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2019-12-19黄海旦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税务财务人员风险管理

黄海旦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海门 226100)

一、引言

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式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渐转型,建筑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流程,增强整体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建筑企业为提高内部经营管理的稳定性,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应重视不断改进与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建筑企业应认识到新形势下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保障内部财务稳定性、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并认清在新形势下财务风险的变化,进而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因此建筑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以及风险防范制度,从而在新形势下占据有利市场地位创造良好的内部组织条件,使建筑工企业能更加全面、有效的应对财务风险,为企业获取经营效益、提升竞争地位提供有利条件。

二、财务风险分析

(一)成本管理风险

首先建筑企业从领导者到基层工作人员对成本管理意识的不足,因此不利于建筑企业实施成本管理,降低经营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大多数建筑企业实施成本管理还只局限于单一的成本控制,并且未能建立涉及建筑企业各层次人员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当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只依靠财务部门进行整体的成本管理规划以及具体实施,而其他部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足,因此会大大降低建筑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效果;并且不利于企业整体的信息沟通与联系,增加了财务部门收集各部门成本管理信息的难度,因此也影响了建筑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建筑企业对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引进力度不足,导致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效率较低。一方面,建筑企业未能积极引进先进、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各层次的成本管理活动未能得到有效的规划与实施;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引进成本管理方法时没有充分考虑对本企业的适用性,并且建筑企业在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中缺乏对外界市场环境的考察,使其适应环境能力以及动态性不足,因此不利于成本管理体系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税务管理风险

建筑企业对税务管理风险的管理控制措施不到位,并且未能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以及未能及时应对税务政策的变化,导致建筑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较大的税务管理风险。首先,建筑企业对税务管理风险的预警机制不完善,导致税务管理风险发生时无法及时控制和处理。健全完善的税务风险预警体系不仅可以加强对风险的事前控制,还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减轻风险导致的损失。其次,建筑企业税务管理风险防范能力较弱,未能及时获取各部门的税务管理信息,从而不利于建筑企业保持内部稳定性和财务稳健性。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构建税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各经营流程、各部门存在的税务管理问题,并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制度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最后,建筑企业构建的信息平台系统不完善,导致各部门信息的传递交流不及时、不畅通,不利于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同时建筑企业在新形势下没有及时获取各经营流程的税务管理信息,也未能及时获取外部税收政策信息,最终将导致建筑企业容易在缴税纳税环节中出现问题,并且不利于企业开展整体全面的税务筹划工作。

(三)预算管理风险

当前,建筑企业的预算目标、内容设置不够合理,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程序不合理,没有客观的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变化,没有将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并且预算管理工作大多数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各部门之间联动参与程度较低,导致预算管理不够全面。建筑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目标及内容的编制时未能充分进行前期调研,了解自身预算管理的实施状况,从而使设定的预算目标对各部门的指导作用不强。当前建筑企业缺乏专业的环境分析及风险防范专业人员,使构建的预算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同时,建筑企业对科学的方法引用力度不足,从而使建筑企业预算目标及内容的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三、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完善途径探讨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首先,建筑企业要加大对先进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的引进力度,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各经营流程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御能力。建筑企业要认清当前新形势下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控制各经营流程的财务管理风险。其次,建筑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的动态性,使其能够有效促进建筑企业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防范财务风险。另外,建筑企业要完善自身组织结构,提高各经营流程的规范性。建筑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提高各部门之间联动配合及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规范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效的信息平台系统,从而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的资金使用及调配等环节的失误;并有利于财务部门对各部门、各经营流程财务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为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有利的信息条件。

(二)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实施需要有效监督评价机制的支撑,从而对企业各经营流程、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进行有效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各经营流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管理漏洞,完善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对规范各经营流程及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建筑企业应优化自身组织结构,保证监督评价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能够有效监督与控制各部门的经营行为,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建筑企业在新形势下应完善监督评价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来有效约束各部门的经营管理行为,避免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另外,建筑企业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应建立涉及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评价体系,从而在事前能够对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估计与预判,减少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在事中具备相应的财务风险处理方案,在事后对各经营流程的财务风险及时进行分析反馈,进而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等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建筑企业通过培训增强相关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并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熟悉各经营流程的运行情况。另外,建筑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注重考察其对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从源头确保财务人员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存在成本管理、税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风险,对各类科学管理方法引进力度不足,且未能有效适用于建筑企业的经营过程。同时财务人员未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财务人员本身相关综合素质欠缺。因此本文针对以上关键问题,认为建筑企业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构建有效的信息平台系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其次应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监督规范各经营流程的财务管理行为;最后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人员的有效管理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猜你喜欢

税务财务人员风险管理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