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
2019-12-19王丽芳应小萍
王丽芳,应小萍
(天台县人民医院,浙江 天台 317200)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在骨关节炎中占大约50%,发病原因是继发性骨折增生以及关节软骨面退行性病变,可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积液及疼痛,膝盖红肿、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症状,具有一定的致残率[1]。在膝骨关节炎治疗期间存在许多危险因素会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故在锻炼期间配合以必要护理干预措施,成为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向[2]。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在2018年10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9例,女6例,年龄42~76岁,平均(69.36±8.2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5±0.91)年;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1~83岁,平均(66.12±7.39)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09±0.7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常规健康教育、环境护理和心理护理。
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对入院膝骨关节炎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发放疾病相关知识手册,观看预后治疗视频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康复锻炼方法,知道患者进行有效积极的锻炼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患者大多为1年以上病程患者,由于心理因素或长期患病往往会出现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对膝骨关节炎的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为以后的康复打好基础。(3)提升基础护理的质量,注重晨晚间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给予全程优质服务,接受患者及家属各个问题的咨询并进行指导。(4)由于膝骨关节炎中老年患者居多,相对于其他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应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持续关注,如发现异常或焦虑状况及时进行督促和引导。(5)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屈膝训练、抬高训练、上下楼训练等,主要包括膝关节运动度、下肢平衡运动和漆关节周围肌肌张力等部分,一般每天进行锻炼三次,每次持续半小时,开始时以舒适为宜,可逐渐使运动量增加,但不宜超重负荷运动。
(三)观察指标。
骨关节评分(骨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不良反应(眩晕、潮热、腹部不适)。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骨关节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二、结 果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骨关节各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骨关节评分、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骨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 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分)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5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腹部不适1例,总发生率6.67%;对照组出现眩晕1例,潮热2例,腹部不适2例,总发生率3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讨 论
膝骨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与劳累、外伤和退行性病变存在密切关联,该病前期症状较轻,但如治疗不及时,患者病情会逐步加重,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关节变形或残疾[3]。现阶段临床无法对膝骨关节炎进行根治,只能对其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故在治疗期间施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对于膝骨关节炎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外,常采用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对康复有积极意义。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对患者制定最佳且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加快患者康复进度。同时积极与家属沟通,减轻或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坚定患者康复信心,促进社会支持,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骨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更少,表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膝骨关节评分情况,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尝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