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财务报销审核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12-19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经费也逐渐增长,特别是专项经费陆续增入,给财务报销审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就按照目前来看,中职财务报销审核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财务报销审核作用未能发挥出来,从而造成超报、乱报、虚报等现象,严重影响中职学校的发展前景。基于中职学校经济活动日益多元化,学校应当立足现状,加强财务报销审核的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而促进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规范化、技能化、服务化。
一、中职财务报销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销相关制度不完善
虽然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等,而财务报销审核是一项严谨、复杂、繁琐、涉及面广的工作,但本校也没有形成专项会计相关制度,比如公章使用制度、购买领用物品制度、财务报销审核流程细节等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以至于财务报销审核比较混乱,出现多报、乱报、虚报现象。
(二)联络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本校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财务报销的项目越来越多,这对学校的联络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来看,学校联络员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本校联络员不是专业的会计出身,由学校的体育信息教师担任,已经无法满足现行财务报销审核需要。其次,联络员兼任数职,难以全面兼顾,因而不具有专职性。再者,他们职业素质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工作,认为只要有校长签字的发票就给予报销,对发生的经济业务真实性、发票的来源不作考虑,造成学校公用经费紧张,进而使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
(三)报销方式落后
目前来看,本校的财务报销方式依然是“先批后审”的方式,即经办人先将票据准备好后,找相关领导签批,然后拿到财务部门报销。对于许多部门领导而言,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签批后,联络员会去审核,所以在签批时十分随意,只要有人申请报销,就会签批。这种在“先批后审”的方式属于不负责任的审批,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缺乏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
互联网之下,利用信息化报销票据是当今大势所趋,但本校报销还是传统人工模式,票据从经办人-联络员-各级主管-分管领导或校长层层传递,之中可能会出现票据遗漏、遗失的风险,以及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难以畅通共享,这些现象一定程度造成了信息失真,给财务报销审核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二、中职之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完善对策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财务报销审核工作与其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做好财务报销审核工作,能有效保证学校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避免不合理的行为发生。随着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对财务报销审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提高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就必须立足现状,完善财务报销审核工作机制,强化财务报销审核的管理。
(一)健全相关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才能对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基于现行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需要,学校应当立足现状,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适合本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票据管理、预决算管理、三重一大决策、痕迹管理等制度,成立专项审计小组、校监小组等监督机制。其次,新政策实施前,首要领悟它精神,并及时制定经费使用报销相关细则,以便提高财务报销过程的可操作性。再者,完善财务报销审核事前事后监督机制。事前对财务报销项目及相关内容全面的审核,确保报销内容属实合规。事后定期由审计小组对装订好的原始凭证票据进行稽核,并形成常态工作,也可以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一年一次)。另外,要落实责任制,将财务报销相关责任落实到实处,进而更好地规范和约束各级部门、各负责人的行为,使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办事。
(二)强化联络员的培训与管理
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中职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扶持专项资金越来越多,经费使用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联络员具有会计专业素养。联络员的工作内容除了日常的报销,还兼任着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如预算决算的填报、各项数据的统计、每个月工资的造册、员工社保申报等工作,可以说任务越来越重,也就要求具有专职性。对此,学校要强化联络员财务报销审核业务能力专项培训,特别某项新政策实施,应该积极全面学习,总体把握,抓住关键点,如教师子女保教费报销:按实际收取的保教费依据,实行春男秋女、分类分档、按比例、限额从低报销,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宣传到各位教师,促使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来报销,避免报销过程出现不必要麻烦。联络员更应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强更好的服务学校,服务于每位教师。另外,要落实有效的激励制度,要充分考虑财务报销审核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采取多种激励手段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联络员的职业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保障并尊重相关工作人员的权益,进而更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实现“先批后审”向“先审后批,逐级一次上交”的方式转变
“先审后批,逐级一次上交”:即本校经办人员需要将有关票据等原始凭证交给联络员审核,在确保这些票据填写规范、不超限额标准、票据合法后,再由联络员统一交由总务或教务主管核实,并由他们统一交给主管财务领导(比如500元以下)或校长签批,最后再到财务处报销。这种审批方式属于事前监督,一方面各项经济活动报销前,由各级主管进行审查,一旦发现报销项目不符实或存在异议时,可以拒绝报销,进而避免乱报销的行为的发生,保证学校资金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缩短整体报销时间,体现统一办理、集中办理。在财务报销审核中,学校要善于利用“先审后批,逐级一次上交”这种方式,进而提高财务体现报销审核工作质量。另外,在财务报销中,联络员要将日常票据报销内容进行分类,做好统计,并且进行分项分析,以便为做好来年预算填报打好基础。
(四)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基础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是中职财务报销审核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实现线下报销向线上报销的转变,减少报销手续,节约报销时间,进而提高财务报销审核工作效率,还可以对票据整理瘦身。如:依市政府文明创建的要求,对校园体育场馆进行维修,需经校务会讨论同意后,按计划进行施工维修,验收合格后经办人员需要整理好合法合规票据资料:正式发票,合同、验收单、校务会记录等进行报销。实现信息化后,将校务会有关记录上传信息化系统,签订电子合同,验收后生成电子验收单,联络员只输入体育场馆维修就可以调取相关的信息数据查看并核对,不需要在翻阅厚厚的一叠原始票据,仅一张发票就可以代表这笔经济业务。再如助学金的发放,先由本校学生在信息化系统中进行申请并上传相关资料,经学校主管审核后,联络员只要输入学生姓名班级,就可以将相关数据信息匹配串联,核对支付,该学生收到助学金后按照流程登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反馈,形成相应的互动模式,从而优化财务报账流程。
三、结语
综上,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越来越看重,专项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对中职财务报销审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报销审核是避免乱报、多报现象发生的重要举措,基于中职学校资金的高效利用需要,学校应当立足现状,转变财务报销审核方式,强化财务报销审核的管理,推进财务报销信息化建设,进而不断提高财务报销审核质量,使财务工作更加清晰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