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创新路径研究

2019-12-19彭昱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业财会计工作经营

彭昱

(湖南洁宇日化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100)

一、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概述

近些年来,管理会计逐步在企业得以应用,推动了企业转型发展。然而,部分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人为割裂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降低了管理会计的实效[1]。基于此,有必要从业财融合的角度对管理会计工作予以完善。业财融合视角下的管理会计,主要是指将财务分析、财务核算、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进行有机融合,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同时,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业财融合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工作更具有实效性以及可操作性,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以及行业变化。

二、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创新的必要性

(一)减少企业成本,推动企业发展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将会导致财务目标以及业务目标随之而变化。财务管理人员加强业财融合,创新管理会计模式,能够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好各个阶段企业发展计划,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以及财务管理成本[2]。除此之外,业财融合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创新,能够进一步加强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的有机整合,减少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益。

(二)能推动业务和财务人才转型发展

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业务人才以及财务人才都需要转型。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生产经营结构,才能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3]。另一方面,业务人员需要知晓一定的财务信息以及财务知识,才能规范自身生产经营行为。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创新,可以实现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帮助企业培养复合型业务人才以及财务人才。同时,在业财融合环境下,企业业务人才以及财务人才也会倒逼自身转型发展,主动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管理会计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决策性,即通过对财务数据以及非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利用后,形成相应的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经营者以及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融入到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当中,无法应对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变化。一方面,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滞后,导致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各个部门存在信息孤岛、信息传输不及时以及信息不对接等问题,制约了管理会计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滞后,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整合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难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信息,阻碍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

(二)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及要求。当前,部分企业培训内容较为单一,注重财务核算、管理会计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忽视了管路会计创新、实践应用领域的培训,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会计以及业财融合缺乏深刻的了解,不利于企业形成人才竞争力。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缺乏具体的了解,难以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造成业财融合工作难以推进。

(三)业务部门参与融合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业财融合作为一项复合性、整体性以及复杂性的工作,涉及内容较多、部门较广,需要各个业务部门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然而,实践中部分企业业务部门参与业财融合的主动性不高,不愿意提供相信的生产经营信息以及数据,阻碍业财融合工作的推进。除此之外,部门企业业务部门单纯从字面上理解管理会计工作,认为管理会计就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责任事项,与自身并没有多大的联系。

四、业财融合视角下管理会计创新路径

(一)加强协作,共谋“业财融合”高效整合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财务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进行实时沟通以及信息共享提供了新工具以及新契机。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以及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推动业财融合,创新管理会计模式。第一,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思维,走出思维误区,积极主动地了解各项生产经营信息以及业务信息后,形成相应的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决策、企业发展服务。第二,财务管理人员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整合并分析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生产经营风险,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与预警,为相关部门提供财务决策,彰显管理会计的作用。第三,财务管理人员要强化事后分析工作,体现管理会计报告在信息分析上的优势。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内部审计以及财务分析等方式,对生产经营中的业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处理与利用,及时向生产经营部门提出建议,帮助生产经营部门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第四,财务管理人员要切实通过信息化系统,打通各个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联系,防止出现信息孤岛、信息不对接、信息不匹配等问题。例如,企业可以打造集物资采购、法律管理、财务管理、订单支付、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夯实管理会计的应用基础。

(二)加强人才培养,实现财务转型

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必须要依赖复合型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会计的功效。首先,企业除了要继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核算、管理会计等基础知识,也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应用管理会计工具的能力。为此,企业可以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聘请行业专家通过案例授课的方式向财务管理人员介绍业财融合的主要模式以及主要内容,深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解。其次,企业要继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鼓励财务管理人员参加社会培训、CMA考试、会计职称考试等等,进一步将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薪酬绩效进行挂钩,提升本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主动借鉴并学习国内外大型企业在管理会计领域的有益模式以及先进经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创新。

(三)明确考核内容,提高“业财融合”应用的积极性

部分企业之所以难以推行“业财融合”,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对于业财融合以及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此,企业可以细化绩效考核内容,将部门应用业财融合的水平与薪酬管理挂钩,形成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的局面。除此之外,企业要对业财融合的考核标准、检查标准以及执行标准进行细化与明确,提升相关部门责任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规范意识。总体而言,业财融合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工作不仅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加以努力和创新,也需要各个业务部门予以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将业财融合理念渗透至日常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四)探索业财融合内容的创新,延伸企业管理会计价值链

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必须要树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如企业生产、发货、销售、售后、预算、采购、技术研发、财务等等)。明确业财融合的基本点,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方向。一方面,业财融合必须扬弃粗放的报表科目以及会计要素,打造精细化的管理会计模式,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延伸管理会计价值链。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立足于企业当前发展战略,结合各项业务的基本属性,分别从采购供应、市场营销、质量管控、投融资建设、战略规划等角度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总体而言,业财融合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工作必须降低会计属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会计的无缝对接。

五、结束语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学与财务管理学融合的产物,其更加注重财务管理服务企业决策以及服务企业经营的功能。相较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经营者以及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 ,帮助企业相关部门更为清晰的了解企业资金运作、资产管理、融资管理、预算管理、资金链管理等各项财务信息,进而有指向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本文重点从业财融合的视角对管理会计工作予以研究,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1+1>2”的效果,才能真正推动管理会计创新,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业财会计工作经营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