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救援储备库护士的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12-19魏雪梅谢建平

卫生软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储备库应付总分

魏雪梅,谢建平,何 剑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心理弹性指个体面对生活压力所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的动态过程,可以使个体从重大的消极事件中得到恢复或积极适应并获得发展[1,2]。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可以使个体在压力下避免身心障碍危机[3]。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心理弹性是可以教授和学习的,而且心理弹性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应对逆境的能力,防治抑郁、焦虑,可以有效提升其应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4-7]。灾害储备库护理人才是灾害救援的优秀储备力量,也是灾害护理的主要技术力量,是灾害医疗救援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灾害护理能力影响整个灾害救援团队的救援质量和效率。有研究显示[8-10]:心理弹性在创伤事件、灾害应激中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弹性可以降低个体对应激反应的危害程度[11]。由于灾难发生时,每个卷入灾难的人都会发生情绪反应,且可能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风险性[12],但前期大量研究文献忽略了灾害准备期(进行灾害的应对与训练的时期)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干预[13]。而灾害储备库护士的心理弹性是在灾害救援中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心理弹性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抗压水平,从而影响救灾质量。本研究旨在了解灾害救援储备库护士心理弹性现状,探索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在救援人才的遴选和灾害准备期的心理弹性培训提供理论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3-4月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抽取四川省16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的灾害储备库护士(或称机动应急库)4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注册护士,工作时间在5年以上,护师职称,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医院灾害储备库护士(或称机动应急库);排除标准:近期经历有重大事件改变的护士(离异或者亲人亡故者)、有精神疾患病史及严重精神或者躯体创伤史者。

1.2 测量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工作年限、科室、医院等级、灾害培训(是否进行相关灾害急救技能及灾害相关课程的培训)、是否有救灾经历等。

1.2.2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4]

该量表翻译并修订后[15],包含3个因素:坚韧(13个条目)、自强(8个条目)、乐观(4个条目),共计25个题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赋值“0~4”从“从不”到“几乎总是”描述对题项的感觉。由于本研究量表没有常模,因此,关于3个因子及总分的水平测量只能依据条目均分划分等级。分级标准:0~0.99分为低水平;1~1.99分较低水平;2~2.99分为中等水平;3~4分为较高水平,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好。量表在国内相关护士研究中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本研究中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89。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16](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该量表由12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 7级评分,统计指标为社会支持总分,分为3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得分越高表示获得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PSSS及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0.866、0.899、0.812、0.812。

1.2.4 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

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7]。由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组成,包含62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是”和“否”的计分方式,“是”为1分、“否”为0分。其中,有4项为反向计分条目,得分越高表明越倾向于使用该种应付方式。其中解决问题、求助表示成熟型应付方式,自责、退避、幻想表示不成熟型应付方式,混合型应付表示混合型应付方式。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9,各份问卷6个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79、0.81、0.80、0.79、0.74。

1.2.5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国内研究者在不同群体中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结果证实,该量表的中文版有较好的信效度[18]。按照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按照Likert 4级评分对每个条目从1~4分进行打分,各条目之和为总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8。

1.3 调查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员经规范统一培训,利用护理部集中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发放问卷,应用统一的指导语,告知被试者问卷内容将受到保密,要求30 min内完成。共计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一般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心理弹性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总调查灾害储备库护士年龄在26~35岁260人(65%),35岁以上140人(35%);男性60人(15%),女性340人(90%);本科学历以上140人(35%),专科260人(65%);工龄5~10 a有120人(30%),10a以上有280人(70%);护师260人(65%),主管护师及以上140人(35%);已婚者360人(90%),未婚者40人(10%);二级甲等医院80人(20%),三级乙等医院140人(35%),三级甲等医院180人(45%);有救灾经历120人(30%),无救灾经历者280人(70%);有过灾害技能培训200人(50%),无培训经历者200人(50%);急诊科80人(20%)、ICU60人(15%)、手术室60人(15%)、外科140人(35%)、内科60人(15%)。

2.2 心理弹性状况

表1显示,条目均分为3.39分,表明心理弹性总均分处于较高水平,3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坚韧、自强、乐观,均处于较高水平。

表1 心理弹性状况(n=400人)

2.3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情况

表2显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总分、成熟应对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不成熟应对、混合方式得分较低。

表2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情况(n=400人)

2.4 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表3显示,心理弹性总分及3个因子与自我效能、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皮尔逊相关分析可见,坚韧性、自强、心理弹性总分与不成熟应付、混合型应付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成熟应付呈显著正相关;乐观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成熟应付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成熟应付、混合型应付相关性不显著。

表3 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2.5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心理弹性总分及3个因子作为因变量,以自我效能、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其相关显著的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坚韧性、自强、乐观性、心理弹性总分作为因变量时,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成熟应对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不成熟应付对坚韧性、自强、心理弹性总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见表4。

表4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注:坚韧:R2=53.9%,F=118.911,P<0.001;自强:R2=48.7%,F=105.633,P<0.001;乐观:R2=38.8%,F=88.596;总分:R2=78.9%,F=168.911,P<0.001

3 讨论

3.1 灾害救援护士心理弹性处于较高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灾害救援护士CD-RISC总均分及各个维度均分都处于较高水平,高于一般临床护士的心理弹性得分[19]。心理弹性3个维度中坚韧得分最高,自强居中,而乐观得分最低。坚韧得分最高是由于四川灾害频发使灾害救援储备库护士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同时,医院很重视在职灾害救援护士的培训。相应的灾害救援护士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可以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利于参加突发灾害的救援。其次,灾害救援护士在复杂多变的救援环境中,将应对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不断变换的工作情景,使其不断对压力作出调适。研究表明灾害救援护士对不断变换的压力环境适应良好,故自强维度处于较高水平。最后,灾害救援护士由于参加过灾害救援培训,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及救援要点,相应的在面对灾害救援压力和环境时可以树立风险预警意识,并保持乐观的态度,因此,乐观维度得分也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心理弹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会在逆境下自然展现,推动克服困难、追求自我实现、维持精神和谐[20]。研究中灾害储备库护士不但具备熟练的抢救技能、户外救援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可以对复杂多变的压力和风险进行适应和调整,逐步具备灾害救援的应对能力,从而心理弹性获得发展。

3.2 灾害储备库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3.2.1 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行为的期望,是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21]。研究结果表明,灾害储备库护士的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即自我效能越高,心理弹性越好;回归分析也显示,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能的原因为:高自我效能的灾害储备库护士,可以积极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灾害应急演练救援的种种困难,降低面对不良事件或者挫折的不良心理反应。因此,高自我效能的灾害储备库护士具有高心理弹性。有相关研究证实,自我效能是人类自我行为能力认知、评价及肯定、否定的过程,会对个体的心理弹性产生正反馈的影响,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理弹性[22,23]。此外,自我效能是灾后幸存者生理和心理康复的重要预测变量,对促成个人积极心理反应有着重要意义[24]。因此,医院管理者在遴选灾害储备库护士人才时,优先选择高自我效能者。同时,在备灾期间应加强对灾害储备库护士自我效能的培训,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来提高心理弹性,有利于对抗灾害救援期间出现的心理灾害应激对心理健康的损害。

3.2.2 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3个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说明灾害储备库护士获得社会支持越多,心理弹性水平越好,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25,26]。可能的原因为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外部保护因素,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部分)不仅可以为个体所处环境提供预测感和稳定感,还可以有效调节个体行为方式以促使采用积极应对策略[27]。研究结果提示,当医院管理者为灾害储备库护士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鼓励其调动自身优势资源和使用社会支持系统时,灾害储备库护士一旦掌握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资源的技巧,即可以积极正向的处理灾害救援压力和环境带给个体心理应激反应的危害,从而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心理健康。

3.2.3 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3个维度及总分与成熟应付呈正相关,与不成熟应对、混合型应对方式呈负相关,提示成熟应付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不成熟应付对心理弹性有负向预测作用。说明灾害储备库护士越是倾向于采取成熟应对的方式,其心理弹性水平越好,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28]一致。此外,低心理弹性个体,则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29,30]。这可能是因为积极应对的个体在遭遇困境时更倾向于主动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帮助,更加自信地面对挫折和逆境[31]。研究结果提示,医院管理者应加强灾害储备库护士在临床护理和灾害情景中应急演练的培训,采用成熟应对的策略及技能为其示范并进行实战演练,将不成熟应对方式转化为成熟应对方式。在灾害救援期间,灾害储备库护士面对高压力、强应激的情况,通过成熟应对可以激发其积极调动外部资源的潜能,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应对环境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保持高效的救援质量。

4 小结

灾害储备库护士心理弹性处于较高水平,心理弹性3个维度及总分,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成熟应付成正相关,而心理弹性中的坚韧、自强、总分与不成熟应付与混合应付有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成熟应付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不成熟应对对心理弹性有负向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密切相关,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医院管理者应给予灾害准备期预防性心理干预,通过自我效能的训练、有效的利用社会支持和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灾害救援储备库护士心理弹性水平,从而在灾害应激中保护其心理健康。其次,在建设灾害护理团队及选拔灾害救护人员时,应将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作为衡量心理弹性水平的相关参考指标,选择高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成熟应对方式的灾害储备库护士,有利于保持其高心理弹性、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灾害护理质量。结果提示,医院管理者要加强储备库护士灾害真实情景模拟演练和实践,以提高储备库护士的灾害心理准备水平。

猜你喜欢

储备库应付总分
Task 6
欧盟启动首个医疗物资储备库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基层微信工作群手中应付工作、心中应付群众
俄批准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
东亚外汇储备库:参与动力与成本收益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