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探析

2019-12-19曾勤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财务人员核算

曾勤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一、引言

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拟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单位,各项财务指标是否达标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因素,研发费用金额占比的要求更加的关键。然而,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人对于政策的理解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政策的核心关键项把握不到位,再加上每家企业研发项目的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给财务人员在研发费用归集、核算、台账的建立上带来不少困惑。目前,不少企业把财务部门作为申报高新认定的牵头部门,如何正确地申报高新企业,政策的把握是关键。因此,必须认真研读国家科技部颁布的国科发火[2008]362 号文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国税发[2008]116 号这两个重要的文件,对政策内容逐条认真的研究和领会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专项研究开发费用,设立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按照文件要求规范财务核算及相关资料。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研发费用和项目成本划分界限模糊

大多数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通常也是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服务、软件运维的运营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运营模式,在界定产生的成本属于项目成本还是研发费用存在模糊划分。在实际工作中,项目成本的组成主要来自于本单位的研发人员的人工成本、差旅费、会议费、研发耗材和研发仪器设备的使用成本,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根据自己判断对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属于项目成本还是研发费用进行划分,存在主观意识的判断,不仅不科学也不准确。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搞生产,另一方面做研究,项目的开展和研发的开展往往是同步进行的。一个技术人员也不会纯粹地从事单一的研究开发,每个技术人员承担多个研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同时还兼顾承担正常的生产任务,这样会导致多个研发耗材、直接人工成本、委外人工成本同时被多个项目使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不会仅仅为一个研发项目提供支持,而是同时提供给多个研发项目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研发项目上所产生的人工的工时、作业价格表、耗材分摊的合理性、准确性有待考量。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料不全,影响企业认定的通过率

近几年来,在认定高新企业或是复评的过程科技局和税务局除了关于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归集的准确性外,还需要企业配合提供研发费用配套材料,更加地重视账务处理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整性、真实性。这对负责申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企业在研发项目管理上不够规范,如:1、企业打算开展研发项目活动的初期未对拟开展的研发活动未有项目立项,或者有立项但立项内容没有明确研发项目的目标任务、研发周期、研发方案、研发人员的数量、研发预算报价等情况。2、研发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未能及时了解项目研发进展情况,跟踪研发项目全过程管理,就不能够做好研发费用的分配依据,存在研发项目与生产项目上人工成本、仪器设备折旧的使用上存在分摊的随意性。3、未对研发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明确研发成果的转化。在进行备案检查时,发现备查资料不全是存在瑕疵,如:会计账簿、开具的发票、记账凭证、申报表、合同(协议)、平台交易数据、物流单据、研发人员资料、研发目标对应的研发过程不同阶段的原始记录的缺失都会直接造成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发高新资格无法继续享受,对企业的盈利和竞争力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

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的时候应严格区分研发支出属于费用化和资本化,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初期应由项目负责人对研发支出的列支做出最基本的判断,不能形成研发成果的项目应当进行费用化处理,可以获取研发项目的证书或生产批文的项目应当进行资本化处理。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项目管理的经验,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对研发费用支出专门设置“研发支出”会计科目,也没有按研发项目正确归集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没有设置研发项目辅助账,甚至都无法区分生产经营费用和研发费用。导致研发费用无法明确在企业会计核算账簿中列示,提交的材料东拼西凑,研发信息披露不全,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要面临税务处罚的严重后果,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对策措施

(一)规范高新技术企业研究费用支出与项目成本支出

加强对研究费用和项目成本费用的管理,这就需要财务人员立足于实际工作,在新的会计准则指引下,落实本企业研发费用的支出的可行性。随时与研发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区分好研究阶段和项目成本的边界。研发部门应和财务部门紧密合作,在年初时,将当年研发预算的报告及信息向财务提供,财务人员根据整体预算的情况,结合财务战略的目标和公司总目标,对预算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的建议,在研发费用发生的过程中,通过专业判断,在研发人员的协助下,界定发生的费用列为项目成本,还是进行费用化。研发人员也能够通过和财务人员的沟通合作过程中,了解财务核算的过程,了解费用的处理,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更好的费用管理效果,为研发而服务。

(二)出台公司研发费用管理办法,加强研发的过程管控

出台研发费用管理办法,公司所有的研发项目严格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每年年初项目管理部做好公司研发项目储备的收集、评审工作。对研发项目的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等实行全过程管理。研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就研发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及成果对总经理负责。公司财务部负责研发项目的费用核算和开支管理。项目管理部定期组织召开研发项目评审和后评价工作,确保研发项目在线过程的可控管理。

(三)健全本企业研发核算体系

根据核算要求在本企业设置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核算科目,下设核算科目明细项,如:研发人员工资、五险一金、直接归于研发费用的差旅费、材料费、会议费、委托外部机构研究开发费、分摊到研发项目上设备的折旧费用等等其他费用。为了准确规范研发费用的列支,建议对每笔入账的成本费用在入账时就划分好归属的项目和部门,财务人员在具体核算时,直接入账核算,涉及公摊费用采用谁使用谁分摊的原则要求业务部门做好费用分摊表。对于未形成无形资产之前的资本化的研发项目账务处理可参照在建工程进行管理。通过对研发费用的归口管理,我们可以直接从账上清晰的统计出所需要的研发项目的具体内容及费用归属,满足不同统计口径的需要,从而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归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落实中央政府“放管服”工作,取消了税收优惠事项事前备案的流程审批,采用备案制管理。换句来理解对企业后续的研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当从加强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合理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方案、合理设置研发费用辅助账等方面上下功夫,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危机化解能力。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高速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努力打造核力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财务人员应当积极作为,主动参与指导研发项目的开展工作,通过财务的视角去解决业务的问题,提升对研发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多为企业争取研发资金,为企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财务人员核算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