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析
2019-12-19黄东山
黄东山
(福建文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612)
一、农机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
(一)客户小而多,回款速度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种植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此外国家鼓励土地流转,鼓励专业种植户,这使得农村农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多,这些合作社就是轻便型农业机械的主力消费群体。而且,由于各种作物的种植农艺不同,必然有很多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有厂家的技术支持,必然要求厂家从代理商模式,逐渐转向厂家直接对用户。
(二)占用时间长,且受补贴政策影响大
由于目前厂家主销的都是有购机补贴的农业机械,且为了促进销售,很多厂家都允许用户购机时,将购机款扣掉补贴款,待用户收到政府补贴款后,才支付剩余货款给厂家,补贴按季度或者受行政审批程序影响,导致回款时间加长,或者有时因当地当年补贴额度用完,不得不等到下一年度的补贴资金,导致应收账款占用时间无法掌控。甚至有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直接取消了补贴,那么这部分款,就无法收回。
(三)大多采用经销商代理模式,占用资金多
大部分农机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都是通过经销商代理的模式。不论是依托现有农机经销商,还是厂家自己扶持新的经销商,由于农业机械有特定使用季节的时间限制,销售很集中,就不得不让经销商在特定季节到来之前,保持充足的库存,不得不给经销商较大的信用额度。再加上那些为数众多的,小则三五千,大则两三万的用户,占用的资金数就非常之大。
二、农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追求做大而非做强,风险意识不足
农机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2月印发的《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提出,到2025年,该机械化率要从63%提升至75%以上。但与此同时,农机市场需求与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紧密相关,受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规模、各省配套补贴资金、产品所属补贴品目额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很多农机企业,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以及销售收入,未充分收集市场信息及政府政策信息,在销售“旺季”之前,大量生产囤货,或者未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一旦市场上出现性能更先进的产品,或者政府调整补贴政策,销售受阻,就会直接导致库存增加,存货周转率下降。此时,企业就不得不采取降价或者增加信用额度,来加速处理库存,这不但严重侵蚀企业利润,而且严重影响经营流动资金,直接导致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二)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未及时进行数据分析
很多企业负责人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往往只聘请初级财务人员,或者用自己的亲友来负责财务,财务的作用仅仅是用来记账报税而已。财务核算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基本的核算工作尚不能做好,就更谈不上数据分析和管理了。而且,往往这样的企业,都同时存在着财务人员变动频率高,未能有效实施基本的财务会计电算化,未能及时核销应收及回款,未能提供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的情况。
(三)未建立切实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信用管理制度包括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以及外部客户信用评估制度。目前农机企业对内,未建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针对授信额度权限管理,未明确各个管理层级能够批准的授信额度。有的企业高度集权,一切授信都必须最高管理者(老板)审批,有的企业则由销售部门自行掌控,没有相应的审批,权力与责任没有对等。对外,未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制度,或者评估制度未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对客户资信能力没有科学的评价方式,无法相对准确评估客户资信能力,以及持续获取客户资信信息的能力。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为尽快出清库存,往往就会允许经销商或者客户赊销或者分期付款,此时无法有效评估经销商或者客户实际资信能力,盲目扩大信用额度,让企业背负了相当高的信用风险。
(四)绩效管理机制不合理,重销售轻催收
长期以来,很多农机企业被表面繁荣所迷惑,热衷于“跑马圈地”地扩大市场占有率,针对销售的绩效考核中,销售业绩所占的权重很高,而回款及催收的权重就小了。绩效和薪酬是正相关的,这直接导致业务人员为追求高的绩效,只追求高的销售业绩,忽视或者轻视回款,甚至出现销售人员故意隐瞒客户不良资信情况,只管发货销售,不管客户能否及时回款的情况。另外,当客户出现未及时回款时,销售人员未及时跟进或者反馈信息,若财务部门又未及时发布应收账款账龄分析的情况,就会导致信息滞后。催收人员无法及时掌握有效的信息,又没有有效的办法应对销售人员和客户敷衍应付,催收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外,由于资源有限,农机企业往往只重视大额的应收账款,那些小额的应收款项很容易被忽视,但往往这些小额应收款汇总起来又是一个不小的金额,若没有注意小额应收的违约现象,随着金额的增大,往往催收难度就更大了。
(五)产品性能落后导致滞销,被迫增加信贷
很多农机生产企业,对研发重视不够,依然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没有及时创新,或者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积极改进,导致竞争力不强,不得不采用价格战方式促销。低首付或者零售付的方式对经销商进行“铺货”,导致应收账款剧增。同时,由于经销商也面临库存和业绩的压力,而农机经销商往往都是区域性中小企业,评估最终客户还款的能力有限,一旦最终客户出现无法按时还款,往往会导致经销商无法及时回款给生产厂家。
三、对农业机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经营质量,建立风险控制意识
良好风险控制意识,能够在前期帮农机企业规避很多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尤其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在选择生产哪一种产品时,一切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中心,以满足农户和农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而不是只盲目追求生产国家购机补贴的产品。农机行业虽然快速发展,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仍然在持续进行,有购机补贴的农机产品,表面上看具有销售优势,但往往已有企业进行前期研发,在接下来一两年内必然出现大量同类产品,当企业形成生产力时,经常已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且那时的购机补贴政策往往就会出现变动,导致企业销售受阻,应收款项增加。
其次,在确保应收款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销售量。企业在决定赊销金额之前,至少应该安排销售人员、信用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对客户进行实地考察,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尽量将资信差的客户排除出赊销范围,或者争取让客户采用资产抵押或者担保的方式,使风险转移。
(二)规范财务管理,定期进行财务对账与分析
首先,财务部门应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财务负责人应该由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会计师担任。很多企业负责人出于现实的考虑,现金及银行账户可以由亲友来负责,但账务核算、记录及财务分析应该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并且应该制定规范的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在核算分析时,除了客户所欠的货款,还应该注意为客户代垫的相关保证金、运费等代垫款项及预借款项。
其次,由于目前很多农机采购项目是通过招标完成的,所涉及的单位有经销商、采购单位(或提供补助的单位)、使用单位、招标公司等相关主体,所涉及的款项有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中标服务费、货款以及后期的质量保证金等,且所涉及资金周期往往都要2-3年以上时间。这就要求,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各个主体的关系,付款的主体以及开票的对象,以免后期回款时,张冠李戴,使应收信息失真。
再次,每月必须做好应收账款及账龄分析,按时与客户进行对账,并要求客户进行签字确认,及时预警及反馈超期款项,为催收提供合理的证据支持。
(三)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动态管理并确保有效运行
应该建立授信额度权限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管理层级所能批准的最高授信额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权责对等。另外应建立客户资信等级评估制度,根据客户资信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如表1所示。
在评估经销商时,除了考虑资信情况外,还应该考虑该经商的销售能力,尽量避免经销商因销售能力不佳而导致“爆仓”,致使无法按时回款。而评估经销商的销售能力,生产企业可充分利用各省农机补贴公示系统,该系统网上对外公开,可以实时查询各个经销商以及各种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以及最终用户等详细情况,为生产企业实时了解各经销商库存及销售情况,以及相关行业经营动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避免出现重销售,轻回款的现象,企业可以从销售人员及财务人员相应绩效指标的制定入手,进行综合绩效指标考核。首先针对销售人员绩效指标的设定,可设置销售额、当期回款率、对账单回传率、未按期回款额以及催款费用等五个方面考核,权重可设定为40%、30%、10%、10%、10%。在针对高绩效销售人员进行奖励的同时,对未按期回款额及催收所发生的费用,按一定比例对销售人员进行处罚,奖惩分明。
其次,在财务人员的绩效指标中,设置账龄分析及对账完成率两个指标,确保应收款项信息准确并及时反馈到位。
(五)提升研发能力、产品性能及售后服务能力,增强竞争能力
生产企业应该重视和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其次是针对不同农艺需求,改造或开发出适用产品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实用的产品;第三是加强售后服务能力,除了提供农机产品外,针对农机使用特点,提供使用季节前的检测保养,使用中的故障及时响应排除,以及使用季节过后的维修保养,提高客户满意度,确保相关货款及质保金能按时收回。第四是从单纯提供产品,逐步向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说,能提供农艺改进方案,引导农民用户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提高种植作物的品质和经济价值,帮用户取得更好经济效益。这不但会增强应收款项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不断加深,农机企业向外走的条件不断成熟,农机企业应该从战略上把握机会,练好内功,做好产品,运用好应收账款策略,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