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12-19叶清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协作耐药检出率

叶清星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量大,细菌耐药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MDRO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在缓解细菌耐药问题方面有重要意义[2]。由MDRO所致的医院感染可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不良影响。如何控制MDRO在医院当中传播已经成为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导致MDRO产生和传播的因素较多,临床诊治难度以及预防难度均较大,通常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为此针对MDRO的防控开展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协作模式为近年来国际上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医学模式,为了解多学科协作模式在MDRO管理中的效果,本课题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分成两组。共纳入对照组患者22 195例,男11 110例,女11 085例,平均年龄(42.09±3.13)岁;依据科室,呼吸内科患者占4 011例,消化内科患者占3697例,普通外科患者占3 685例,神经内科患者占3 702例,神经外科患者占3 009例,骨科患者占4 091例。干预组患者22 198例,男11 114例,女11 084例,平均年龄(42.51±3.42)岁;依据患者所在科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以及骨科患者例数分别为4 008例、3 702例、3 687例、3 707例、3 013例、4 081例。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对耐药菌患者进行接触隔离,做好病房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好手卫生,监测MDRO感染等。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学科协作,组建专门管理团队,进行协作管理,具体如下:

(1)成立MDRO管理团队,主要由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学部及感染科等负责人组成,每季度召开例会,对该季度MDRO防控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反馈、讨论及分析,制定出整改措施[3]。

(2)制定MDRO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MDRO管理中的岗位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健全多学科协作管理机制。

(3)建立多学科协作会诊模式,临床发现MDRO时及时组织院感科、感染科及临床药师等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4)加强MDRO培训督导,多部门联合对耐药菌标本采集、抗生素使用、病房环境保洁、手卫生和耐药菌隔离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为期半年的观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MDRO检出、院内感染及耐药菌感染情况,手卫生依从性及耐药菌隔离执行情况,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表1 两组MDRO 发生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表2 两组MDRO 患者住院时间与日均治疗费用比较

表2 两组MDRO 患者住院时间与日均治疗费用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行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DRO检出情况

对照组1 379株病原菌中检出MDRO142株,MDRO检出率10.30%;干预组1 421株病原菌中检出MDRO48株,MDRO检出率3.38%;干预组MDRO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7,P=0.01)。

2.2 院内感染和MDRO院内感染情况

干预组院内感染率和MDRO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住院时间和日均治疗费用比较

干预组MDRO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和日均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耐药隔离率

干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93.43%(185/198),比对照组85.64%(167/195)高(χ2=6.39,P<0.05);耐药菌隔离率95.83%(46/48),亦较对照组80.99%(115/1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

3 讨论

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组织临床、护理、院感、检验及药学等不同学科成员,协力对MDRO进行全方位控制,可有效预防耐药菌感染和传播[4-5]。

多学科协作模式即为将多个学科的力量综合对各项事务完成的一项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控制工作当中实施该项干预措施,可以通过组织不同学科(护理、感染、检验以及药学等)成员,协力对多重耐药菌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对患者感染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6-8]。与此同时多学科协作模式将医院中各独立单位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加,有利于将各科室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提升,且可以将感染管理科的工作效率提升,进一步增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力度[9]。

本研究通过MDT模式对MDRO进行综合干预,干预组MDRO检出率、院内感染率和MDRO院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加强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管理,做好手卫生,实施耐药菌接触隔离,合理抗生素治疗等多学科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MDRO检出率和感染率。干预组MDRO患者住院时间和日均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对耐药菌进行多学科干预及合理治疗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通过开展手卫生培训宣传和全方位督导管理,干预组手卫生依从率和耐药菌隔离率均有显著提高,亦可减少耐药菌传播。主要由于医院感染涉及各部门和各环节,采用多学科协作干预措施可以将医院中各个科室中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改变其工作态度[10]。在临床护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发现,多学科协作干预可以落实各项措施,将感染管理可单一工作力量小的缺陷改变,促进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11];在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之下,医院的院感科、检验科以及临床护理部等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形成,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质量及效果,进而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治疗费用减少,在避免感染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同时,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12]。

综上所述,MDT模式发挥了不同部门的管理优势,增强了MDRO管理力度,在MDRO管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协作耐药检出率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