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2019-12-19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本财务管理学校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会计,是根据管理者的需要和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的要求,采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对企业内部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与评价,向企业经营者和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会计,它侧重于未来信息,主要服务于内部管理部门。作为“内部报告会计”,管理会计对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资源配置的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直处于动态改革中,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高校财务实践就有极大的必要性。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高校属于非营利组织,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优化学校的资源配置,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核算财政拨款,注重于年终财务决算平衡而忽略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内部财务管控的“核算型”财务管理方式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只重视争取经费而不考虑经费的使用效益,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去行政化体制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转向“管理型”,从抓业务流程出发健全财务管理模式以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足高校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随着高校新财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高校办学的自主空间日趋扩大,财政拨款在经费中占比下降,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愈发多元化,各高校的经济活动日渐趋于多样化及复杂化,高校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在高校经营趋同化的现状下追求发展就必须寻求转型并创建自身特色,每一步的执行都需要管理层作出准确的决策,对于高校财务部门而言,就要求相关财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相关理念,熟悉高校的经济运行流程,不仅要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后会计核算,还应对未来发展提供准确的预算和有效的经济规划,为管理层提供相应的、准确的管理和决策信息。例如,教育成本与在校学生规模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的本量利分析方法进行教育成本细化分析,以学生人数为自变量,确定不同支出与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确定变动教育支出与固定教育支出的金额,为高效编制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的管控能力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但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相关人员的认知中,预算就是财务的事情,每年的单位各业务部门上报预算都存在应付差事,不经过严谨考量而随意填报的问题,同时因为财务部门对各部门具体业务不熟悉进而导致学校预算总体编制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全面、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随意性较明显的问题,重申报轻管理使得预算管控流于形式化。管理会计注重内部目标控制,以高校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以学校预算总目标和部门分管预算具体目标为出发点,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通过目标分解从零开始审核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在资金分配上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同时充分预计预算执行中的不可测变化因素,留置相应的预防资金以保证资金周转,以实现预算的科学性及可执行性,从而提高高校预算的管控能力,从而逐步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

(三)加强高校经营中的风险意识

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追求规模化发展大量扩招,基建规模急剧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井喷式增加,大部分学校都走上了负债发展之路,但长期依靠财政的惯性思维导致很多高校只考虑如何取得债务资金而对债务风险认识不足,债务偿还压力在预算中没有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预算编制时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建经费等经费支出比例未加控制,呈现出不降反增的趋势,在学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庞大的、无计划的债务支出导致学校财力日趋紧张,影响了教学、科研等正常工作的开展,最终导致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受损。充分考虑债务资金的资金成本及筹资风险并将其引入高校的预算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在预算中体现出来有助于高校对债务风险的识别及防范。

(四)加强高校对内部各部门的评价考核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预算执行时部门预算与工作绩效脱离,没有制定相对应的奖惩制度,或者虽然有文字制度但却未实际执行,节约无奖超支无罚,造成学校内部部分利益小团体或利益个人不考虑学校长远发展,不注重资金的节约和使用效率,以各种名义想方设法争取项目甚至重复立项,导致资产重复购置率高、闲置率高而流失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加大了学校的资金缺口,形成了高校经费紧张与浪费并存的局面。加强财务监督、考核及评价,监控高校运营各环节,定期或不定期将对教学年度内的全部收支、成本、结余等指标的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并按规定进行奖惩,将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预算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控制支出,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这显然是不够的,作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预算是实现高校业财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也是优化高校经济业务流程的重要保障,预算质量的提高就至关重要。

高校的财务预算由收支两条线构成,现行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基准及增量预算方法通常会导致不必要开支合理化,使得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提高预算质量,加强预算管控能力,首先需要优化预算编制标准、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各种支出应逐项审议,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编制。对于日常支出,如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离退休支出等可以采用定额或标准预算,而项目支出、基建支出和偶发支出则可以采用零基预算;其次要强化预算的分解和落实。根据高校的组织架构、权限及人员状况,可将各级预算执行部门看做是一个责任成本中心,将预算进行分解和细化,并与各成本中心签订预算责任书,将预算管理目标具体落实到部门甚至个人,进行全员、全额、全过程的预算管理;第三严格预算调整原则和程序。当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就需要对预算加以调整。这就需要高校在编制预算时留出一定的浮动空间并制定完善的预算调整程序及原则,这样既保障预算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控性,又能使预算在在执行中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从而能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

(二)在融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随着各高校的扩张,基本建设或者大型实验实训设施的购置支出大幅度上升,负债已经成为各高校解决资金缺口的首要选择,但长期“等靠要”的固定思维模式导致很多学校管理层只关心融到多少钱保证项目实施,忽略资金成本及风险,忽略学校未来所要面对的债务偿还压力,使得学校潜在的财务风险加大;其次在具体项目投资中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使得许多项目即使完成也达不到预期功能,后期必须追加资金补充完善相关功能,从而加大高校的经营风险。这就要求在项目的融投资过程中充分考虑资金的成本和风险,按照高校的战略性发展规划,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协同工作,在对项目进行了充分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投资决策指标进行项目的投资决策,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按照以需定筹的原则以较低成本、较低风险筹措足额资金以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债务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动态控制,如尽量保证资金的筹措和投放达到同步,以避免不必要的利息支出导致融资成本升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将项目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用成本差异分析方法监控支出以保障项目实施不超预算。

(三)在运行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

高校运行成本是指高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消耗的价值资源总和,其计算依据来源于会计核算的有关资料。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而国家对其使用只进行宏观调控,没有规定严格的控制和界定范围,其财务核算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不核算成本亦不要求投资回报率,导致学校的整体运营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修订中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虽然部分应用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但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未进行摊销,会计核算提供的成本资料并不完整,从财务角度来看不能完全反映高校的运营支出。而未来的高等教育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还需要面对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争夺,因此实施成本核算,实现合理化支出以控制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四)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视角的绩效管理是指将成本和收益导向嵌入企业目标与其他相关目标的绩效管理之中,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协调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谋求企业及其合作方的利益平衡。2018年9月2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的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该意见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并列提出并明确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意味着财政资金会根据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各高校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规划分配方案,将倒逼各高校建立和完善内部绩效评估机制以保障资金的有效使用,这就要求高校建立绩效与自我发展相匹配的绩效评估机制,明确并强化绩效管理目标,对绩效运行进行全面监控,对项目运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按制度奖惩。

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实施措施

(一)加快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会计以相关的数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借助相关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及评价,其所需信息包括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实际数据与预测数据,它对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及时性、共享性等都有很高要求。由于大部分高校各部门之间信息处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内部的“信息孤岛”化现象导致相关信息整合难度大,无法为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加强业财一体化形式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全面建设,尽快实现“财务工作精细化、业务处理高度智能化、信息高度共享化、监管预警实时主动化”是高校顺利开展管理会计的基础保障。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基于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与调控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内部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度的产物,主要目的是评价组织控制,它既对管理会计的健全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又能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和运营。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管理会计是为了推进经济实体的有效运营,而内部审计则侧重于协助管理层调查、评估管理会计制度,适时提供改进建议,管理者应将两者结合运用,建立起既能由内部审计来评估解释管理会计,又能运用管理会计理论保障内审业务实施的有效操作系统,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使理论能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三)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未来急需的管理会计人才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全面掌握企业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及企业财务状况,还要了解企业在各职能部门的相关情况。现实情况是目前大部分高校财务人员思想上认识不够,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管做账不管其他,不知管理会计的意义及内容。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是管理会计在高校实施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管理会计作为内部分析控制系统,借助于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优化高职院校经济活动过程,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高校管理层、决策层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效指标,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从而促进高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成本财务管理学校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学校推介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