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探究

2019-12-19周继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5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工作财务管理

周继华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四川 德阳 618000)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核心,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采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科学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并针对成本管理的过程实施综合评价,由此来达成成本控制目标。因此,就要求机械制造业必须制定科学合理化的成本管理控制举措,由此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成本管理当中的作用,最终才能由此优化企业成本结构,实现企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化配置[1]。

一、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

(一)切实保障财务管理有效实施

对机械制造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这项工作开展的主要职责在于保障企业内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内容的适用性、客观性及合理性,同时其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内容。预算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机整合,能够促使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更是最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大力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经济效益水平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预算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机整合,可帮助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更加深入且全面的掌控内部的资料流动数据,从而促使管理人员能更加清晰的了解企业具体收支、成本、费用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及分配,能够有效地预防资源浪费情况的产生,在有效提升企业盈利水平的同时,切实保障企业往后的持续经营与发展。

(三)为企业财务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财务预算管理是辅助企业进行各项财务政策制定的关键,同时也是对机械制造企业各项综合绩效指标进行准确评估的核心因素。财务预算管理从某种程度而言,直接影响了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因此是其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通常高效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且能够充分带动企业财务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极大增强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二、当前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及观念难以跟上企业发展步伐

要想达成对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就必须针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期不同时段内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预算。具体需要针对企业在往后某个时间段内所产生的成本支出做科学预算,并根据不同部门和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成本预算分析来制定出一套量化的成本控制目标及有效管理策略。最后在具体执行和实施上,需要做好对成本预算计划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及控制。不过,因为多数机械制造企业属于转型发展阶段,对现代化财务预算管理理论知识开始逐步熟练及掌握,所采用的财务预算方法和技术手段等也处于持续更新的状态[2]。因此,很容易致使企业成本管理支出的预测分析严重不足,最终成本管理的目标也将难以量化和细化,无法分解落实至每个运营环节及生产流程当中,所指定的成本预算管理计划也将丧失可操作性。

(二)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

当前多数机械制造企业内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在进行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及考核更多是采用EXCEL表格的方式来最终实现。主要体现为企业预算管理系统配置及集成化表现严重不足。企业内不同的业务流程,采用的管理应用软件也各不相同,比如SAP R/3系统、MIS系统等,由于各个软件之间的接口衔接不足,导致信息难以达成系统之间和部门之间的有效转换及使用。再加上应用软件在系统配置和设计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明显缺乏预算管理功能或者并未启用这一功能等。

(三)预算控制刚性不足,缺乏激励作用

通常机械制造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当中,内部企业的研发部门和营销部门很容易出现打破预算限制的情况。然而由于此类部门属于企业成本控制的最前端以及企业产品打开市场的开拓端,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通常出于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掌握核心技术、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考量,不得不任由其继续突破预算。而在具体预算执行考核管理方面、考核处罚力度非常有限。在此管理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的开展、管控、考核目标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从而对整个企业有效执行预算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产品目标成本预算管理不深入

当前多数机械制造企业在产品目标成本预算管理上不够深入,主要由于以下方面所致:1、较为薄弱的编制基础。如:发电设备产品在前期技术准备的出图时间、材料预估阶段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因此导致其成本预算目前缺乏与企业业务间的有效连接。一旦出现设计变更,则预算成本通常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差距。2、成本预算级次粗糙,主要是由于目标预算成本的项目划分只能到达部件,其难以进一步细化至组件层面,因此在具体的层级设置方面,预算级次粗糙,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3、预算编制指标依据不充分,主要是缺乏统一的标准成本数据库,其各个项目信息主要由各项目管理人员掌控,因为通常产品预算成本则更多由项目部编制,而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未参与其中。因而导致预算编制指标缺乏实际参考依据,因此统一的标准成本数据库建设很有必要。

三、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应用

(一)采用科学编制方法助力全面预算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要想取得预期的预算管理成效,就必须采用科学合理化的预算编制方法。具体在预算编制时,应对充分、全面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充分融合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等有效的会计管理方式,因此并非单纯选择其中某种预算编制方式。比如针对产品研发和项目建设的预算编制,可直接选取全面预算的方法。而如果是针对某个项目预算的实施状态进行动态追踪,则可选择性能评估的方式。因此企业方面就必须选择更为适用的预算编制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从而促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符合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

(二)搭建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搭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机械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工具,比如可搭建SAP ERP系统,该系统的运用能够实现企业生产、销售、物流、资金及信息流的一体化转变,同时也将具备对生产、财务、分销及供应商的业务等实施流程管理的条件。通常采用SAP系统来实施存货控制和应收账款管理,可通过系统来优化与完善销售、物料模块的个性化设置及功能性应用[3]。还可在此基础上将项目、物料管理融入到系统当中,最终借助平台实现数据集成,达成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目标,进而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构建预算控制绩效管理模式

这就要求机械制造企业应当严密结合预算管理的战略目标来进行。首先,需要制定明确预算管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解目标。总体而言,需基于企业预算目标来设定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并对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科学引导。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通过绩效目标的设定,强化监督预算管理的实际开展情况。此外,还需及时追踪和评价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深入分析与总结产生差异的具体成因;最后,应加强企业预算监督管理力度,构建和实现企业内不同部门间互为监督与约束的内控机制。

(四)建立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势,从而切实增强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提升财务管理质量水平。具体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及责任机制,并由此构建逐步深入的预算管理责任和内控体系,明确划分各规制岗位的职责。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需同步实施全面监督管理举措,具体可制定一套完善的互为监督机制,在监督主体上涵盖企业管理层、部门主管、各级工作人员等。与此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针对各种常规经费预算实施全面科学合理评估,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保障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四、结语

通过分析当前机械制造企业预算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可知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非常迫切。为此,文章提出从采用科学编制方法助力全面预算管理、搭建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构建预算控制绩效管理模式、建立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等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机械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助力企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工作财务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财务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