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研究

2019-12-19刘轩宇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会计工作会计信息

刘轩宇

(辽宁省地震局,辽宁 沈阳 110034)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规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事业单位会受到外部或者内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致使费用超支、债务不实、资产不清等现象,造成这些情况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控的不足。在实际工作当中主要表现有:1、部分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章不循甚至是无章可循;2、授权审批权责不清,各部门相互间难以有效制约;3、会计内控工作的开展忽视事前管控,多数情况下是采取事后的补救措施等。例如,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相关资产的购置、管理维修等环节难以规范,甚至只注重购置环节,忽视资产管理,在领用、维护方面缺乏相应的台账记录,也没有定期进行盘点;或者是台账无法展示地反映出单位资产状况,其具体的数量、价值扥数据没有及时登记在册,账面资产总值变成一纸空文,失去实际意义;再有,内控工作的缺失,也为一些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的正常发展。

(二)有利于保证会计基本职能的发挥

监督与核算作为会计的两大职能,与内部控制工作相辅相成。核算是控制工作的关键基础,只有科学的核算工作才能保证高效的控制。控制包涵监督,新《会计法》中明确指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控制占据主导地位,监督处于胁从地位,服务于具体的控制目的。同时,只有高效的开展控制活动,才可能进行更好的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和处理会计信息的环节中进行的,将所有不符合规定的支出情况进行有效扼杀,保证会计在事业单位中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有利于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当前,事业单位发展势头良好,相关的 静寂活动开展必须在既定的目标范围之内,内部会计控制是有关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推动单位达到高效运转,在保障资产完整和价值的充分发挥、确保会计核算精准度、提升单位管理水平等工作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一)事业单位应该严格遵循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的原则,保证内部各职位设置的科学性,并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权责,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从而促使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保证单位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加大授权审批监管力度。在实际工作当中,相关事业单位必须严格会计工作的授权范围、各部门的职责以及程序等内容,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在既定范围之内承担责任及行使职权,具体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在此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

(三)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内控工作,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的会计制度,同时,可以大力推行岗位责任制度,促使相关的会计账簿、凭证资料、财会报告等处理流程更加科学,保证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四)预算控制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增加对预算编制、实施、分析以及考核等方面工作的管控力度。针对不同的预算项目制定出不同的预算标准,同时,明确预算管理个环节工作的程序,及时发现预算差异,并加以有效控制,保证预算管理的效率。

(五)事业单位的财产保全管控要求没有授权人员不能直接单位的财产,与此同时必须定期开展财产盘点工作,实时记录财产状况,及时核对账面、注重财产保险,从而保障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

(六)电子信息技术控制是通过熟练地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起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从而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工作效率,保证开机内控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应该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定期进行开发和维护,保证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并加强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监管[2]。

(七)复查核对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难免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相关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必须构建科学的复查核对机制,规避误差,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督体系

(一)构建严密内控体系

首先,事业单位必须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会计法》明确指出,会计工作高效开展的总要前提保障就是对会计内控机制有正确的认知,并具备充足的内控呵呵风险防范意识。设置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机制,这是事业单位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强有力的重要手段。准确的理解事业单位负责人与一般会计工作者、会计机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在单位中职能和关系,从会计制度、工作流程、会计监管以及会计人员和机构的管理等方面切入,形成与事业单位相协调的动态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加速会计电算化发展是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重视。在实践中,相关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法对会计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开机内控信息系统。再有,必须严格划分数据处理部门员工的岗位职责,使之相互制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单位还应该加强授权管理力度,在实际工作当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密码,避免不法分子的违规操作现象的产生,并且将密码将有专人看管,定期进行更换,建立操作日志,实行责任追究制,保障其安全。同时,单位应该不断完善系统,及时升级,避免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丢失、错误或者重复等现象的出现,并对修改授权和修改痕迹加以控制,也就是需要对入账凭证,如果需进行修改操作,必须保留给具体的更改痕迹,对已经结账的资料凭证,严禁更改。

(三)要加强会计资料案管理

会计磁性资料的保管工作交由专门的会计档案人员负责,并及时打印系统操作日志,将打印资料交给相关人员盖章签字,避免数据泄露,规避由此带来的损失。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单位对于现有的会计人员应定期开展岗位培训,积极学习新法规、新政策,提升其专业水平。其次,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将岗位轮换落到实处[3],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指出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能站在新角度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会计工作主体人员的管控,推动会计内控工作的切实实施。再有,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业务水平对其工作质量影响较大,也应予以重视,实际中可以从正反双面展开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自制能力,努力做到奉公守法,确保相关工作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同时,相关的业务培训不能局限在会计范畴之内,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保证会计人员知识范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推动会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五)定期开展考核工作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关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考核检查,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实时监控内控执行状况,发现其中的缺陷,为什么某项度无法执行或者执行不彻底,并对相应的后果进行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改善策略。同时,对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工作的部门或者人员基于一定的奖励,对于违章违规行为的采取相应的惩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与其发展质量息息相关,是其健康前行的基本前提,必须予以重视。在实际工作之中,事业单位必须对会计内部控制有全面深刻的认知,认识到相关工作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探寻出合适的优化策略,从而推动单位的持续前行。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会计工作会计信息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