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方法初探
2019-12-19向清
向清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一、前言
由于公立医院中财务工作具有复杂性,因此一般来说,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仔细地核算,工作较为繁忙。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医院纷纷采取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减少了人工的参与,减少了医院的运行成本,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当前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财务管理中信息的沟通和协调不到位
在如今存在着一些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地向审计、经营管理等部门通报财务信息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因为认知误区,二是因为医院财务管理中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不够完善。
(二)医院支付手段相对落后
限于财力原因,一些医院对于财务的信息化投入相对较少,这造成了支付手段的落后。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需要携带大量的证件,穿梭于各个诊室之间,给患者的就医过程增添了不少麻烦。
(三)预算管理中出现了编制与执行相脱节的状况
在公立医院中,存在着对于编制较为重视,而对预算执行管理重视不足的现象。在公立医院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到位,容易出现医院不能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方式的情况。由于有资金监控的盲区,超出预算开支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医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三、信息化对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数据的集中化管理
在过去传统的财务管理中,由于人力的限制,造成了信息管理过于分散的状况,这使得部分信息长期孤立,不利于医院信息的整合,限制了医院的发展。然而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由于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流通性大大加强,也更容易将信息集中起来。除此之外,在信息化的条件下,数据可以被实时监控,这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解决信息孤立的状况,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
由于引进了数字技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和标准化,也因此,数据在储存、读取以及再编辑等方面也都会变得十分快捷。能够在决策时提供最准确的数据,降低了决策失误的风险,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
(三)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中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信息化条件下,处理数字信息较之处理传统信息,需要医院中财务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引进了新的信息处理模式后,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中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信息化条件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方法
(一)不断完善公立医院中信息的协商和沟通机制
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收集管理预算中的相关问题,并且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判断情况,提出解决措施。各部门之间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
(二)对医院中的支付手段进行创新
“三码融合”的支付手段,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对于传统支付手段的创新。其中,“三码”指的是“电子健康码、医保结算码和金融支付二维码”,通过“三码融合”的融合,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加方便的医疗服务和金融结算服务,同时也可以让医疗数据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共享,强化了财务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三)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在进行预算管理中,医院应该给预算编制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对评价的内容给予一定的反馈并将反馈落实到今后的实践中。伴随着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也迎来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要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从而达到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效益的目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审核,查看是否有预算超支和无预算的状况;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医院的长远规划提供参考;在预算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运用奖励和惩戒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而使得医院的预算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财务信息管理效率,促进财务信息的精细化发展。
五、小结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要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医院通过预算管理、完善信息的沟通和协商机制、创新支付方式等手段,对财务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中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