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企业管理之探

2019-12-19李波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方太文化管理

李波

(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引言

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深受西方管理学体系的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企业实践,其体系、流程、方法都源自西方。毋庸置疑,西方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帮助我国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各方面管理从经验管理逐渐过渡到了科学管理。但“即使经历诸多实践证明过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也需要灵魂的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和企业管理成熟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感到:仅仅靠引入西方管理制度和方法是不够的,这些制度和方法在推行中,往往会遇到“员工认同感不高、推行乏力”等问题,这恰恰是因为缺乏核心灵魂支撑。西方管理制度和方法在我国企业中要想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有效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可行之道。

二、研究背景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风物人情、风俗习惯的差异,其文化在原点上就是不同的,东方是右脑思维,它注重感觉,是一种注重自发性、全面性的思维;而西方基于神经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是用左脑展维的,注重理性和逻辑性,也是非常线性的思维。从管理角度分析,东方的系统论适合高级知识分子/高层管理者从宏观、系统、战略层面去“体悟”、把握和应用,而西方的还原论则讲求微观层面的分解,使事务流程化、标准化,适合基层员工、基层、中层管理者遵照相应的制度和方法操作,就能够处理较为复杂的工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东西方文化在各个层面上的交流不断展开,二者的融通融合也逐步展开。实际上,东西方文化融合及其在企业管理层面的实践和应用上,日本早已具有成功范例——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提出了“和魂洋才”的东西方融合共通的观点,近代日本著名思想家和企业家涩泽荣一著有《论语与算盘》,该书提出了依靠《论语》创造商业奇迹的东方商业伦理,倡导“义利合一”“土魂商才”的现代儒商精神,鼓励日本国民学习西方科技及管理方法,同时也要求国民保留日本传统文化,该书曾一度成为日本企业的圣经。而当代著名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更是融通阳明儒学和西方管理方法,并形成了他独到的经营管理哲学和智慧。

我国因为历史原因,伴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入侵,被迫了解、接触、并学习西方科学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19世纪下半叶清末洋务派就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学说,跟福泽谕吉曾提出的“和魂洋才”一样,它们都是东方文化体系面对西方文化和科技巨大冲击时的应对之策。

(二)拿来主义与文化自信

但是,体用学说从提出到现在,已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时光,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从唯我独尊到自我怀疑和瓦解、甚至崇洋媚外,再到21世纪以来的重新认识和全面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几乎从未真正实现过。

从1976年开始,苏东水、潘承烈、胡祖光、黎红雷、陈春花、张瑞敏等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党政官员和企业家,开始挖掘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东方管理智慧,提出了东方管理学、中国管理学、中国管理科学、中国管理哲学、中国本土管理学、中国化管理、中国式管理、和谐管理、混沌管理、柔性管理、儒商管理、佛商管理、道本管理、无为管理、兵家管理、墨家管理、周易管理模式、太极管理模式、五行管理模式等 30 余个东方管理方面不同的见解及模式,开启了中国式管理与经典的西方管理体系的对话之路。但这些研究,要么是将西方管理术语换成了“东方元素”,要么仍停留在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意义上。还没有哪一家学派已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理论体系或方法论,未获得西方管理研究领域的接纳和认可,而且,在企业实践方面,“当前管理理论与实践存在较大差距”。

之所以出现这样“体用分离”的情况,究其根本,是因为,“体”和“用”要想达到有机融合,首先要搭建起互相走近的桥梁,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前提是:二者需要以一种基本相当的地位进行对话,而且,作为灵魂和核心精神实质的“体”要足够自立和自信,才能得心应手地“用”上外来的体系、制度和方法,逐渐达到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从而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只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自由的“拿来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断层的填补和接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时间的推进才能在更多层次、更广范围内实现这一宏大的目标。学术界的研讨是基于高级知识分子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而展开,从事研究工作毕竟是个人或小团队即可完成,因此,构建某种理论架构可以在短时间完成。但在企业实践层面,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企业家从《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力量,并将东方管理哲学和智慧应用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领域,但企业管理作为一项复杂工程,涉及整个公司各个层面的人员。学习、接受,并逐渐应用起来。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断层的填补和接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时间的推进才能在更多层次、更广范围内实现这一宏大的目标。但,路径已经开启,就像一座桥梁,“中、西管理文化”早已经从两端启程,二者时而遥遥相望,时而受到激发而短暂交融。在当前的时点和情景下,似乎已具备了以基本相当的地位展开对话和互相学习的条件。

三、东西合璧的当代企业管理实践

如前所述,“体”和“用”要达到有机融合的前提之一是:二者需要以一种基本相当的地位进行对话,因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不仅要学习和应用西方管理方法,同时也要学习、体悟东方管理哲学和智慧,并在应用和实践中不断融合。这方面的管理实践,方太和京博算是国内企业探索较早的。

方太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厨房家电,是我国本土高端嵌入式厨电的第一品牌,员工约16000余人,营业收入超过百亿。自2008年,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决定在全公司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用儒道治企,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方太文化体系。在多年的探索中,方太以“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十六字方针调和东方管理哲学和西方管理科学,意在用“道”来驾驭、优化西方管理方法。无独有偶,京博控股集团自2010年也开始了打造“以仁孝为核心,东方国学智慧和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民族企业”的探索。京博由一家校办炼油厂起步,现已发展成为覆盖石油化工、新能源物流、农业、文化教育等多产业并行发展的产业集团,员工约11000人,营业收入达500多亿。京博作为一家工业企业,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市场无法与方太比肩,但在石油化工行业拥有较高的知名度,2018年位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02位。与方太一门深入儒道不同,京博开创了儒、道、兵、墨、法各家并学并践的传统文化治企模式:将易学用在战略管理和方向把控上,道家用于打造领导力,儒家用于锻造执行力,兵家用于营销和公共关系,法家用于制度建设,墨家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及文化建设。

(一)东方管理哲学体系

无论是“方太儒道”还是“仁孝京博”,两家企业均从儒家思想中提炼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实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企业经营、产品和服务等各个层面:方太立志于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他认为,伟大企业与优秀企业的不同在于,伟大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并不以刺激和开发用户欲望为原点,而是更进一步地要导人向善,让用户觉得放心、省心、舒心,并认为“创新最大的源泉是仁爱之心”,比如在油烟机的开发方面,从过去以某些量化指标为开发目标到追求“最佳的吸油烟效果”“不跑烟”的极致目标,正是像父母关心孩子一样以仁爱之心对待厨房的主妇们的具体体现。而京博的“仁孝”则体现在仁孝对员工、顾客、社会等各相关方上,对员工,实施孝工资、禁酒令、健康考核、诚信报销等举措;对顾客,如建设“伙伴之家服务中心”,让顾客全方位体验回到家的感觉,创新“期现结合、锁定价格”的客户服务模式,帮助客户降低因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对社会,京博秉承“产业报国,服务社会”,致力于把京博做成社会的京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三化解决三农”的新型城镇化思路,同时解决了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问题,达到了“幼少有所教,中青有所为,老年有所养”的和谐“三农”目标。公司发起成立的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先后被山东省民政厅省管社会组织评估为4A等级基金会、首批省管慈善组织。

(二)西方管理科学体系

而在应用西方管理方法和工具方面,两家企业都在内部全面推行源自欧美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该模式被看作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意义上的国际标准,美国国家质量奖、日本戴明质量奖、欧洲质量奖均以此为标准展开评审,它涉及企业领导、战略、顾客市场,乃至各种资源、各项过程的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经营结果等各个方面(见图1)。而且,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管理的系统性、关注相关方和谐关系等方面与我国传统文化管理智慧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这也给两家企业践行“东西合璧”“体用融合”的探索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中西合璧的管理成效

对于东西合璧后的成效,从两家公司管理者的感受可见一斑:“西方的KPI考核是以术为核心的管理。在方太,数字、数据固然重要,但重视人多方位的体现与诉求,重视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是管理的真义。KPI在考核体系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不单纯关注指标,更大的部分是关注员工的利他之心、关注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传统文化教会了我们一些原则,其实,这些原则在西方管理工具中都有具体的制度、方法或流程来展现,但是我们不了解其制定的原理和背景,就缺乏施行他们的内生力量,而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知其本源,做起来就能体会到微妙之处”;“只学习一些有形的东西,缺少活力···而学习国学,恰恰是在修炼我们的内力。比如儒家执行力,当我们通过儒家的学习,提升执行力的意识以后,再把西方的方法用起来,执行起来更有力量了。因此,其内核是要靠文化的”;“如果光学中国的东西,很多都是感性,没法量化的,需要自己去体悟和感悟,还是要以西方的工具展示出来,施行开来”。

经过10年左右的探索和实践,方太和京博通过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培根筑基,实现了自由的拿来主义!两家企业在此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多重丰收,以真正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方太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方太携手200家装企共话后疫情时代企业管理升级
说方太
方太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