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管理程序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情绪调节的影响

2019-12-19许冰蕊王凤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效能调节情绪

许冰蕊 王凤娟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治疗和控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程序干预目前已成为稳定期COPD患者减少再入院次数的重要策略[1]。COPD由于无法彻底治愈,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心理伤害[2]。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是评价调节个体情绪的信心水平和社会能力的重要指标[3]。COPD患者既需要很好地控制疾病急性加重进程,同时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积极应对生活的自信心也尤为重要[4]。自我管理程序干预在慢性病的管理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5]。本研究旨在通过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程序干预的调查,为COPD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门诊确诊为稳定期的COPD患者86例为调查对象。稳定期COPD即为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纳入标准:(1)确诊为稳定期的COPD;(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急性发作期;(2)COPD症状稳定不超过1周;(3)合并肺癌、肺脓肿、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将患者按入院的奇偶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14.5)岁,病程1.5~10年,平均(3.5±1.4)年,受教育年限12~25年,平均(17.6±4.8)年。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4~78岁,平均(62.6±13.5)岁,病程1~8年,平均(3.2±1.3)年,受教育年限13~24年,平均(18.6±4.4)年。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建立个人档案、登记定期随访电话,采用多媒体授课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每次讲座时间为1~1.5 h,每周1次。

1.2.2 试验组的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 (1)实施自我管理程序干预者的资格和职责:所有患者的健康教育者为经过培训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护士,具备丰富的呼吸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引导能力。(2)实施自我管理程序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还进行自我管理程序干预,自我管理程序干预包括疾病知识(发放COPD疾病基本知识手册)、呼吸锻练(包括全身机能锻炼和呼吸机功能锻炼,每天1~2次,每次10~20 min)、情绪管理(构建由患者组成的群体,设置专门的情绪管理课程,交流调节与控制情绪的方法)、家庭氧疗(每天10~15分钟,氧流量2 L/min)、药物摄入技术(指导患者掌握摄入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了解不良反应)、健康的生活行为(禁烟、避免不良刺激、健康饮食等)、恶化阶段的处理(终末期患者使用无创小型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七个模块。采用COPD健康知识问卷,根据调查结论和患者病情,定期拜访患者,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及时纠正错误。在实施过程中,干预者借用书籍和视频向患者演示,帮助患者理解,并让患者反复实践。后续访问每周一次,每次1.5 h,8周后改为电话随访,每月1次,持续6个月。

1.3 调查工具及观测指标

调查工具主要包括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量表[6]重新编制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Caprara 2018版)[7]。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量表包括体能训练、认知症状管理、医疗护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共15项。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系统。量表的总分为项目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的效率就越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SRESE)量表,包括三个维度:被感知的自我效能感(POS)、管理抑郁或苦恼的自我效能感(DES)和管理愤怒或烦躁的自我效能感(ANG),共12项内容。 采用ING系统(1-5点)进行评分,总分是各维度得分的总和,得分越高,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越好。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处理,组间、组内数据均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在体能训练、认知症状管理、医疗保健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提高,试验组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统计(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统计(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对比(分, x- ±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评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评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评分

干预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评分在POS、DES、ANG等方面以及总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提高,试验组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和表4。

3 讨论

自我管理行为是指预防疾病发展,监测病情变化,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为。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适应力,缓解不适症状,甚至改善身体免疫功能[8]。自我管理程序干预可帮助COPD患者了解疾病进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积极态度,这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9]。慢性阻塞性肺病很难彻底治愈,所以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消极和失望等负面情绪,这是COPD患者不能积极面对疾病的原因。这些负面情绪也会阻止COPD患者发展有效的疾病管理行为,进而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10]。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情绪调节的疗效分数较低,表明COPD患者在管理被感知、抑郁或苦恼、愤怒或烦躁等方面存在显著问题。随着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的显著改善,其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也显著提高,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本研究表明,自我管理程序干预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此外,以小组形式组织慢性病自我管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显著改善临床预后[11]。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特殊性,患者长期饱受折磨,难以彻底治愈。因此,观察组将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指导与家属探视相结合,便于患者接受,帮助患者更好地解决社会心理问题[12]。

自我管理程序干预是COPD患者康复指标中最有潜力的治疗资源,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疾病管理,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在提高情绪调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效能调节情绪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