授课中老师一直在问自己:我们教的是否等于学生真正学到的?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都是学生真正愿意接受的吗?通过历经5年的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提示,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模式,且多种教学形式和资源可共同使用,相互补充:如教科书、参考书目、动画、操作视频及网络资源等,本着“成效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接受程度分子生物学双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关于公众保肝护肝中药认识和接受程度的调查
中国饮食类纪录片与当今社会观众群体接受程度关系
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中的教育作用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航天项目风险管理——预先识别与控制风险到可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