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河南优化营商环境对策研究

2019-12-19仝如琼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营商监管优化

仝如琼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是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方略,也是党的十九大以后“放管服”改革确立的新目标。2017年4月,河南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营商环境,成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对河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

(一)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但相对缺乏优化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基于此,省委省政府在2018年制定了《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围绕核心指标对标优化和重点领域提升“两大行动”,设计了优化营商环境的“1+15+N”政策体系,构建了涵盖8个领域的任务框架。在此基础上,洛阳、新乡等地市也相继出台了各自的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推出32项举措,着力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2019 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提出要在2019 年实现营商环境在全国评估排序前移2位以上。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发挥政策的协同效应,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先试

作为改革开放的高地,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来,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多项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率先在多证合一、电子办证、“政银合作直通车”等方面开展商事登记创新模式。实施开办企业“照章税保”联办套餐、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着力打造以“一次办妥”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体系,形成“六个一”政务服务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并降低了企业成本。

放管结合,建立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推进协同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构建跨境电商正面监管新模式,创新试点“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核”监管制度,完善通关合作机制,推进通关一体化,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河南自贸试验区成立国际商事仲裁院、积极开展调解与仲裁、仲裁与诉讼相衔接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设立郑州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开通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确权、维权绿色通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三)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在对郑州、洛阳、开封等地300余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中,超过80%认为近两年来当地营商环境有明显改善,对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超过了90%。其中,企业认为营商环境改善最为明显地体现在开办企业的手续简便,用时缩短;行政审批减少,审批效率提高,办事流程简化、透明化;政府窗口服务热情、专业水平提高等方面,认可程度接近或超过80%。

二、河南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仍需提高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需深化。行政审批关系到市场主体准入的难易程度。根据基层业务部门和企业反馈,部分审批事项可取消或可改备案,部分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应进一步压缩。

2、监管转型有待推进。部门间协同监管、联合执法的效率低;协同监管平台应用和信息共享不足;涉企信用信息的归集和挖掘利用不充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合奖惩措施落实推进缓慢。

3、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有待提升。政企沟通渠道较少;“最多跑一次”未能完全兑现;“一网通”等网上办事平台界面不够友好和简便、缺乏移动端办理渠道等,导致网上办事的使用率不高。

4、鼓励创新的机制仍不完善。权力下放不够或不同步,导致相关部门缺乏推进创新的权力;缺乏创新的试错容错机制,使得相关部门对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的风险容忍度较低,不利于营造创新氛围。

(二)企业运营成本仍然较高

企业运营成本既包括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也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民营和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大,成本高,审批周期较长。企业对融资便利程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企业一线劳动力稀缺,难以有效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要。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保障服务仍需加强。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不彻底、部门协同不够、下放权限承接不力、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等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较高。

(三)法治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执法行为的规范性有待提升。法规透明度,司法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调研结果显示,企业认为这两个方面明显改善的比例仅为40%。另外,对一些新领域、新业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不足。

(四)国际化和开放程度较低

利用外资水平不高,FDI在GDP的占比绝对值较低,且集中在制造业。对外投资开放程度不足,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存在项目资源匮乏、对接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满足企业投资实际需求的政府服务供给。

三、优化河南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一是持续对涉企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和调整,推动“证照分离”全覆盖,推进“照后减证”,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二是推动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和审批平台对接,明确细化监管责任,提升协同监管效率;制定监管清单,明确各行业、领域、市场的监管重点内容,研究制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和标准规范。三是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目标,创新网上告知、公示、咨询、查询、反馈等在线服务方式,提升网络办事的便利性;打通信息共享渠道,打造政务网大数据信息平台,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四是出台制度创新促进办法,试行“容错机制”;着力解决权力下放过程中上级“想给、可给的权力”与下级“想要、可接的权力”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激活创新动力。

(二)增强要素资源供给的支撑性,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一是实行差异化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落实人才新政在居留、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创新人才招聘渠道,探索灵活用工制度,进一步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二是推进“政银互动”,鼓励“银担合作”,进一步增强融资渠道多样性;创新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动产和知识产权融资等融资服务支持;构建多元创新创业金融生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优质诚信企业支持力度,完善奖惩机制。三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政企之间长效沟通机制;实现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可视化,确保用权有效监督,构建亲清新形政商关系。

(三)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强化产权保护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持续促进调解、仲裁、公证、行政裁决等方式与诉讼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完善企业纠纷解决机制。二是强化法律约束,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三是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四)持续优化外资发展环境,提升对外投资服务水平

一是推动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提高相关制度、规则的国际化水平,推进物流、文创等领域创新要素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对外开放。二是出台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外商投资政策,突出重点产业招商,落实外资鼓励项目引进,积极支持内外联动融合创新。三是充分发挥口岸功能,优化监管模式,提升外贸便利水平;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促进外贸规模扩大。四是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建立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境外投资环境和市场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营商监管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