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
2019-12-19齐萍
齐萍
(重庆巴南经济园区建设实业有限公司,重庆 401346)
现阶段,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运营管理,做好内部防控措施。然而,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内部管理混乱,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下,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优化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合法的运行,采取对财务、人、资产及管理流程实行有效监管的系列活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要求保证企业资产、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因此,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工具,必须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首先,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安全保障。其次,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发挥预警功能,提示企业风险,帮助企业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许多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由于规模不同,行业不同,以及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及科学性存在很大差别。部分企业没有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制定并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企业发展。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本企业实际管理不符,制度不能在实际经营管理中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成了一种“装饰”。在部分企业中内部控制度成为管理者对员工的约束工具,只对员工有效,内部控制管理最终又归结到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应当是企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标准。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执行弹性大,控制措施不能有效落地
很多企业在落实内部控制管理中不严肃,人情因素较重,执行起来弹性大。在执行过程中因人而异,缺乏公平公正,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人性化因素较重,特别是涉及到利益分配关系时,比如绩效考核兑现方面,如果制度本身弹性较大,使考核结果不公平。有的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过大,其个人影响力大于制度的有效性,企业负责人的行为和态度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执行力度弱化。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监督机制薄弱,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制度保证
缺乏监督,内部控制管理难以做出有效的评价,制度实施没有保障。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有的企业有内部审计监督部门,但由企业的相关利益人兼职,内审制度流于形式。由于内部监督不力,企业管理存在漏洞,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与解决,势必危及企业发展。首先,容易滋生内部违规行为,由于内部制度管理不严格,内控监督乏力,特别是没有实行有效地内部牵制,企业发展中风险隐患较大,一部分内部人会利用管理上的漏洞,损害企业利益,谋求个人私利,最常见的手法是通过虚开发票报销支出,对于销售收入进行截留私分,将资产变卖处理等,侵占企业资金,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三、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力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控制,这是企业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一是企业负责人要提高管理意识,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并带头执行各项管理规定,从而起到表率作用,促进各项制度在内部的落实。二是健全内控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发展实际,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将内部控制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协调,发挥内部控制对发展目标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三是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内控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保证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协调企业各方关系,使企业发展畅通,保持内部控制机制灵活运转,避免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僵化,就必须对运行机制不断优化,提高机制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企业高效运行。
(二)优化内部控制管理运行通道,必须加强内控管理执行力度
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完成,为此,必须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作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执行力度,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一是要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进一步优化,打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障碍。要提升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执行力,改变管理活动 “人治”影响,让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运行中发挥作用,用制度管人、管事,保证企业运营管理规范化。二是保证内部控制管理执行上的公平公正。企业在执行内控管理制度上必须保证公平公正,否则,就会失去威信,要按照内控管理的要求,按“事”定责,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使制度执行发生偏离。
(三)优化内部控制监督措施,为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必须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措施。首先,要从制度设计上进行监督,查验制度的科学性,看制度设计是否符合企业运行要求,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要做到内部控制与岗位职能的有效性验证,分析查找管理漏洞,重点是对企业内部重要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从流程、管理、人员、职责等全方位进行,做好纠错防弊工作。三是保持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经常化。为了防止内部控制监督流于形式,防止人为规避监督检查现象发生,要保持监督检查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保持企业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
四、结论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增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用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执行和监督力度,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